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向卒中后抑郁、焦虑、痴呆演变过程中宏观表征动态变化情况以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卒中模型组、卒中观察组、卒中假手术组、PSD模型组、PSD观察组、PSD假手术组、PSA模型组、PSA观察组、PSA假手术组、VaD模型组、VaD观察组、正常组。除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外,均进行MCAO手术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分别复合CUMS建立PSD模型、复合不确定性空瓶饮水刺激建立PSA模型,VaD模型为术后正常喂养28 d后通过水迷宫实验筛选而出。卒中组术后药物干预2周,其余各组应激结束后药物干预4周。观察组灌胃颐脑解郁方,余各组灌胃蒸馏水。连续采集各组大鼠宏观表征信息,并比较卒中组治疗1、2周及PSD、PSA、VaD组治疗1、2、4周体重变化情况。结果:卒中大鼠向PSD演变过程中,以先出现易激惹表现,而后活动度、精神状态、反应性逐渐下降,口鼻黯淡,舌色紫暗,舌下脉络发绀为特征;卒中大鼠向PSA演变过程中表征变化为攻击性、探究性增加,梳理行为减少,口鼻黯淡,舌红少津等;向Va D演化过程中,具有活动度、精神状态、反应性逐渐下降趋势,口鼻色稍暗,舌润泽,舌色淡红。各模型大鼠体重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应用颐脑解郁方干预后,观察组大鼠宏观表征改善,体重显著增加。结论:PSD、PSA、VaD在其演变过程中具有肾虚肝郁的共同病机,益肾调气方药颐脑解郁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及卒中后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蛋白与卒中后焦虑(PSA)的关系及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不确定性空瓶饮水刺激复合脑缺血建立卒中后焦虑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另设正常组、卒中组,每组15只。治疗组大鼠灌胃中药颐脑解郁方,正常组、卒中组、模型组大鼠常规饲养,灌胃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大鼠末次灌胃行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相关检测后每组随机选择12只大鼠进行腹主动脉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每组随机选择6只大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右侧(病侧)皮质及海马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旷场试验及高架十字迷宫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卒中组水平及垂直运动次数减少(P<0.01),模型组、治疗组的水平及垂直运动次数、开放臂次数及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与卒中组比较,模型组水平及垂直运动次数、开放臂次数及时间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水平及垂直运动次数、开放臂次数及时间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卒中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IL-1α、IL-6含量升高(P<0.01);与卒中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IL-1α、IL-6含量降低(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及皮质p38-MAPK表达升高(P<0.01);与卒中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p38-MAPK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海马及皮质p38-MAPK表达下降(P<0.01)。结论颐脑解郁方可改善脑卒中后引起的焦虑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和皮质p38-MAPK磷酸化水平,减轻炎性因子应答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应用磁共振波谱观察卒中后焦虑(PSA)大鼠脑代谢的变化情况和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颐脑解郁方组。采用右侧尾壳核注射胶原酶联合不确定空瓶饮水刺激造成PSA模型。假手术组在右侧尾壳核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颐脑解郁方组连续灌胃4周颐脑解郁方(4.19 g/kg),正常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蒸馏水(10 m L/kg)。在造模结束后(第1天)及灌胃4周后观察大鼠表征及行为学(高架十字迷宫)。最后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扫描每只大鼠的双侧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并分别记录N-乙酰天冬氨酸(NAA)、含胆碱代合物(Cho)、肌醇(m I)、谷氨酸(Glu)与肌酸(Cr)的相对含量。结果 (1)表征变化: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饮食不积极,皮毛凌乱干枯无光泽,梳理毛发和探究行为较少,易激惹,可见攻击行为、撕咬鼠笼等行为。颐脑解郁方组较模型组大鼠修饰行为增加,攻击行为明显减少,毛发较前顺滑,但不及正常组。(2)高架十字迷宫:模型大鼠在开放臂的时间和次数较正常组和颐脑解郁方组降低(P0.05)。(3)磁共振波谱:模型大鼠右侧前额叶皮质NAA/Cr和Cho/Cr较正常组降低(P0.05,P0.01),Glu/Cr较正常组升高(P0.05);左侧前额叶皮质和双侧海马各代谢物变化不明显(P0.05)。颐脑解郁方组与模型组比较,NAA/Cr和Cho/Cr的水平升高(P0.05),Glu/Cr降低(P0.05)。结论颐脑解郁方可以调节PSA导致的脑代谢异常,改善卒中后大鼠的焦虑状态,其机制与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Glu的含量及修复受损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卒中急性期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 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PSD提供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19年10 月有关PSD与神经功能评分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 献、提取有效数据资料,并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 对各研究中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根据纳入研究的异质性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 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共计3050例研究对象,其中PSD组1157例,非PSD组1893例。