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失稳老龄小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阐明颈椎失稳所致老龄小鼠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降的机制。方法:选取ICR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分组后模型组采用颈椎乳酸堆积法制备小鼠颈椎稳定性异常病理模型,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脑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脑海马组织Bcl-2、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水迷宫实验游全程时间和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海马神经细胞排列稀疏,死亡细胞明显增多;TUNEL染色,与对照组(7.52%±0.99%)比较,模型组脑海马凋亡细胞数(29.63%±1.63%)明显增多(P<0.01);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模型组小鼠脑海马神经细胞Bcl-2表达明显减弱,Bax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颈椎稳定性异常导致的小鼠脑海马神经细胞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可能是促进其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体外原代培养人卵颗粒细胞,检测CuInS2/ZnS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效应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透明质酸酶消化收集人超排卵外的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设立PBS对照组和低(1 μg/mL)、中(10 μg/mL)、高(100 μg/mL) CuInS2/ZnS量子点实验组,利用CCK-8法检测量子点处理后颗粒细胞活力的变化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颗粒细胞凋亡情况;采用不同试剂盒分别检测性激素孕酮(P)和雌二醇(E2)的释放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活性的变化。结果: 体外原代培养人卵颗粒细胞生长良好,在体外培养72 h后开始自发凋亡并黄素化。采用CuInS2/ZnS量子点处理后48 h 的IC50为66.72 μg/mL。与PBS对照组比较,高剂量量子点处理组明显抑制细胞活力(P<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增加颗粒细胞P和E2的释放(P<0.05或P<0.01),中、高剂量量子点处理后颗粒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增加(P<0.05或P<0.01),颗粒细胞内的MDA、T-AOC及T-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量子点作用后细胞内的GSH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 本研究成功进行了人卵颗粒细胞系的体外原代培养,发现10 μg/mL 剂量以上CuInS2/ZnS 量子点可以通过侵入颗粒细胞引起氧化损伤,促进细胞凋亡引发毒性效应,为CuInS2/ZnS量子点在临床应用中的生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一种稳定的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体系,为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研究提供生物模型。方法:采用体外共培养的方式进行精子与HeLa细胞等多种肿瘤细胞的融合实验;采用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成像的方法对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现象进行确证;采用嵌套式培养体系作为融合实验的对照研究;采用自主合成的精子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基(STCM)对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模型进行优化。结果:精子与肿瘤细胞在体外可以发生融合,融合事件多发生于共培养后的1.5~2 h,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的嵌合型肿瘤细胞呈明显的球形改变,其贴附能力明显下降,通常漂浮于培养中。与RPMI 1640培养基相比较,STCM能够在不影响肿瘤细胞生长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精子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率(P < 0.05),并且能够加速精子与肿瘤细胞地融合。结论:采用体外共培养的方法,我们建立了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的生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外源表达hTERTC27对鼻咽癌C666-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将pcDNA3 hTERTC27转染至C666-1细胞株中.采用Western blot法鉴定hTERTC27和Bcl-2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UNEL实验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脂质体转染24h后,C666-1细胞株外源性hTERTC27出现高表达.过量表达hTERTC27的C666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缓(P<0.01),克隆形成率降低(P<0.01),TUNEL阳性细胞率增加(P<0.01),Bcl-2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 hTERTC27可以抑制C666-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小鼠腔前卵泡体外海藻酸盐包埋培养的三维培养 (3-dimensions in vitro growth,3D-IVG)方法以及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体系。方法:采用机械法分离12日龄雌性昆明小鼠卵巢,获取结构完整的腔前卵泡,腔前卵泡经过包埋后体外立体化培养,激素超排,收集黏液化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cumulus-oocyte-complex,COCs),分别计数发泡期 (germinal vesicle, GV)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期 (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 ,GVBD)卵母细胞和含有第一极体 (first polar body,PB)卵母细胞,制备卵母细胞染色体并进行C带染色分析。同时设小鼠体内超排卵母细胞 (in vivo convention,IVC)作为对照。再将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与获能后的小鼠精子受精,观察受精情况。结果:经过3D-IVG,卵泡存活率为82.5%,卵泡发育过程维持完整的三维结构,卵泡直径增长迅速,培养6 d后,有91.7%成腔;在激素超排后,有82.6% COCs黏液化。GV、GVBD和含有PB的成熟卵母细胞分别为6.1%,45.4%和48.5%。