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n-HA/PA66支撑体行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46.8岁。损伤节段:C35例,C414例,C,12例,C67例,C74例。伤后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1例,C级13例,D级9例,E级5例。28例行前路伤椎次全切减压,14例行椎问盘切除减压。根据FrankeⅠ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依据疼痛视觉评分(VAS)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通过颈椎侧位X线片评估融合节段高度以及前凸角度;通过三维CT评估支撑体位置、外形以及植骨块融合情况。结果:42例均获随访,时间3-5.2年,平均4.1年。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11例,D级8例,E级18例,较术前明显改善(Z=-4.845,P〈0.001)。术后3d及朱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2.6±1.8和1.3±1.0,均较术前改善(P〈0.05)。无支撑体脱出、塌陷、破裂等情况出现。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2.4%)支撑体轻微移位(〈2mm),总体植骨融合率为97.6%(40/41)。患者术后融合节段高度及前凸角度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01),但术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撑体下沉距离平均为(1.5±1.1)mm,下沉率(下沉距离〉3m)为4.8%。结论:n-HA/PA66支撑体能有效恢复及维持融合节段生理高度及弧度,促进植骨融合,方便术后手术节段的影像学观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颈椎前路支撑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2.
Pilon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创伤骨科资料室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561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接骨术治疗的Pilon骨折,感染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21~69岁,平均(45.50±4.40)岁;非感染组528例,男296例,女232例,年龄16~76岁,平均(43.50±7.19)岁.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饮酒、开放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手术时间纳入可能的危险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学方法先采用单变量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ilon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率为5.88%,单变量分析发现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的手术时间、开放性骨折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却发现仅手术时间与手术部位感染显著相关(P=0.005,OR=44.92).结论:手术时间是Pilon骨折切开复位钢板接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而开放性骨折和骨筋膜综合征虽能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率,却不是Pilon骨折切开复位钢板接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大部分外科医生认为硬脊膜先天的缺陷导致骶管囊肿的形成,其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及椎管内肿瘤等疾病相似,在临床工作中常被误诊或漏诊,需注意鉴别。当怀疑骶管囊肿时MRI是首选检查。症状性骶管囊肿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大部分外科医生所争论的话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症状性骶管囊肿的外科治疗进展,这些进展为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静脉血栓栓塞症可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而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相应的机体变化。骨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血栓栓塞症风险较高,目前国内尚无防治共识可供借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组织全国三十多位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南或共识,总结骨肿瘤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特点、风险因素、诊断流程及防治措施,形成本共识。该共识的实施有望提高国内相关医师对骨肿瘤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保肢治疗四肢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7年6月~2005年7月收治55例四肢骨肉瘤患者,采用肿瘤广泛边缘性切除、大段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重建骨缺损的保肢治疗,其中股骨42例,胫骨11例,肱骨2例.按Enneking分期,ⅠB期5例,ⅡA期9例,ⅡB期39例,Ⅲ期2例.术前术后联合化疗27例,单一药物化疗者22例,未化疗者6例.结果: 55例患者中49例随访1~8年,平均5年5个月.术后持续无瘤存活19例,局部复发5例,术后出现肺或其他部位转移25例,死亡20例,2年存活率为83.7%,3年存活率为71.4%,5年存活率为59.2%.除5例不愈合外,异体骨与宿主骨间均达骨性愈合,愈合率为89.8%,愈合时间5~24个月,平均7.8个月.3例异体骨关节移植患者发生异体骨骨折,骨折率为6.1%.Mankin分级法评估肢体功能,术后5年随访在可评估的29例病员中,优8例(27.6%),良11例(37.9%),一般2例(6.9%),失败8例(27.6%),优良率为65.5%.结论: 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完全成活困难,但异体骨与宿主骨间较易愈合而达到永久性生物连接,目前仍是四肢骨肉瘤保肢术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地震灾害所致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特点,并探讨其治疗. 