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2组疗程均4周。各组在治疗前后均运用HAMD抑郁量表临床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62.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太仓地区缺血性中风证候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从而为缺血性中风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分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A组)与不存在不稳定斑块组(B组),对每个患者进行证候要素、证型辨别。结果:两组风痰阻络、风火上扰、阴虚风动及痰蒙神窍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腑实、气虚痰瘀互阻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素比较,内火证、气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仓地区缺血性中风证候与颈动脉斑块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痰热腑实证患者较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气虚痰瘀互阻证不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内火证患者较易形成不稳定斑块,气虚证患者不易形成不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Hcy、M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两组疗程均4周。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运用HAMD抑郁量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临床评估,治疗后予TESS副反应量表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并检测Hcy、Mrcp水平。结果:两组HAMD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Hcy、Mrc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减分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后两组TESS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以有效的缩短卒中后抑郁的疗程,降低Hcy、Mrcp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 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 疗的基础上,2组均进行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低频rTMS。于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 语成套测验(WAB)量表评估患者语言功能,计算AQ指数;运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的交流亚项评估患 者的语言交流能力;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AQ指数的变化判断 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WAB各项评分、AQ指数、FIM量表的理解和表达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同组 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02%,高于对照组的 66.04%(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频rTMS联合言语训练能够帮助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患者快速重建语言功能,改善失语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的影响,以及PD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浆Hcy的关系。方法 79例PD患者按服药不同分为4组,比较各组血浆Hcy水平;观察Hoehn-Yahr(H-Y)分期与血浆Hcy水平的关系;观察血浆Hcy水平与病程的关系;观察不同治疗组患者叶酸、维生素B_(12)含量。结果服多巴胺制剂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未服药组(P0.05);Hcy水平较高者H-Y分期较高(P0.05);病程较长的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P0.05);服多巴胺制剂组患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较未服药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多巴胺制剂可引起血浆Hcy水平升高,使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可能促进PD进展;血浆Hcy水平高者运动障碍分期较高,病程较长,即病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6.
张谨枫  江雪纯  袁磊  闻瑛  江雯涵  徐丹 《河北中医》2021,43(11):1840-1844
目的 观察头痛合剂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偏头痛风痰瘀阻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头痛合剂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头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止痛药使用频率、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并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71.9%(23/3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头痛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痛如针刺、胀痛跳痛、闷痛如裹、面色苍白、畏光畏声、胸膈满闷、心悸心烦、头晕昏沉、口苦口干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痛如针刺、胀痛跳痛、闷痛如裹、面色苍白、畏光畏声、恶心呕吐、胸膈满闷、头晕昏沉、夜寐欠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止痛药使用频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cy、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CRP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Hcy、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头痛合剂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风痰瘀阻证临床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Hcy含量,调控CRP等炎症相关指标,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