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多发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如多发性硬化症(MS)。髓鞘是包裹在轴突上的一层髓磷脂膜,为神经元起到冲动的快速传导和代谢耦合的作用,若轴突裸漏,则导致轴突变性,进而导致神经元变性,此为脱髓鞘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甚至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除了成熟髓鞘脱失,髓鞘再生障碍也是导致疾病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OLs)组成,其由神经干细胞(NSC)分化为少突胶质祖细胞(OPCs),进而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再生过程即为从NSCs分化为形成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的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此过程受众多基因调控。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在髓鞘再生环节中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该文总结了髓鞘再生的主要分子途径及参与此过程的microRNA,并对其作用机制及其靶点进行归纳和分类,并总结了目前中医药促进髓鞘再生的治疗方法和通过microRNA发挥神经保护功能的药物。该综述有望对未来针对调控microRNA治疗脱髓鞘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指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大黄素对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大鼠细胞焦亡及胞内模式识别受体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新出生1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大黄素高、中、低剂量(20、10、5 mg/kg)组,每组15只(对照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配方奶粉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方法制备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每日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定时测量和记录大鼠体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肠组织匀浆中IL-1β、IL-18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LRP3、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肠组织Caspase-1、P10、P2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腹胀、喂养困难、活动减少、黑便、血便现象,肠组织损伤严重;病理损伤评分,IL-1β和IL-18水平,IL-1β、IL-18、NLRP3 mRNA表达水平,P10、P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大鼠体质量、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腹胀、黑便、血便情况明显减轻,无喂养困难的现象,肠组织损伤评分降低,IL-1β、IL-18水平和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NLR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10、P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大鼠体质量、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细胞焦亡可能参与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过程,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LRP3-IL-1β信号通路,减少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大鼠肠细胞焦亡。  相似文献   
3.
聂春霞 《中原医刊》2011,(16):70-71
目的探讨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意义。方法对本中心10年来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转运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转诊人数逐年增多,转运疾病排序前五位分别是新生儿肺炎、早产儿、重症感染、重度黄疸、消化道出血。结论对危重新生儿实行转运可以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可以根据疾病谱特征制定急救工作方案,对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1H-NMR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传统生化指标分析,研究炮制对山楂促消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喂饲特制高蛋白、高热量饲料复制食积模型,以小鼠小肠推进率和大鼠胃肠道激素水平作为药效学指标,应用~1H-NMR测定大鼠血清,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比给予大鼠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后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比较各炮制品对食积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山楂各炮制品组对于食积因素引起的小鼠肠推进障碍及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均有改善作用,且以焦山楂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存在明显的代谢差异,根据S-plot图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单因素ANOVA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AUC)筛选出3-羟基丁酸,甘油磷酰胆碱(GPC),N-乙酰糖蛋白,O-乙酰糖蛋白,氧化三甲胺,丙氨酸,乙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肌酸,亮氨酸,乳酸,葡萄糖共13个与食积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比较给药后山楂各炮制品组引起的代谢变化,发现焦山楂组对O-乙酰糖蛋白、谷氨酰胺和GPC的回调趋势更接近空白组,其余代谢产物组成与净山楂组和炒山楂组基本一致。结论:山楂炮制后消食导滞作用存在一定差异,焦山楂改善食积疗效最为显著,可能主要通过调节胃肠动力障碍及能量代谢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聂春霞  何盼  郝艳艳  刘聪  倪艳  郝旭亮 《中草药》2019,50(10):2362-2370
目的探讨山楂炒制前后调脂作用的差异,筛选山楂调脂最优炮制品。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法制备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应用1H-NMR测定大鼠血清代谢物,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给予大鼠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后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比较各炮制品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山楂不同炮制品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其中净山楂降低血脂作用最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乳酸、丙酮酸、赖氨酸、肌酸、甘油脂、鸟氨酸、氧化三甲胺(TMAO)、α-酮异戊酸、O-乙酰糖蛋白、N-乙酰糖蛋白、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升高,而胆碱、丙酮、苏氨酸、鲨肌醇、谷氨酰胺、谷氨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甘油磷脂酰胆碱(GPC)、葡萄糖含量降低。给药后山楂各炮制组大鼠血清中内源性物质的代谢状态差异明显,与炒山楂、焦山楂组相比,净山楂组调节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差异代谢物的数量和程度更接近对照组。结论山楂炮制后调脂作用存在差异,且以净山楂效果最优,可能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肠道菌群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分析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猪肺磷脂注射液(猪 PS)与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牛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以便科学选用。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随机选用猪PS和牛PS治疗的180例Ⅳ级NRDS患儿(每组9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胸片及不同时段血气分析结果改善、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猪PS组有效率(97%)高于牛PS组(83%)(P<0.01);猪PS组治愈率(84%)亦高于牛PS组(66%)(P<0.01);猪PS组气胸发生率(3%)低于牛PS组(7%)(P<0.05);猪PS组住院时间(21±4 d)较牛PS组(23±4 d)短(P<0.05);两组平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Ⅳ级NRDS猪PS优于牛P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气胸的诊治和管理水平。方法对本院2005至2007年收治的新生儿气胸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气胸多见于足月儿,绝大部分继发于肺部疾病,不适当的正压通气亦导致气胸的发生。早期发现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防止肺部疾病的发生,避免错误的气道加压,可减少气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双泵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33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双泵换血疗法,并与手动换血31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比较,监测换血前后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双泵组血清总胆红素换血前和换血后分别为(425.47±91.33)μmol/L和(178.97±53.32)μmol/L(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6.06±11.60)%;手动组血清总胆红素换血前和换血后分别为(405.44±107.47)μmol/L和(175.72±59.02)μmol/L(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5.82±8.12)%。两组换血后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变化,白细胞、血小板、血游离钙、血钾、血氯、及血钠均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值之内。换血后血糖双泵组正常,手动组增高。换血过程中手动组部分心率及血压有波动,双泵组心率及血压均稳定。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双泵控制换血能有效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能更好地维持内环境及生命体征稳定,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聂春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44-7745
目的对21例新生儿Rh溶血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该病早期诊断治疗,降低患儿病死率,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新生儿Rh溶血病临床资料,总结防治方案及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新生儿Rh溶血病患儿采用换血治疗、丙种球蛋白应用、白蛋白应用、输血等综合治疗,15例预后良好。结论新生儿Rh溶血病是可预防和治疗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推行孕妇的Rh血型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早期及轻症病例采用光疗加药物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重症患儿,需采用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68例HIE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在治疗前后均行MRI检查。比较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MRI影像学评分差异,并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评估HIE患儿MRI影像学评分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记录患儿治疗6个月后神经系统异常情况,分为神经系统异常组(预后较差组)及无神经系统异常组(预后较好组),比较其MRI影像学评分差异。结果68例HIE患儿临床分度Ⅰ度11例,Ⅱ度25例,Ⅲ度32例;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及其总评分比较,均为Ⅰ度组<Ⅱ度组<Ⅲ度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发现HIE患儿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与临床分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344、0.385、0.405、0.336、0.483,P<0.05)。治疗6个月后,68例HIE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异常11例,纳入预后较差组;无神经系统异常57例,纳入预后较好组;预后较差组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高于预后较好组(P<0.05)。结论MRI在HIE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MRI影像学评分能判断患儿病情发展及预后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