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局灶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科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的32例胸椎O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101.04±29.36) min,术中出血量(24±12.41) ml,住院时间(11.8±5.18)天,VAS评分由术前(7.89±1.07)分降至术后1天(3.81±0.57)分,12个月随访的(1.51±0.57)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明显;JOA评分由术前(12.63±1.31)分升至术后1天(17.81±1.18)分,12个月随访的(25.63±1.31)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平均改善率(79.85±6.32)%;病程≤12个月患者JOA改善率与病程12个月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12的患者JOA改善率显著高于JOA评分12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32例恢复情况:优22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治疗局灶型胸椎OLF患者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临床上值得探索与研究的、新的、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体位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传统开放性手术虽可彻底减压,但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并发症常见[1]。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满意、出血少、视野清晰、恢复快,并且能有效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多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总结和比较多椎体PKP两种手术操作方法的差异。48例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多椎体(3个及以上)骨折患者其中,常规手术组(C组)20例82椎,手术节段3~6个椎体(平均4.1椎体),分布范围T_5~L_5,常规PKP手术技术和流程进行定位、穿刺、球囊扩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灌注,完成一个椎体后行第二个椎体手术。改良手术组(M组)28例112椎体,手术节段3~7个(平均4.0椎体),分布范围T_4~S_1,采用改良操作技术和流程,定位、经椎弓根基底途径穿刺、双椎体同时穿刺或二重穿刺注射等方法进行手术。两组均局部麻醉下行单侧穿刺手术,术中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如骨水泥分布未超过中线则增加对侧手术。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外漏发生率和临床并发症。结果 C组和M组术前VAS评分分别为(8.6±2.3)和(8.2±1.9),术后3 d时VAS评分分别为(3.5±2.6)和(3.2±3.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C组14个椎体(15.73%)行双侧手术,明显高于M组的1个椎体(0.89%)(P〈0.0001)。骨水泥灌注量,C组每例8.0~23.1ml[平均(15.3±3.1)m1],M组每例8.5~25.5 ml[平均(16.2±4.1)ml];骨水泥外漏发生率在C组为19.5%,在M组为1 8.75%,两组间骨水泥总量和外漏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手术时间每例为70~230min,每椎体(26.9±6.7)min,M组每例45~162min,每椎体(1 6 3±5.2)min,M组每椎体平均手术时间远低于C组(P〈0.001)。两组均末发生临床并发症。结论改进手术操作技术和流程可缩短多椎体PKP手术时间,减少双侧穿刺次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灌注总量在26ml以内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成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pedicle screw,APS)置入相关的径线和角度,为该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相关解剖学参数。方法:成人干燥尸体下颈椎(C3~C7)标本22具,分别用手工和CT测量椎弓根最窄处的高度、宽度及内外侧皮质厚度,椎弓根中轴线全长,轴线夹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在CT室资料库中抽取100例成人活体颈椎CT图像,用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除以上参数外,还测量进钉点位置的相关数据,计算置钉参数的95%CI。结果:22具标本的相关径线及角度,其手工测量值与CT测量值间无统计学差异。成人活体下颈椎CT图像测量结果通过95%CI的计算,可以得出:C3、C4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受术椎弓根对侧 2~3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 6~7 mm,进钉角度为外倾角 46°~ 48°,头倾角 C3:-11°~-12°,C4 -6°~-7°。C5 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受术椎弓根同侧旁 1~2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 7~8 mm,进钉角度为外倾角 47°~49°,头倾角 1°~2°。C6、C7 进钉点位于受术椎弓根同侧,正中矢状面旁 4~5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 7.5~8.5 mm,进钉角度为外倾角 C6:40°~42°,C7:36°~38°,头倾角 C6:6°~7°,C7:11°~13°。置钉长度选择 30、32、34 mm 较为适宜,螺钉直径可选择 3.5 mm 或 4.0 mm。结论:本实验证实了CT测量下颈椎APS置入技术相关参数的准确性,同时在国内首次利用大样本研究对该技术置钉参数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的可行性及量化特征。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接受3.0 T飞利浦磁共振检查机DTI及DTT,测定L4、L5、S1神经根各向异性系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进行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数值的比较。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DTI及DTT均成功,DTT图可以清晰显示L4、L5、S1神经根。测量L4、L5、S1神经根FA及ADC的均值分别为0.395±0.146和(1.288±0.116) mm2/s,0.390±0.122和(1.297±0.087) mm2/s,0.387±0.117和(1.294±0.132) mm2/s。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参数无差异(P >0.05)。结论: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DTI及DTT是可行的,能够显示神经根走行并进行量化分析,为研究神经根病变提供了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晏铮剑  邓忠良  柯珍勇  陈富  陈亮 《重庆医学》2012,41(15):1482-1483
目的探讨经皮中央纵向穿刺技术在治疗骶骨转移性肿瘤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C型臂X线引导下应用经皮中央纵向穿刺技术治疗骶骨转移性肿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11个椎体均顺利完成,每椎平均手术时间21.3min。S1、S2、S3椎体平均注入骨水泥分别为4.2、2.8、2.0mL,骨水泥外漏1椎(S3),无神经损害并发症发生。术后3dVAS评分[(3.25±0.90)分]较术前[(6.25±1.09)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中央纵向穿刺途径行经皮骶椎成形术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等特点。适于对骶骨转移性肿瘤的穿刺活检及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脊柱疾病作为一类临床常见病,其病因较为复杂。本文主要针对常见脊柱疾病,如脊柱骨折、脊柱炎、退行性脊柱疾病等进行分析;并从早期病变评估、脊柱关节炎活动性评估两方面,分析超声技术在脊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最后分别从超声监测、超声骨刀以及预后评估三方面,评估超声技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脊柱疾病患者预后的改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老年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单纯PKP和PK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手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指数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前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各时间点VAS及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获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但2组术后1个月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K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老年人群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早期疼痛缓解程度更好,能更早下地活动,明显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迫体位下行PVP手术的手术技巧及疗效观察;方法:综述特殊体位下PVP手术经验,结合一例强迫体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病例总结学习强迫体位下行PVP手术的手术技巧及疗效观察;结果:强迫性体位下PVP手术对手术医生要求更高,而疗效与常规俯卧位下PVP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强迫性侧卧位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因无法耐受俯卧位而采用强迫性侧卧位下行PVP的6例腰椎转移性肿瘤病人,收集统计所有病人的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肿瘤复发情况,评价强迫性侧卧位下PVP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病人手术时间为16~32 min,平均为(24.4±4.3)min.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为(10.0±2.0)个月.术后所有病人至末次随访均未见肿瘤破坏加重,其中2例病人于术后6~7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所有病人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完整,均无骨水泥外漏,术中无骨水泥反应,术中、术后无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穿刺部位感染.病人术前VAS评分为(6.6±1.3)分,与术后的(1.9±1.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转移性肿瘤病人采用强迫性侧卧位,行PVP手术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取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