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意志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属中医学"情志病"范畴,依其临床表现不同又有"郁证""脏燥""百合病"等不同病名。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已超过15%,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但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亢进与抑郁症关系密切[1-3],临床治疗对于抑郁症HPA轴变化  相似文献   
2.
3.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心理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药学生本科课程设置中,重化学轻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培养模式不仅不利于药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和完善,甚至会影响到其毕业后的求职和工作。而通过增加医学类必修课选修课的比例、丰富授课方法,以及请校外相关人士讲课等诸多方式,可以加强医学基础教育,也能够丰富药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失眠“三神”辨证理论、技术与应用历时3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中医在失眠心理治疗方面集理论、辨证、评估、治则治法、疗效验证和设备研发于一体的治疗体系。现总结凝练失眠“三神”辨证理论、临床实践、治疗原则、治疗技术、科研验证和设备研发等方面研究成果。介绍了失眠“三神”辨证理论,“三神”元神、识神、欲神的内容,以及其在睡眠中的功能、病理阐述、基本病机。“三神”辨证方法为人格倾向辨证、失眠症状辨证和失眠情绪辨证;编制了“三神”辨证理论指导下的评估工具-失眠首诊结构化病历(WIIQ)和汪氏人格倾向量表(Wang''s Personality Trend Inventory,WPTI);“三神”辨证治疗失眠的原则为守神、调神和御神;治疗方法为TIP睡眠调控技术,TIP睡眠调控技术主要包括低阻抗营造技术、睡眠认知导入技术、睡眠环境适应技术、睡眠外归因剥离技术、睡眠信心增强技术、睡眠体验技术、减停药物技术7个主要内容;主要操作流程包括:病史采集、相关检查、诊断、治疗。团队编制了基于失眠“三神”辨证治疗技术的信息模块;研发了多功能睡眠治疗仪;开发了失眠治疗APP,旨在更好地学习和推广失眠“三神”辨证理论,以及提供更方便、自主、智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7.
8.
许多失眠尤其是慢性失眠患者多用各类的安眠药物,但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如何顺利减药成为临床医生面对的难题之一。安眠药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依赖,二是生理性依赖。因此,心理治疗在减药过程中的应用有其优势,将传统气功导引、放松训练与现代临床心理中的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起来的“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简称TIP)”是适合中国人特点的心理治疗方法。将TIP技术应用于安眠药减药过程的方法己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胆宁心3个备选处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明确有效药味。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原方组、核心方组及核心方加减组,每组30例。疗程4周,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3个备选处方在PSQI量表总分的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处方有效率依次为原方55.56%,核心方57.14%,核心加减方61.54%,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处方都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且其作用基本相当;核心加减方有效率在3组中最高,可作为优化处方备选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阴虚在睡眠障碍性疾病发病中的意义,从古代文献整理和现代临床研究两个角度举例阐述了阴虚失眠、阴虚盗汗和阴虚梦遗的机制和相关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