方法 2013年4月21日至27日共收治12例地震伤所致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伤员,男5例,女7例;年龄33~85岁(平均54.8岁).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Ⅱ型5例,ⅢA型4例,ⅢB型3例.2例患者合并同侧膝关节闭合性骨折,3例患者合并内、外踝骨折.1 1例患者在急诊行清创、HoffmannⅡ型组合式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l例患者伤后5d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对于一期手术后下肢力线偏离、关节对应关系不佳及伴有踝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二期外固定支架调整. 结果 11例行急诊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患者中,4例下肢力线恢复满意,7例下肢力线恢复不满意.4例患者因软组织损伤较轻,拟近期更换内固定时直接调整下肢力线;另3例患者软组织损伤严重,且伴有内外踝骨折、踝关节脱位,行二期外固定支架调整术.此3例患者术后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下肢力线恢复满意,关节对应关系良好. 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可以快速、有效处理地震灾害中的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对于地震伤员,应尽可能一次将骨折复位及下肢力线固定好.对于复位不良者,应及时进行调整,以免因转运而影响治疗和最终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导航系统(CAOS)在芦山地震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日至5月3日芦山地震中应用CAOS引导下手术治疗的6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20 ~54岁,平均39.7岁.骨折按Tile分类:B型2例,C型4例.合并伤:双侧胫骨开放性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3例,腰椎骨折2例,髌骨、肱骨骨折各1例,皮肤挫裂伤5例.6例患者于伤后3~10d(平均6d)均在CAOS引导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复查骨盆X线片,并根据Matta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 6例患者共置入空心钉11枚,其中骶髂螺钉6枚(S15枚,S2l枚),耻骨支螺钉5枚(顺行2枚,逆行3枚).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无明显神经及血管损伤,术中置入每枚螺钉的平均出血量约为20 mL,术中平均总出血量为110 mL,术中平均置入每枚螺钉的透视时间为10 s,平均手术时间为110 min,术后复查骨盆X线片示骨折均复位满意,根据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CAOS引导下手术由于其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准确度高、术中透视时间短、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等特点,可有效进行严重骨盆损伤、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控制,可早期固定骨折,是治疗地震伤骨盆骨折的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四肢转移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四肢转移性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明确诊断的102例四肢骨转移性瘤患者中,64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置换10例,单纯肿瘤人工关节置换10例,异体骨加带锁髓钉内固定14例,骨水泥加带锁髓钉内固定7例,异体骨加钢板内固定12例,骨水泥加钢板内固定11例.结果: 无术中死亡,术后无感染.64例患者随访6~60个月,平均29个月.1例股骨近端肿瘤人工关节置换和1例股骨中段异体骨植骨加髓钉固定于术后3月出现假体及内固定松动,2例股骨骨水泥加髓钉内固定分别于术后4、5个月出现松动.36例异体骨移植患者中,3例在随访结束时移植骨与宿主骨未达到骨性愈合,但不影响功能.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Enneking评分:功能为优75.2%,中18.3%,差6.5%.患者2年生存率为36.2%,5年生存率为18.75%.结论: 手术治疗四肢转移性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尺骨近段巨大肿瘤应用保肢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例尺骨近段巨大肿瘤,分别采取广泛肿瘤边缘切除、尺骨次全切除、部分骨间膜切除和桡骨骨膜部分切除。结果:1例随访6个月,另一例随访14个月,患肢保留大部分功能。结论:尺骨近段低度恶性肿瘤(Ia、Ib期)或良性巨大肿瘤,应用保肢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57例股骨近端FD患者.男29例,女28例;年龄8~50岁,平均22岁.单侧55例,双侧2例.单骨型35例,多骨型22例.按Guille分型:A型34例,B型8例,C型8例,D型7例.股骨近端FD伴髋内翻畸形14例,颈干角55~100°,平均78°,股骨相对长度较对侧短缩2.0~4.5 cm,平均3.2 cm.病程4个月~lO年,平均2.3年.股骨近端病变范围小、骨强度佳者,采用单纯病变刮除、打压式同种异体植骨14例;病变范围大、骨强度不佳者,采用病变刮除、打压式同种异体骨植骨、内固定43例,其中伴髋内翻畸形者,同时行外翻或内移外翻截骨矫形术.结果 术后5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8年.2例单纯病变刮除打压式植骨A型患者术后复发,经再次病变刮除、植骨、重建钉内固定后治愈;1例病变刮除打压式植骨联合内固定A型患者动力髁螺钉内固定物松动,经更换为重建钉后治愈.植骨区术后3个月均有轻度骨吸收,10~14个月植骨区骨结构渐致密.股骨近端FD伴髋内翻畸形股骨力线均完全矫正,截骨面均达骨性愈合,髋内翻畸形的颈干角矫正为95~130°,平均122°,股骨相对长度矫正后较术前延长1.8~3.6 cm,平均2.7 cm.术后49例患者步态正常;3例扶单拐行走,5例不扶拐跛行.52例疼痛消失,5例A型疼痛明显减轻.结论 病变刮除、髓腔内打压式植骨可有效恢复骨量、促进骨愈合及防止病理性骨折;病变范围大或骨强度不佳者,须联合有效内固定:伴有髋内翻畸形者,应同时截骨恢复股骨生物力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