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日常生活中"打鼾"(打呼噜)十分常见,大家对此习以为常。但随着现代研究的进展,研究者发现打鼾也逐步成为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诱发2型糖尿病,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血糖升高等,成为我们大家需要警惕的睡梦中的"甜蜜"杀手。  相似文献   
2.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是古人赞美颈项之语,而在颈项喉结之下,气管两旁,有一腺体,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名甲状腺.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也是成年人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作为内分泌器官,自然可以分泌激素,它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咳"为外感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内经》提出了"五脏六腑咳"的观点。"三焦辨证"是吴鞠通在《内经》三焦理论基础上所创立的辨治温热疾病的方法,其所论述的上中下三焦分别与五脏相对应。《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五脏为目论述疾病。本文以"三焦"为纲,六经、脏腑为目,论述《伤寒论》中感受寒邪,上犯太阳、中及太阴、下入少阴所引起的咳,与《温病条辨》温热邪气侵袭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咳证的异同,以期为咳证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包含治法、状态等诸多含义,与“消渴”渊源深厚,探析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中和法理论及在消渴病中的应用,揭示出“阴阳自和”是治疗消渴病的关键.《伤寒》继承并丰富了《内经》中“和法”的内涵与应用,将“和”的理念贯穿始终,细化天人和、脉象和、营卫和、表里和、胃气和等诸多方面,并以调和营卫、调和寒热、调和脏腑气机等为治则治法,以“阴阳自和”为痊愈标准,创立桂枝汤、乌梅丸、小柴胡汤、泻心汤等经典方剂,进一步完善了“和法”理论与实践基础.以此改善生活方式,运用“和解”之方,针对消渴复合病机,诸邪同治,诸病同调,治疗消渴.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基于糖代谢紊乱而致脂代谢紊乱,无论在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脂紊乱均极为常见,发病率很高。198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认为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三大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脂紊乱及吸烟。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症对减少心血管病变,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高脂血症按临床症状、体征为中医学  相似文献   
6.
周雨桐  索文栋  倪青 《环球中医药》2020,13(9):1586-1588
由于机体激素水平的紊乱及高代谢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木旺乘脾则见肝功能异常;脾阴不能滋润,则心悸、怔忡;脾失健运、津液代谢失常则见突眼;脾气亏虚,不能化生血液则见白细胞减少;脾阳失于温煦,则性腺功能减退;脾络不通,则出现周期性麻痹。治疗采用运脾气、滋脾阴、燥脾湿、益脾气、温脾阳、通脾络等法以“启脾”来治疗由于脾的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甲亢合并症,并结合一例临床验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寒热错杂、虚实兼夹,可分为湿热蕴脾证、肝郁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胃热阴虚证、肠道湿热证、血脉瘀滞证等证型,治疗当运用和法辛开苦降、疏肝理气、清泻热结、滋阴清热、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选用半夏泻心汤、四逆散、大黄黄连泻心汤、大柴胡汤、白虎加人参汤、葛根芩连汤、桃核承气汤以调整气机、平调寒热、补虚泻实,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重饮食、运动,调和身心。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相似文献   
8.
索文栋 《家庭中医药》2019,26(10):32-35
正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论述了养生之道。而"和于术数"是指恰当地运用各种养生方式,来达到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八段锦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可强身健体,鼓舞正气,而且随着"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环境、精神心理因素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上采取单纯药物  相似文献   
9.
正穴位源于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与发现,是古人对体表出现压痛、色泽变化、结节条索等特殊"病理反应点"现象的归纳与总结。穴位有"骨空""溪""谷""腧穴"等诸多称谓,是气血输注之处,与机体脏腑、经络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可反映疾病,治疗疾病。穴位疗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作为替代医学,穴位疗法可降低血糖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大家介绍常用的糖尿病穴位治疗,广大糖友可以"穴"起来,快乐降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