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科的疑难病、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因其无法根治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中医学将该病归属于“久痢”范畴,其中脾虚是发病的关键,湿热瘀毒贯穿疾病始终,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根据不同分期、分时,应用健脾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更契合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规律,笔者就健脾清热活血方分期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Claudin-2、5表达水平及黏膜超微结构变化,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临床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给予健脾清热活血方和美沙拉嗪治疗,疗程为12周。应用结肠镜复查及组织病理学技术比较治疗前后结肠黏膜组织学Geboes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结肠黏膜Claudin-2和Claudin-5表达;应用透射电镜检测结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中医证状积分,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估健脾清热活血方的临床效用。[结果]从总体疗效分析,治疗组(80.0%)和对照组(76.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主要效应指标分析,治疗后,2组患者肠镜评分、肠黏膜组织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次要效应指标分析,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综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4周及8周症状积分虽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laudin-2表达比治疗前显著下调;Claudin-5表达比治疗前显著上调(P<0.05)。电镜下治疗前上皮细胞微绒毛稀疏、变短,细胞间连接松散间隙增宽;治疗后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整齐结构基本完整,细胞间相互连接紧密。[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Claudin-2、上调Claudin-5表达,修复肠黏膜机械屏障,诱导肠黏膜炎症缓解,从而发挥治疗效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发病因素、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大肠息肉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中医四诊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发病特点及发病因素。结果:大肠息肉在中老年高发(92%);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以腹痛腹胀腹泻多见(67.3%);发病部位以乙状结肠最高(42%);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最高(62%),且不同病理类型与年龄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中炎性息肉多发于中年人,错构瘤性息肉多发于青年人。样本中患者饮食习惯以肥甘厚味为主(78.67%),饮酒是息肉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证型分布以湿郁肠腑证最多见(77.33%),好发于40~60岁年龄段(P0.05),证型分布在各年龄段分布有显著差异,而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提示饮食生活习惯及气候在大肠息肉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NLRP-6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制剂经肠镜喷洒于右半结肠单次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行性及作用机理。方法:将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治疗组口服柴芍六君颗粒配合经肠镜下植入益生菌,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颗粒剂,疗程为12周,观察肠镜下Baron评分、肠道菌群变化及NLRP-6表达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当,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77.8%,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肠镜下Baron评分积分值分别为(5.30±1.46)、(5.15±1.51),治疗12周后为(3.35±1.37)、(3.7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减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多,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LRP-6基因及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数均降低,治疗后组内及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柴芍六君颗粒配合经肠镜下植入益生菌可增加优势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减少致病菌群(肠杆菌、肠球菌),调节NLRP-6基因表达,从而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干预人结肠癌SW480细胞,观察PI3K-Akt-m TOR通路相关指标表达变化,探讨其防治结肠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效成分。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治疗组分别予不同浓度(5%,10%,15%)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对照组予LY294002,空白组予胎牛血清。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P85、P110、P-Akt1、m TOR及EGFR、CDK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甘草酸铵为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主要有效成分。与空白组相比,治疗组P110、P-Akt、m TOR、EGFR、CDK1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P110、P-Akt、P85、EGFR、CDK1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但仅P85、EGFR、CDK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治疗组与空白组P85基因和P110、m TOR、P-Akt蛋白表达无差异(P﹥0. 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介导PI3K-Akt-m TOR通路,下调EGFR、CDK1表达,达到防治结肠癌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联合N-甲基-N-亚硝基脲(MNU)灌胃法制备balb/c小鼠胃癌模型.方法 80只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成4组,即正常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每组20只.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先予幽门螺杆菌菌液CFU=109/mL灌胃,隔天1次,共5次;然后依次分别给予新鲜配制的MNU溶液0.15、0.30、0.60 mL灌胃,MNU和纯水配置比为5 mg∶3 mL,每周灌胃1次,持续10周.结果 模型Ⅱ组66.67%腺癌,模型Ⅰ组小鼠全部胃炎伴轻度不典型增生,模型Ⅲ组小鼠全部死亡.结论 此法能够制备胃癌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变化特点及其病理类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为胃息肉的微观和宏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胃息肉患者33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胃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及病理类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胃息肉中医证型变化特点和病理类型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脾胃虚寒证153例(45.54%),气滞痰阻证99例(29.46%),痰热郁结证66例(19.64%),血瘀内停证18例(5.36%);胃息肉主要病理类型为胃底腺息肉126例(37.5%),增生性息肉27例(8.04%),炎性息肉180例(53.57%),腺瘤性息肉3例(0.89%);不同病理类型的胃息肉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胃息肉以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单发多见,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不同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胃底腺息肉以痰热郁结证多见,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多见,炎性息肉以脾胃虚寒证多见,腺瘤性息肉以血瘀内停证多见。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分析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中以中西医结合方式开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68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数字表随机规范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 患儿给予西医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肺利咽汤开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 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6 %,高于对照组的 7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94 %,低于对照组的 17.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 CD3+ 、CD4+ 、CD4+ /CD8+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D8+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 CD3+ 、CD4+ 、CD4+ /CD8+ 均高于对照组,CD8+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儿家属满意度为 97.06 %,高于对照组的 8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中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瑶药水疗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瑶药水疗膏穴位贴敷,每日1次;对照组予地西泮5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1.两组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7%(23/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18/3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PSQI积分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时间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失眠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瑶药水疗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