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人急性髓白血病细胞株KG1a体外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法和台盼蓝拒染色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存活率;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作用前后KG1a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苦参碱能够抑制KG1a细胞增殖,随着药物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存活率逐渐下降;作用后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药物组均能诱导KG1a细胞凋亡;苦参碱作用后细胞大部分被阻于Go/G1期.结论 苦参碱能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改变其周期,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3例高脂血症患者和80名正常人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进行检测,将患者分为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混合增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人群血小板参数、血流变参数和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结果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和混合增高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和混合增高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健康人群组,但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健康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中高甘油三酯组血流变参数中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高胆固醇组和混合增高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高胆固醇组和混合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改变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对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TJU103和CTLA4-Ig阻断T细胞活化的TCR-CD3及B7-CD28通路对小鼠慢性GVHD的影响。方法:参照前期构建的慢性GVHD动物模型,受鼠经输注6×10~7个供鼠脾细胞后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5组:空白对照、c GVHD、TJU103干预、CTLA4-Ig干预和TJU103+CTLA4-Ig干预组。观察各干预因素对嵌合体形成及慢性GVHD大体表现评分和病理评分的影响。结果:TJU103和CTLA4-Ig不影响小鼠嵌合体的形成,分析慢性GVHD小鼠的Kaplan生存曲线显示,CTLA4-Ig和TJU103+CTLA4-Ig干预降低了慢性GVHD的发病率,TJU103可推迟慢性GVHD的发生时间,但均不能改变慢性GVHD的严重程度。结论:TJU103可推迟小鼠慢性GVHD的发病时间,CTLA4-Ig可减少小鼠慢性GVHD的发生率;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小鼠慢性GVHD的发病率,但不能改变慢性GVH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治则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并得到医圣张仲景及后世医家的丰富和发展,在临证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基本病机为“正虚毒蕴”,“虚”“毒”“瘀”为核心病理因素,推动病情转变。基于此,笔者试从“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理论出发,结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现代分型、分期论治,初期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中期扶正补虚并重,末期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注重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方”“证”对照,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柔红霉素(DNR)对CD34+ CD38-急性髓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其凋亡的影响.方法 免疫磁珠分离KG1a细胞中的CD34+ CD38- 细胞,以DNR作用48h后抑制50%CD34+ CD38- 细胞生长的药物浓度(IC50)作为后续实验的工作浓度.将CD34+CD38- 细胞分为对照组、热疗组(40℃、42℃)、化疗组和热化疗组(40℃、42℃).热疗、热化疗组在恒温水浴箱(40℃或42℃)hu加热60min,化疗组、热化疗组以IC50浓度的DNR处理48h.MTT法检测DNR对CD34+CD38- KG1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42℃条件下细胞内DNR平均荧光强度的变化;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42℃条件下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KG1a细胞中分离出的CD34+CD38- 细胞纯度达95%以上,DNR的IC50为0.40μg/ml.热疗组、化疗组、热化疗组CD34+CD38-细胞增殖均明显受抑,且抑制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P<0.05).热疗组、化疗组及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且随温度升高凋亡率增加(P<0.05),热化疗组较化疗组及相同温度热疗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42℃热化疗组细胞内的DNR荧光强度(6.74±0.58)明显高于对照组(0.26±0.05)及化疗组(2.08±0.14,P<0.05).42℃热疗组、化疗组、42℃热化疗组细胞的集落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42℃热化疗组明显低于42℃热疗组和化疗组(P<0.05).结论 热疗能增强DNR抑制CD34+ CD38- KG1a细胞增殖的作用,使细胞凋亡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氟康唑一级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疗效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氟康唑一级预防IFD的79例患者,评估其疗效并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中位随访31(3~60)个月,79例患者在移植后1年内有14例(17. 72%)发生IFD,中位发生时间为+53d(+8~+268 d)。移植后1、3及12个月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 27%、10. 10%和17. 72%。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为氟康唑一级预防后IFD突破的高危因素。结论:氟康唑是allo-HSCT患者IFD一级预防的有效药物,合并GVHD、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为氟康唑一级预防后IFD突破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柔红霉素(DNR)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G1a体外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NR作用KG1a细胞48 h抑制50%的药物浓度(IC50),以此浓度为工作浓度,设对照组(正常培养)、热疗组(单纯加热)、化疗组(单纯DNR处理)和热化疗组(加热联合DNR处理),热疗和热化疗各设40℃、42℃、43℃3个温度组,热疗在恒温水浴箱中加热60 min;MTT法检测作用前后对KG1a细胞的抑制作用;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KG1a细胞凋亡率。结果热疗、化疗和热化疗均能抑制KG1a细胞增殖,热化疗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及相同温度的热疗组,且抑制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P<0.05);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热化疗组克隆集体落形成率明显低于热疗组、化疗组(P<0.05);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热化疗组与化疗组及相同温度热疗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热疗联合DNR能增强对KG1a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提高其凋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的生长抑制作用,及苦参碱作用前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和锥虫蓝染色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存活率,FCM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KG1a细胞周期的变化及表面NK细胞活化性受体(natural-killer group 2,member D,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和ULBP3)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分子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苦参碱能抑制KG1a细胞的生长,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存活率逐渐下降;苦参碱作用后细胞发生G1/S期阻滞;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表达率均明显升高,与作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Ⅰ类分子表达率无明显变化(P>0.05);当效靶比分别为5︰1、10︰1和20︰1时,苦参碱作用前后NK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可抑制KG1a细胞的生长并改变细胞周期,上调KG1a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的表达率,增强NK细胞对其的杀伤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白血病KG1a细胞中分选CD34+CD38-干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CD38-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膜抗原、细胞周期,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观察其克隆性;以HL60、K562、CD34+CD38+细胞为对照,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柔红霉素对CD34+CD38-细胞的抑制作用;BALB/c裸鼠皮下接种,观察体内成瘤能力。结果分选的CD34+CD38-细胞纯度达95%以上,(69.03±3.25)%处于G0期,克隆形成率为(38.64±2.68)%,明显抵抗柔红霉素;不同浓度柔红霉素作用后,CD34+CD38-、CD34+CD38+、HL60、K562细胞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1.136,P=0.000);CD34+CD38-在裸鼠皮下成瘤率显著高于CD34+CD38+细胞(P<0.05)。结论免疫磁珠法分选白血病干细胞简单易行,分选的细胞符合白血病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