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付明  牛友芽  余娟  孔庆童 《中药材》2012,(11):1778-1781
目的:分离鉴定雾水葛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雾水葛全草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齐墩果酸(3)、(-)表儿茶素(4)、α-香树脂醇(5)、丁香基-β-芸香糖苷(6)、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7)、东莨菪苷(8)、黄芩素-7-O-α-L-鼠李糖苷(9)、东莨菪素(10)、槲皮素(1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2)、洋芹素(13)、2α-羟基乌苏酸(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蕺菜属植物优异种质。方法以产自中国不同地理类群的蕺菜属植物为材料,比较其形态特性,并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特性,分析正常及高温(40℃)、低温(5℃)、干旱(土壤饱和持水量70%)逆境条件下的差异。结果 6个类群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植株颜色、主茎高度、地上茎节间长和叶长及叶宽上。正常条件下,6个类群的光合速率(Pn)无显著差异,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系数(WUE)在个别类群间存在显著差异;经逆境处理后,各类群Pn、Tr、Gs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多个类群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各类群的WUE均有增加且差异极显著。峨眉蕺菜(EM)和湖南怀化蕺菜(HH)居群逆境处理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十分相似,PSII作用中心光能传递和转换效率显著降低,光能用于非光化学反应比例显著增加。结论较高纬度的江苏如皋蕺菜(RG)对低温的耐性较强,西南和中南地区居群的蕺菜对高温和低温耐性较强。各类群光合作用抗逆性与其原产地的生态气候条件关系较密切,中国西南和中南等地具有抗逆性较强的蕺菜属资源,是鱼腥草栽培抗性品种选育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李胜华  牛友芽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2):2365-2368
目的 研究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鸭儿芹全草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豆甾醇-7, 22-二烯-3β, 5α, 6β-三醇(2)、豆甾醇(3)、香叶木素(4)、芹菜素(5)、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乙酯(6)、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7)、绿原酸(8)、香草酸(9)、木犀草素(10)、洋川芎内酯I(11)、咖啡酸(12)、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蛇含委陵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胜华  伍贤进  牛友芽  曾军英 《中草药》2011,42(11):2200-2203
目的研究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的化学成分。方法经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蛇含委陵菜活性有效部位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齐墩果酸(3)、熊果醇(4)、3α,19,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委陵菜酸(6)、2α-羟基乌苏酸(7)、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0)、山柰酚-3-O-β-D-鼠李糖苷(11)、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2)、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13)、熊果酸(14)。结论化合物4、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翻白草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选用不同的提取溶剂提取翻白草的活性成分;运用二倍稀释法,以大肠埃希氏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八叠球菌为供试菌种,对翻白草的不同药用部位抑菌作用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翻白草不同药用部分的抑菌作用存在差异,其带根全草抑菌作用最强,地上部分次之,根部的抑菌作用最小;不同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70%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八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好于革兰氏阴性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蛇含委陵菜活性有效部位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齐墩果酸(3)、熊果醇(4)、3α, 19,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委陵菜酸(6)、2α-羟基乌苏酸(7)、2α, 3α, 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0)、山柰酚-3-O-β-D-鼠李糖苷(11)、2α, 3β, 19α, 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2)、2α, 3β, 19α, 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13)、熊果酸(14)。结论 化合物4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可能,为解决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提供有效途径。方法 取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体重280~320 g,雌雄不限,麻醉、脱毛、消毒,于腹股沟处获取脂肪后进行AD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传代,观察原代细胞的生长特点;取第3代细胞,成骨诱导后第16天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成骨诱导后第23天行茜素红染色,成脂诱导后第12天行油红O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加入条件培养基向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于诱导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摄片记录细胞形态变化过程,MTT检测各时相点的细胞活性;诱导后第6天和第8天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诱导后第8天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主要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原代ADSCs呈长梭形贴壁生长,成骨诱导后可见ALP强阳性表达,茜素红染色可见红色矿化结节;成脂诱导后可见胞内红染脂滴聚集;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标志物CD90阳性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45呈阴性表达;ADSCs向成纤维细胞诱导后第2天可见形态开始改变,部分细胞漂浮;诱导后第4天细胞呈水滴形或短棒状;诱导后第6天细胞呈有突起的多边形或三角形混杂;诱导后第8天细胞拥挤并铺满瓶底,呈细长纤维状; MTT检测表明,诱导后第2天的细胞活性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诱导后第4天、第6天和第8天细胞活性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可见,诱导后第6天细胞呈三角形,表面纤毛较多;诱导后第8天细胞呈细长纤维状,有小突起,表面纤毛密集;诱导后第8天绝大多数细胞vimentin呈阳性表达。结论 ADSCs在体外经诱导分化后可以具备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特征;能表达成纤维细胞的标志蛋白。  相似文献   
8.
鸭儿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胜华  牛友芽 《中草药》2012,43(12):2365-2368
目的 研究鸭儿芹Cryptotaen ia japonic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鸭儿芹全草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豆甾醇-7,22-二烯-3β,5α,6β-三醇(2)、豆甾醇(3)、香叶木素(4)、芹菜素(5)、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乙酯(6)、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7)、绿原酸(8)、香草酸(9)、木犀草素(10)、洋川芎内酯Ⅰ (11)、咖啡酸(12)、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