整体meta分析 结果显示:PSD组NIHSS评分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0.92,95%CI 0.48~1.37,P<0.01)。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①以地域分组,在中国人群中,PSD组NI HSS评分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MD 0.81,95%CI 0.36~1.27,P<0.01);②以卒中是否首发分组,首发卒中人群中,PSD组NIHSS评 分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1.24,95%CI 0.82~1.67,P<0.01),再发卒中两组间NI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0.25,95%CI -1.53~1.03,P =0.70);③以卒中类型分组,缺血性卒中 PSD组NIHSS评分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0.83,95%CI 0.38~1.29,P<0.01);④以PSD 诊断时间分组,卒中1个月内诊断PSD的研究中,两组间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0.64,95%CI 0.01~1.28,P =0.05),卒中1个月以上诊断PSD的研究中,PSD组NIHSS评分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MD 1.29,95%CI 0.78~1.81,P<0.01);⑤根据NIHSS评估时间分组,在卒中后2周内进行 NIHSS测评的研究中,PSD组NIHSS评分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1.01,95%CI 0.62~1.41, P<0.01),在卒中后3~4周进行NIHSS测评的研究中,两组间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1.00, 95%CI -0.96~2.96,P =0.32)。 结论 卒中急性期NIHSS评分与PSD的发生显著相关,NIHSS评分是影响PS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特 别是在中国人群、首发卒中、缺血性卒中、卒中1个月后PSD及卒中发病2周内评估NIHSS的患者人群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变化,研究益肾调气法对VD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选购雄性Wistar大鼠,通过旷场试验分为正常组、卒中组。MCAO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常规饲养28 d后经水迷宫试验筛选VD大鼠,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模型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观察组灌胃颐脑解郁方,干预4周。灌胃第1、2、4周对各组大鼠行水迷宫检测;第4周灌胃后取材,采用高效液相检测大鼠右侧海马、前额叶皮质5-HT、NE、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1、2、4周跳台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第2、4周水迷宫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周跳台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皮质及海马NE、DA、5-HT含量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海马DA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调气法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脑内NE、DA及5-HT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归脾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期刊数据库包括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PubMed等,筛选归脾汤治疗抑郁症的动物实验研究并提取资料。选用Syrcle动物实验偏倚风险的评估工具作为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旷场实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纳入7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总计144只大鼠。通过Meta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及垂直得分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归脾汤组旷场实验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且归脾汤组旷场实验评分与氟西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对CUMS模型大鼠的自发活动度及兴趣度等行为学表现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与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8.
下肢诊法散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多个篇章,属《内经》身形诊法范畴。下肢包含“皮、脉、肉、筋、骨”五体结构,与脏腑气血内外相应,又与生命大数息息相关。诊察下肢是望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辨识患者体质,辨明外邪入侵的部位及浅深,也可作为判断局部或全身疾病的线索和依据。《内经》诊察下肢侧重于望、问、切诊,包括望动静、形态,问疼痛,切动脉,切问寒热等。通过梳理总结《内经》下肢诊法相关内容,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断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阈下焦虑抑郁(mixed anxiety-depressive disorder,MADD)的中医证候学规律。方法:运用焦虑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调查对象进行筛选,焦虑、抑郁得分均≥8分者,再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结合症状、体征、既往史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进行评价。结果:MAD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排在前20位的中医症状分别为担忧、善忘、心烦易怒、神疲乏力、紧张、忧愁善感、腰酸背痛、神思不聚、多梦、精神萎靡、心悸、恐惧、善太息、胆怯易惊、郁郁寡欢、兴趣索然、坐立不安、入睡困难、口苦口干、胸闷气短。中医证候归纳为8项证候要素,分别为心血虚证、胆气虚证、脾气虚证、肝火旺证、痰湿证、肝气郁证、肾阳虚证、阴虚证。结论:肝郁化火证、脾肾阳虚证和心胆气虚证是阈下焦虑抑郁最常见的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