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体外培养大鼠颌下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颌下腺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胰酶消化法进行颌下腺细胞的分离纯化 ,然后进行颌下腺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绘制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 ;MTT法检测培养细胞活力大小。透射电镜 (TEM )观察结合免疫组化检测鉴定细胞来源及性质。结果 :整个颌下腺细胞生长期间为呈多样性的上皮细胞 ,细胞可传 4~ 5代 ,成活 3 0~ 40d。随培养时间延长 ,各组细胞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比较培养 72h原代、第 2代与第 4代细胞吸光度值 ,原代、第 2代与第 4代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超微结构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培养细胞表现为腺上皮细胞的特征。结论 :原代和传代培养第 1代、第 2代颌下腺细胞活性较强 ,可在进一步的实验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天然的下颌下腺脱细胞基质材料,观察脱细胞后下颌下腺的组织结构,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化学除垢剂法对SD大鼠的下颌下腺进行脱细胞处理,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对脱细胞基质材料进行观察及检测。结果:光镜下见下颌下腺细胞消失,基质成分呈筛网状。免疫组织化学证实,在SD大鼠下颌下腺脱细胞前后的组织中,Ⅰ、Ⅱ、Ⅲ型胶原均呈强阳性表达,而Ⅳ、Ⅴ型胶原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结论:TritonX-100脱细胞处理的大鼠下颌下腺基质中,主要成分为Ⅰ、Ⅱ、Ⅲ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经pCDNA-3.0-CSMD1转染的A375细胞的活性,探讨外源性CSMD1的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利用前期实验获得的CSMD1基因,构建质粒、转染细胞.A375细胞分为:A组,未转染的A375细胞;B组,经pCDNA-3.0转染的A375细胞;C组,经pCDNA-3.0-CSMD1转染的A375细胞.应用MTT法、细胞周期分析法、细胞凋亡相关检测(DAPI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等方法,检测A375细胞的活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细胞(P<0.05);C组细胞G1期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细胞(P<0.05);仅在C组细胞中发现凋亡细胞核固缩,并在48 h内出现核碎裂;C组细胞凋亡率为32.7%,明显高于A组(6.6%)和B组(8.4%)细胞(P<0.05);与A组和B组细胞相比,C组细胞极少迁移至聚碳酸酯膜下层(P<0.05).结论 外源性CSMD1可以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活性,这有可能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预构血管化骨游离移植的动物模型,探讨血管束植入预构血管化骨的过程及预构血管化骨游离移植后的骨生长及代谢变化。方法:通过将兔腹壁浅动静脉束植入股骨干中,预构血管化骨,然后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测,酶组织化学技术及组织学观察等技术对预构血管化骨与非血管化骨游离移植术后骨组织生长,代谢及血供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结果:SPECT检测后,预构血管化骨可以在移植后继续保持移植骨的血供,维持骨的正常代谢。骨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研究显示:早期观察骨细胞的SDH的变化可了解移植骨组织的成活与生长情况。而移植骨组织学观察表明:血管化骨移植术后骨组织连续保持正常结构和活性,而非血管化骨组织移植后则出现吸收,坏死等改变。结论:预构血管化骨可以作为血管化骨游离移植,在游离移植后,提供血的血供,保持骨的正常结构和继续生长,可用作骨缺损的功能性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餐饮服务环节餐具消毒状况,为把好“病从口入”关,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规模饮食服务业随机抽样对大肠菌进行监测.结果:大型正规饮食业合格率为72.8%,个体为45.3%;县城合格率为63.2%,乡镇为42.7%.结论:该地区餐饮服务环节餐具消毒效果不理想,应总结原因,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猪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潜能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建立猪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探讨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点,为利用猪的实验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猪的髂嵴穿刺吸取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后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的细胞。检测细胞周期,多向诱导分化鉴定分离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MSCs12~14d达到融合,传代后仍具有分化成骨的能力,细胞周期显示有80%的细胞处于GO/G1期。结论:体外培养猪的MSCs具有分化成骨的潜能,生长稳定,传代后仍保持未分化状态.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的建立为基础研究和组织工程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终末期肾衰患者脂代谢紊乱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末期肾脏病 (ESRD)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1] 。本文通过分析肾脏替代治疗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和原因 ,探讨ESR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和相关因素。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ESRD患者共 94例 ,平均年龄 5 4 2± 11 9岁。分为三组 :非透析 (CRF)组 (n =2 3)。血清肌酐 (SCr) >4 4 5μmol/L ,稳定 6个月以上。腹膜透析 (PD)组 (n =2 6 ) ,均采用Baxter公司Dianeal PD 2腹膜透析液 ,进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血液透析 (HD)组 (n =4 5 )。以上患者均无糖尿病、高血压肾硬化、肝功能异常、家族性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导尿管方法对男性患者导尿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男性导尿困难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胶浆组和石蜡油组。石蜡油组患者给予常规石蜡油留置导尿管,胶浆组患者给予盐酸丁卡因胶浆留置导尿管。随访4w,统计所有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疼痛、焦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胶浆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石蜡油组(P<0.05),VAS、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石蜡油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石蜡油组(P<0.05)。结论盐酸丁卡因胶浆留置导尿管法可有效提高男性导尿困难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改善患者疼痛和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的数量化诊断及其影像分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肝硬化进行量化研究,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依据.选择正常人肝脏横断位CT图片作为对照组,选择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肝癌组作为疾病组进行对比研究.利用人体常用解剖轴线作为肝脏测量的基准线.肝脏左叶冠状径(L1)的变化最具有临床意义,肝叶比例不仅存在于肝叶之间也存在于肝叶之内.肝脏各叶测量值对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分子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Smad4和Smad7的表达,对阳性信号分子采用RT-PCR进一步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TGF-β1,TβRⅠ,T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对Smad3蛋白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RT-PCR结果显示,Smad3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3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