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罗格列酮干预前后哮喘小鼠肺组织中GABAARα、MUC5AC表达水平及改变,初步探讨罗格列酮、GABAARα、MUC5AC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哮喘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00只6~8周雌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罗格列酮组、地塞米松加罗格列酮组,每组20只。最后一次激发后取小鼠血液及肺组织进行相关检测。结果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罗格列酮、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轻。罗格列酮组、地塞米松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Eotaxin-1)水平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罗格列酮组小鼠血清中IL-4和Eotaxin-1水平高于地塞米松组与地塞米松+罗格列酮组(P0.05)。罗格列酮组、地塞米松组GABAARα、MUC5A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GABAARα、MUC5AC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地塞米松组而高于地塞米松+罗格列酮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GABAARα、MUC5AC蛋白的表达,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IL-4和Eotaxin-1水平,减轻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及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BODE指数、生活质量及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肺肾两虚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4粒/次,3次/d),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ODE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及血清TGF-β、MMP-9/TIMP-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咳嗽、咳痰、气喘、腰膝酸软、舌苔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BODE指数分级情况及平均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症状部分、活动部分、疾病影响部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TGF-β、MMP-9、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降低而血清TIMP-1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百令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肺肾两虚型COPD患者临床症状,降低BODE指数,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下调外周血TGF-β表达及调节MMP-9/TIMP-1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T淋巴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影响。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尼龙棉柱法分离外周血T细胞,将T细胞与MSCs共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乳酸脱氢酶法检测与MSC共培养及单独培养的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用ELISA法检测IFN-γ IL-4的表达。结果表明,与MSC共培养3天后,CD4^+与CD4^+ CD25^+ T细胞与单独培养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MSC共培养的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同时IFN-1表达减少,IL-4表达增加。结论:MSC减弱了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与反应体系中CD4^+ CD25^+ T细胞比例增多及IFN-γ、IL-4表达水平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输注时机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Babl/c小鼠为供者,于无菌条件下获取其骨髓,制成MSCs悬液及骨髓细胞悬液.C57BL/6小鼠为受者,经电子直线加速器行全身照射后,分为5组进行allo-BMT.骨髓移植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和RPMI 1640培养液各0.2 ml;联合移植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和MSCs悬液各0.2 ml;延迟输注Ⅰ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0.2 ml,3 d后再输注MSCs悬液0.2 ml;延迟输注Ⅱ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0.2 ml,7 d后再输注MSCs悬液0.2 ml;对照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RPMI 1640培养液0.4 ml.记录受者存活时间及aGVHD的发生情况,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D4+ 和CD8+淋巴细胞数,测定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观察死亡小鼠的肝、脾、小肠及皮肤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受者均于移植后14 d内死亡.骨髓移植组于移植14 d以后出现aGVHD的表现,且均于23 d内死亡.联合移植组aGVHD的发生率为30%,延迟输注Ⅰ组aGVHD的发生率为60%,两组受者的存活时间均长于骨髓移植组.延迟输注Ⅱ组与骨髓移植组间aCVHD发生率和死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者的白细胞数均于全身照射后3 d降至最低,各移植组白细胞数皆于移植后回升,但骨髓移植组和延迟输注Ⅱ组的白细胞数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联合移植组和延迟输注Ⅰ组的白细胞数均于移植后28 d恢复正常.输入MSCs者,CD4+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而CD8+淋巴细胞数量下降,以联合移植组最为明显.联合移植组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骨髓移植组,而IL-4水平高于骨髓移植组.各组发生aGVHD的小鼠的肝、脾、小肠及皮肤病理改变基本一致.结论 MSCs与骨髓同时输注时aGVHD的发生率最低,受者的存活时间也最长,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心房颤动(AF)病因及年龄分布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AF住院患者共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冠心病占38.3%,高血压占27.5%,糖尿病13.3%,肺心病占9.2%,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占7.5%,心肌病、甲亢、贫血等也占一定比例;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主发年龄段和风心病不同;阵发性AF18例,占15.0%,持续性AF43例,占35.8%,永久性AF59例,占49.2%.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是AF的主要病因,重视AF的健康教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白海  司志刚  王存邦  薛智文  吴涛  杨小亮 《医学争鸣》2008,29(17):1573-157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反复贴壁进行纯化;用尼龙棉柱法纯化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观察MSCs对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IFN-γ,IL-4水平变化.结果:MSCs对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MSCs亦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IFN-γ分泌,但可促进IL-4的分泌.结论:MSCs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影响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