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VD)术的疗效与责任血管的解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三叉神经痛MVD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体会。结果术中见21例三叉神经根部有接触或压迫的血管,占84%,最常见的责任血管是小脑上动脉,共13例(52%),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共6例(24%)。动脉性责任血管占76%,岩上静脉作为责任血管2例(8%);附近无任何血管压迫但术中发现三叉神经覆盖的蛛网膜明显增厚者4例占16%。手术治愈率为96%。结论MVD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提高显微外科操作技巧,不遗漏责任血管,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06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21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运动训练,仅观察组加用认知训练.采用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注意力及专注力和总分的得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各方面和总分的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训练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效果较好,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胃镜下治疗食管贲门瘘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胃镜室自2001年开始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填充封堵治疗食管贲门瘘,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7岁,上腹疼痛、黑便、消瘦40余天。患者缘于40天前食用大量柿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隐痛,向肩部放射,伴反酸、烧心,尤以饭后加重,伴大便呈黑色,每日1次,量50~100ml便后心悸气短,双下肢乏力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294例,统计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比例,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脑脊液漏及伴发基础疾病是否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94例开颅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18例,发生率为6.1%,其发生未受到患者的性别、年龄、伴发基础疾病的影响(P>0.05),受患者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脑脊液漏的影响(P<0.05)。结论:开颅术患者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脑脊液漏均为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应该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颅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龋病的预防办法,方法:采用Pekastal法固化窝钧封闭剂对7~12岁儿童第一恒牙进行窝钩封闭,3年后进行复查。结果:采用窝钩封闭剂的牙齿龋病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正确掌握窝钩封闭剂的使用办法并有效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颌面骨折常多发生.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颌间牵引、固定和切开复位钢丝结扎内固定.然而,临床实践表明这种处理方法,不但病人难以接受,在治疗期间饮食困难,而且往往不能使颌骨获得正确复位及骨愈合.近几年来,我们对颌骨骨折病人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178例,计1286块,效果良好.现将其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50岁,因阵发性腹痛2个月余,加重伴不能进食2周而来我院检查。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神情合作,精神欠佳,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正常,腹平软柔韧感,剑突下及右侧腹部压痛明显,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血常规正常,血沉102mm/h,肝功能正常。B超:肝胆脾胰未见异常。结肠镜所见:阑尾基底部粘膜充血水肿,表面光滑饱满,  相似文献   
9.
鞍区肿瘤以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良性肿瘤多见,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根本治疗方法,但鞍区空间狭小,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神经结构,手术中稍有不慎即可损伤上述结构,发生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及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分析经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23例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手术入路的选择和肿瘤的显露状况、切除程度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况的变化,其中采用颞下经小脑幕一岩骨尖入路9例、经乙状窦前入路7例、经乙状窦后入路2例,经幕上下联合入路等其他术式5例,有16例手术在颅神经及脑干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结果 肿瘤全切15例(65%),次(近)全切7例(31%),大部切除1例(4%),术后新出现的颅神经损伤症状或原有症状明显加重共有16例(69%),无长期昏迷及死亡病例.结论 颞下经小脑幕-岩尖入路简便迅速、安全、损伤少而且受解剖变异影响也少,能早期切断发自幕缘的供血,直接处理肿瘤基底,术野开阔;术中颅神经及脑干电生理监测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