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股骨侧"锐角效应"及复合固定技术对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的影响。方法50例猪膝关节,随机分为5组,以猪的屈趾肌腱作为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移植物固定方法分别采用:EndoButton、可吸收界面螺钉(螺钉分别固定在移植物前上方及后下方)、复合固定(EndoButton联合小号界面螺钉)且螺钉固定在移植物后下方。在移植物与骨道边缘之间放置压敏片,并对其施以352N的负荷作用来测定其与骨道边缘之间压强。然后再对各移植物施以屈服负荷,记录各组压强值及屈服负荷。结果各组间的压强值以及屈服负荷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复合固定组压强值(3.28±0.22)Mpa低于其他各组,但是屈服负荷(470±55)N大于其他各组。并且,螺钉固定在后下方压强值(3.22±0.13)Mpa明显小于前上方固定(3.49±0.27)Mpa。结论应用复合固定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以减小"锐角效应",并且复合固定技术固定强度大于单纯皮质外固定及单纯界面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应用范围.方法 对一组83例125膝髌股关节紊乱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然后对术前和术后的髌股关节动‘力性CT及疗效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28~44个月,74膝明显改善,15例膝较术前改善,25例膝一般,11例未见改善,其中2例术后症状加重.对比术前和术后的髌骨动力性CT,发现术前髌股适合角(CA)超过(16.3±2.5)o或髌骨倾斜角(PTA)超过(30.8±5.6)°的病例,行单纯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的效果不理想.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目前是首选的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的手段.它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髌股关节紊乱的问题都可通过它解决,而是通过该组病例提供了一个相对的界值供临床参考,以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联髋臼周围截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34髋)因髋臼发育不良造成髋关节疼痛的患者行三联髋臼周围截骨术。结果 34髋关节活动度保持正常,髋关节疼痛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三联髋臼周围截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可以获得良好疗效,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关节活动度正常,跛行改善,对控制和延缓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骨伤复元汤联合氨甲环酸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术中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围手术期加用加味骨伤复元汤治疗。比较2组理论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输血人数,术前及术后第2、5 d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以及围手术期关节积液、皮下淤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2组膝关节活动度(RO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结果 2组理论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输血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2组术后2、5 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术后5 d观察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均较对照组高(P0.05),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积液、皮下淤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随访14 d、3个月、6个月ROM及HSS均较本组术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加味骨伤复元汤联合氨甲环酸在减少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及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聚氧乙烯辛烷基酚(Triton X-100)去除异体周围神经中的雪旺细胞和髓鞘,制取天然神经细胞外基质的超微结构.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分别自梨状肌下缘水平以远切取10 mm双侧坐骨神经60根,随机分为六组,其中12h组、24 h组、48 h组、96 h组、1 w组用于化学萃取,新鲜神经为对照组.神经萃取前先在手术显微镜下剪去表面的脂肪组织和部分神经外膜,然后置4℃蒸馏水中静置6h,以使细胞和髓鞘在低渗液体中膨胀、细胞被胀破,使之易于Triton X-100的渗透;再将神经放人3%的Triton X-100水溶液中分别静置12h,然后置于蒸馏水中震荡、漂洗6h,以使溶于水的Triton X-100膜蛋白复合体充分脱离神经干.如此反复,并且每次更换蒸馏水、Triton X-100水溶液.五组神经TritonX-100萃取时间分别为12h、24 h、48 h、96 h、1 w.在新鲜神经和萃取后的神经中段分别切取一段神经,2.5%戊二醛固定后,制成扫描电镜标本,用日立S-3500N型扫描电镜观察神经的立体结构并采集图像.结果 扫描电镜下观察,随着萃取时间的延长,神经内的轴突、髓鞘逐渐减少,少于96 h时仍可见有轴突、髓鞘的残留.萃取时间至96 h时神经内的轴突、髓鞘已被完全去除,可见由胶原纤维构成的立体管状结构,胶原纤维仍维持原有的位置、形态及结构特征,管内并可见膜样结构,为雪旺细胞基底膜.萃取时间为1 w的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由胶原纤维构成的立体管状结构与96 h的标本相似,但结构较之稍散乱,形成的管腔不规则.结论 用Triton X-100化学萃取方法是制备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体的有效方法.萃取人类长段粗大神经时,为使雪旺细胞、轴突、髓鞘去除完全,可适当延长萃取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许旺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制备中的作用已被学术界所接受.胎兔的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而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探讨将胎兔许旺细胞植入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桥接体制备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3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怀孕28 d的新西兰白兔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1只.②实验过程:包括胎兔许旺细胞培养、去细胞神经桥接体的制备以及许旺细胞与去细胞神经桥接体的体外种植3个步骤.使用双酶消化法培养许旺细胞并将其种植于经3%TritonX-100作用96 h后的同种异体神经中.③实验评估:分别于培养的1,3,5 d通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许旺细胞在桥接体中的生长情况.结果:①采用双差速贴壁法去除绝大部分成纤维细胞后在细胞培养的初期使用阿糖胞苷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后期培养液中加入神经生长冈子促进许旺细胞牛长能获取大量许旺细胞且纯度可达90%以上.②用3%Triton X-100作用96 h可去除周围神经中的细胞和髓鞘而保留完整的神经基底膜管和纤维支架结构,并且对神经基底膜主要成分一层粘连蛋白无明显影响.③采用胎兔坐骨神经培养的许旺细胞能在用成年兔坐骨神经制备的去细胞桥神经接体中生长良好,并且有迁移成行的特性.结论:种植许旺细胞重新细胞化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将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的术后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肩关节炎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三叶草接骨板治疗肩关节炎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Neer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Neer评分均有所提升,其中研究组的活动范围、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解剖部位和功能评分差别不大(P>005),研究组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状况较对照组好,且术后情况差者仅4例,术后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Neer评分改善明显,治疗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结节截骨前内侧移位术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名术后随访资料完整行胫骨结节截骨前内侧移位术的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记录术前、术后膝关节IKDC评分和直观类比标度(VAS)评分。结果术后IKDC评分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胫骨结节前内侧移位术是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股骨侧的"锐角效应"以及对骨道技术进行评价.[方法]应用猪的屈趾肌腱作为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分别建立与股骨髁间窝侧壁呈80°、90°、100°夹角的骨道,以及对骨道边缘进行打磨处理.在骨道边缘与移植物之间放置压敏片计算得压强值来表示磨损作用的大小,压强值越大表示磨损作用越大.通过比较应用骨道技术重建PCL组与对照组的压强值来说明这种减小"锐角效应"的方法是否可行.[结果]应用骨道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各组中移植物与股骨髁间窝侧壁夹角为100°时压强最小[(3.55±0.21)MPa],并且对骨道边缘进行打磨后压强值[(3.29±0.19)MPa]明显低于对照组[(3.55±0.21)MPa].[结论]应用骨道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股骨侧的"锐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