3D-IVG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百分率 (48.5%)明显低于体内超排成熟卵母细胞百分率 (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3D-IVG所获得的卵母细胞染色体C带分析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0条,结构未见异常,与体内超排卵母细胞一致。并观察到3D-IVG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可以受精成功。结论:建立并完善了小鼠腔前卵泡的三维体外培养体系,为生殖毒性实验研究和胚胎工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也是攻克肿瘤最具挑战的研究领域。然而,基因治疗的实现仍然面临着缺乏安全有效转运载体的问题。常用的载体主要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高,但近年来因存在安全性问题,其临床使用受到了制约。非病毒载体具有免疫原性低、安全性高、易于制备且基因容量大等优势,目前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尤其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多功能非病毒载体,将多种功能整合于同一个非病毒载体中,使之能同时实现靶向、成像、示踪、光热疗、载药或可控释药等,从而达到了更加有效的治疗肿瘤的目的。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影像导向、光热驱动、联合药物3种多功能病毒载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阐述其优点及临床应用前景,了解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小鼠背脊皮翼视窗(DSFC)模型,对肿瘤微环境进行持续动态监测,研究肿瘤增殖、扩散以及提供一种评估 抗肿瘤药物的技术手段。方法:利用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构建小鼠DSFC肿瘤模型,对肿瘤微环境内 肿瘤尺寸、血管形变、血流灌注量等参数进行实时动态连续监测,获得肿瘤微环境内的精确信息。同时评估纳米基因治疗药 物PCL-PDEM-siRNA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裸鼠DSFC模型接种4T1乳腺癌细胞的成瘤率可达90%以上。肿瘤接种后2 d即 可见接种区域毛细血管增多,4 d后可观察到边界清晰的肿瘤形态,第4~8天可见肿瘤区域血流灌注量显著提高。纳米药物 注射4 d后肿瘤区域增长速度减缓,出现明显的肿瘤抑制效应,8 d后肿瘤内部新生血管减少,血流灌注量趋于稳定。结论: 本研究为肿瘤微环境的精细化成像提供了新的策略,对肿瘤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抗肿瘤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旋转恒定磁场对骨质疏松大鼠铁代谢的影响,进而探讨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灌胃维甲酸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经Micro.CT分析大鼠T4胸椎骨密度并确定造模成功后,将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磁场治疗组(曝磁组)和非治疗组(骨质疏松组),并设立正常对照。曝磁组每天曝磁2小时,磁场强度0.4T。连续曝磁3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铁和血清铁调素浓度,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铁调素mRNA的表达。结果:经磁场治疗后.曝磁组大鼠T4胸椎骨密度较骨质疏松组显著升高(P〈0.01)。磁场能够下调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铁浓度,并且能够上调血清中铁调素的表达。结论:上调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铁调素的表达从而引起血清铁含量的降低是旋转恒定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量子点(quantum dots)是一种半导体纳米晶体,具有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子学性质,与有机荧光染料相比,其荧光光谱比较稳定、荧光强度高,激发量子点的激发波长范围很宽,且连续分布,所以可以用同一波长的光激发不同大小的量子点,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荧光探针已成功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但是,量子点的免疫毒性问题一直是研究学者关注的问题。量子点作为外来物质,可能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对巨噬细胞的影响迄今为止并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项目以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CdSe/ZnS量子点的摄取能力,以及摄取后对巨噬细胞活性以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项目通过Confocal成像观察巨噬细胞对 CdSe/ZnS量子点的摄取和定位,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对CdSe/ZnS量子点的摄取率;其次,利用MTT法检测量子点摄取对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最后,通过real-time PCR和ELISA法检测量子点摄取后对巨噬细胞不同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和分泌水平的影响。 【结果】 量子点作用2 h后可以被巨噬细胞摄取,摄取后分布在细胞浆内;量子点浓度对细胞活性有影响;1.25 nmol/L 影响不显著,但2.5 nmol/L影响显著。量子点可提高巨噬细胞IL-6与TNF-α的转录水平,对IL-2、IL-12的影响不显著;量子点对巨噬细胞IL-6与TNF-α分泌量的影响不显著。 【结论】 高剂量的CdSe/ZnS量子点可降低巨噬细胞的活力,但并不显著影响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功能。本项目首次研究了CdSe/ZnS量子点对巨噬细胞的影响,可为CdSe/ZnS量子点细胞毒性研究方面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推进CdSe/ZnS量子点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模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体外共培养对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模型的时效性、细胞接种密度依赖性及细胞类型特异性进行分析。采用显微操作及单克隆培养法获得小鼠精子与HeLa细胞融合的嵌合型单克隆细胞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采用体外扩增Y染色体特异基因TSPY的方法鉴别宫颈癌石蜡组织中的嵌合型肿瘤细胞。结果:精子与肿瘤细胞在体外的融合通常发生于共培养后的1.5 h,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率随细胞接种密度的升高而降低,精子与腺癌来源的肿瘤细胞具有更高的细胞融合率。在20例宫颈癌蜡块标本中我们发现1例存在嵌合型肿瘤细胞,而且其TSPY基因存在1处有义突变。结论:精子与肿瘤细胞融合存在时效性、细胞接种密度依赖性及细胞类型特异性特征。在宫颈癌标本中存在嵌合型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