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窍化瘀法对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神经放射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与实验组均采用放射线照射3周,每周1次;实验组于放射照射前2周开始每日腹腔内注射黄芪注射液(剂量为4.0 g/kg)、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剂量为15 mg/kg)和醒脑静注射液(剂量为2.5 mL/kg),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放射照射前、照射后1 d、2周、4周及6周大鼠静脉血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浓度,分析其动态变化和组间差异。于照射后2、4、6周分别取材进行视神经透射电镜检查,观察视神经轴索脱髓鞘病变程度,并计算和比较各组视神经脱髓鞘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放射照射后模型组静脉血ET-1、 vWF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于照射后4周达到峰值;与模型组比较,照射2周后实验组静脉血ET-1、 vWF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放射照射后2、4、6周模型组视神经脱髓鞘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实验组比较视神经脱髓鞘率在照射后2、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6周实验组视神经脱髓鞘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化瘀法预防性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放射性视网膜视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静脉血ET-1、 vWF浓度,减轻放射线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的损伤,并对放射性视神经损伤后期轴索脱髓鞘改变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不仅影响眼的外观,而且进行性胬肉常致眼部充血、沙涩不舒,甚至遮蔽瞳孔,严重影响视力,危害极大。本病中医称之胬肉攀睛,多因心肺受邪,风热壅盛,导致局部气血瘀滞所致,且与风沙、尘埃等刺激有关,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认为本病与环境因素,尤其是阳光、沙尘、干燥气候等慢性刺激有关,紫外线可能是主要病原因素。对于本病的治疗,小而静止的胬肉可用药物控制其发展,大而进行性胬肉则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后复发率普遍较高,约为20%-30%。近年来,中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将其治疗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羟基化的单晶硅片上制备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稀土(MPTS-RE)复合薄膜。利用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MPTS-RE复合薄膜接触角及其表面典型化学元素的状态;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MPTS-RE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并研究了其微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成功组装到磺化后的MPTS薄膜表面;随着探针的滑动速率和载荷的增加,针尖与样品间摩擦力增加;硅基片和MPTS-RE复合薄膜表面的黏附力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MPTS-RE复合薄膜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黏附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通窍法对放射性视网膜损伤中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放射性视网膜损伤SD大鼠实验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放射照射后实验一组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实验二组每天腹腔内注射黄芪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持续6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放射照射前、照射后1天、2、4、6周大鼠静脉血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观察并分析各组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动态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放射照射后模型组和实验组静脉血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明显升高,于照射后4周达到高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静脉血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实验一组比较,实验二组静脉血内皮素-1浓度在照射后4、6周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在照射后2、4周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通窍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放射性视网膜损伤模型鼠静脉血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从而减轻放射线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对生物细胞形态、增殖活性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鼠肝细胞BRL-3A、肾细胞NRK、雪旺细胞RSC96、人乳腺上皮细胞HBL-100,相同浓度分别为2.5、5.0、10.0、15.0 mg/L的两种碳纳米管共同培养24、48、72、96 h,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水溶性四唑盐细胞增殖检测(WST-1)检查两种碳纳米管(CNT)对4种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的影响,同时利用FITC-Annexin Ⅴ和碘化丙锭(PI)法检测CNT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浓度的CNT对4种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浓度达15 mg/L时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CNT对正常细胞生长作用有一定的安全剂量范围,CNT制备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川芎嗪联合醒脑静对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IO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2年3月RION 18例(32只眼),所有患者均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和醒脑静注射静脉20 mL静脉滴注,1次/d,2周1个疗程,2周后重复1个疗程,观察2周和6周的视力(VA)、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结果:视网膜光敏感度明显增加(P<0.01)、VEP P100波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VEP P100波振幅明显提高(P<0.01),视力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则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川芎嗪联合醒脑静能很好的改善RION的视野和VEP.  相似文献   
7.
背景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ION)是头颈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及生活质量,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建立理想的放射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对于研究RION的自然病程、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建立一种较理想的放射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8周龄SPF级健康无眼疾SD大鼠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总剂量30 Gy的放射线分3次照射大鼠头部;采用ELlSA法测定照射后1d,2、4和8周大鼠血液中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质量浓度,并观察视神经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空白组与模型组照射前后各时间点ET-1和vWF质量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T-1:F分组=32.160,P=0.012;F时间=21.180,P=0.023.vWF:F分组=73.110,P=0.001;F时间=46.180,P=0.002);其中空白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液中ET-1和vWF的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血液中ET-1和vWF的质量浓度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并于照射后4周达高峰.照射后8周模型组大鼠神经纤维束肿胀,排列紊乱,神经纤维间明显空泡化;轴突肿胀,髓鞘板层分离轴突增加,轴索萎缩.空白组和模型组轴索的脱髓鞘率分别为(1.35±0.79)%和(14.44±2.32)%,2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7,P<0.01). 结论 总剂量30 Gy的放射线照射大鼠头部能制作稳定的放射性视神经损伤模型,该方法操作简单,廉价实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干眼症患者采用加味逍遥散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观察34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干眼症症状(视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畏光、疼痛、流泪、眼红)评分、角膜FL评分及BUT、SIT检测的情况。结果 34例患者中,治疗后4周,7例患者疼痛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而34例患者视疲劳、干涩感、32例患者烧灼感、11例患者畏光、9例患者眼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34例患者角膜FL评分值及BUT、SI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采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症可显著改善眼部症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割烙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符合本课题标准的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111例)。试验组运用中医割烙术治疗,对照组运用西医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1个月、3个月有效率厦6个月复发率。结果:试验组复发率为9.57%,对照组复发率为27.93%,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割烙术能有效治疗翼状胬肉,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导师洪亮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与教学20余年,在治疗眼科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从脾论治多种眼病。本文就其辨治经验,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