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驻戈壁沙漠地区军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分型及与消化性溃疡(PU)的关系。方法对400名驻戈壁沙漠地区部队官兵进行胃镜检查、H.pylori检测及分型。结果军人H.pylori阳性率为72.5%,其中Ⅰ型90例,Ⅱ型47例,中间型153例;入伍地点总体阳性率无差别;PU发生率为13.36%,PU的H.pylori感染率为86.49%,特别是Ⅰ型H.pylori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和其他胃病组;高学历者H.pylori阳性率较低。结论驻戈壁沙漠地区军人H.pylori感染率高于军人平均H.pylori感染率,PU的发生与Ⅰ型H.pylori感染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组疾病,包括食管内和食管外两类综合征[1]。本病典型的症状是烧心和反流,不典型的相关症状包括上腹痛、胸痛、嗳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等,此外,还可有食管外症状,如慢性咳嗽、咽喉炎、哮喘等;治疗上,除了改变生活习惯、手术治疗、内镜介入治疗,主要是应用PPI、H2RA、促动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中化湿汤联合四联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四联用药根除H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中化湿汤(黄芪30 g,党参15 g,苍术15 g,柴胡10g,升麻10 g,陈皮15 g,姜半夏15 g,茯苓30 g,木香15 g,白豆蔻15 g,炙甘草10 g,生姜10g,桑枝15 g,姜黄15 g,吴茱萸6 g,黄连3 g)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根除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P0.05)。结论:调中化湿汤联合四联用药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调中化湿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脾胃病科门诊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中化湿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2组疗效差异。[结果]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随访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用药物莫沙必利片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中化湿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焦虑、抑郁症状,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致死率高等特点。疾病早期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后期可向重症急性胰腺炎发展,损害长期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该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被完全阐述清楚。AP的产生和发展与多种信号通路的共同参与密不可分。其中,Toll样受体4(TLR4)作为一种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在AP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医药可以多靶点,多效应,多给药方式等特点调控TLR4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而有效干预AP的进展,已逐渐成为防治AP的新热潮。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防治AP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可通过调控TLR4信号通路,加强免疫抵抗和防御,抑制炎症反应而有效治疗AP,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对中医药调控TLR4信号通路治疗AP的全面综述。故文章就近年来关于中医药调控TLR4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阐述,以期为AP的治疗及进一步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驻戈壁沙漠地区军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分型及与消化性溃疡(PU)的关系。方法对400名驻戈壁沙漠地区部队官兵进行胃镜检查、H.pylori检测及分型。结果军人H.pylori阳性率为72.5%,其中Ⅰ型90例,Ⅱ型47例,中间型153例;入伍地点总体阳性率无差别;PU发生率为13.36%,PU的H.pylori感染率为86.49%,特别是Ⅰ型H.pylori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和其他胃病组;高学历者H.pylori阳性率较低。结论驻戈壁沙漠地区军人H.pylori感染率高于军人平均H.pylori感染率,PU的发生与Ⅰ型H.pylori感染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坎益离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大鼠模型任督二脉皮温及食道炎症的影响,从温度角度探讨补坎益离汤对GERD大鼠模型任督二脉经气、升降交会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进行比较,每组10只。采用贲门钢圈固定法制作GERD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予兰索拉唑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灌胃治疗;中药组予补坎益离汤灌胃治疗。应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4组大鼠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任督二脉皮温变化,采用光镜观察14天后4组大鼠食道中下段组织的鳞状上皮、粘膜固有层、上皮细胞层的变化,确定病理分级。结果 GERD大鼠模型任督二脉皮温低于正常组(P 0. 01);中药组、西药组治疗第7天、第14天后任督二脉温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 0. 01);中药组治疗14天后任督二脉皮温高于西药组(P 0. 01)并与正常组任督二脉皮温无明显差异(P 0. 05);中药组治愈食管炎能力与西药组相当(P 0. 05)。结论 GERD大鼠模型的任督二脉穴位皮温较正常组大鼠低;中药组与西药组皆可调节GERD大鼠模型任督二脉皮温,且中药组更强,但治愈食管炎能力与西药组相当;进一步推测补坎益离汤可能通过改善任督二脉经气,促进胃肠动力,减少酸反流,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 当前,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意见,这使得临床上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管理变得复杂,并且不同指南对于我国患者的适用性尚有待明确。目的 系统评价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指南,以期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American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ion(AGA)和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官网,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医脉通,检索时限均为2004年1月—2018年1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AGREE Ⅱ系统评价纳入指南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AGREE Ⅱ评估系统包括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严谨性、清晰性、应用性和编辑独立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研究者间一致性检验。结果 最终纳入5篇指南,发表时间跨度为2009—2016年。其中美国2篇,日本、中国和亚太地区各1篇。5篇指南AGREE Ⅱ评价平均得分依次为“范围和目的”88.33%、“清晰性”86.66%、“严谨性”72.08%、“参与人员”69.99%、“应用性”68.33%和“编辑独立性”20.00%,指南总体推荐级别均为B级。各指南推荐意见较为一致。结论 目前世界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指南质量一般,尤其在“编辑独立性”领域还需特别加强。我国尚未见独立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指南,仅有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且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循证指南,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进贲门钢圈置入固定术构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大鼠模型的方法,并探讨经食管介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用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经食管支架植入术:将钢圈固定于鞘管,从口腔经食管送钢圈于贲门处,然后用鱼线缝合固定。对照组采用食管气囊扩张术,气囊沿导丝插入食管内定位于胃食管交界处,给气囊充气维持10 min。术后对动物持续喂养观察及测量体质量,于4周后取得食管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病理检查结果示,模型组和对照组在术后食管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出现较明显的病理改变和炎症病变,以食管下段为主;模型组病理改变较对照组严重,但存活率较对照组低。结论经食管支架植入术可成功制作出具有RE的大鼠模型。该模型食管病变特征显著,手术难度较小,对大鼠创伤轻,表明该造模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7岁,因“咳嗽、咳痰、发热5天,意识丧失1天”入院。查体:T 40·3℃,P 100次/分,R 28次/分,BP 120/80mmHg,中度昏迷,左侧瞳孔直径2mm,右侧3mm,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听诊右肺可闻及湿啰音,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左侧正常。心脏和腹部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双侧肌力约IV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