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表达情况与炎性因子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发作期组(50例)和缓解期组(40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的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suPAR表达情况、炎症因子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沉]、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及菌群失调分级情况,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织中suPAR表达情况与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缓解期组和发作期组的suPAR表达情况、IL-6、CRP水平和血沉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中大肠杆菌的菌落数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患者的菌群失调率最高,为70.0%;对照组的菌群失调率对低,为5.2%;缓解期组患者的菌群失调率介于发作期组和对照组之间,为5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suPAR表达情况与大肠杆菌菌落数、IL-6、CRP水平和血沉呈正相关(r=0.631、0.517、0.509、0.524,P<0.05),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呈负相关(r=-0.381、-0.361,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中suPAR存在异常高表达,通过检测suPAR表达情况可为临床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和血管紧张素1-7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确定斑块中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的细胞类型。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动脉内膜损伤术后饲以高脂饲料4个月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取腹主动脉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和血管紧张素1-7蛋白在兔腹主动脉斑块中表达,大多数的巨噬细胞、部分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都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主要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阳性区域表达,分布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阳性细胞胞外。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和血管紧张素1-7都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及血管紧张素1-7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犬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其促进软组织修复的机制。方法杂种犬4只,体重:18kg~24kg,雌雄不限。随机选择每只犬的一侧后腿的大腿内侧分别制作两个直径为4cm×3cm椭圆形创面和长度为3cm的直线伤口,深及皮下筋膜层,再随机选择一个椭圆形创面和直线伤口为实验创面,用PRP凝胶覆盖创面,对照组创面任其渗血在创面凝固,两组都用3M愈肤膜覆盖损伤处。分别于术后7天、14天、21天、28天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对比两侧创伤愈合情况。结果术后7天,对照组创面少许肉芽组织生长,伤口周围有炎症反应;实验组创面清洁,有较多肉芽组织生长,伤口周围无明显炎症反应。术后7~28天,两组的椭圆形创面逐渐缩小,但实验组创面缩小明显并无明显瘢痕;实验直线伤口于术后14~21天完全愈合,无明显瘢痕,对照组可见到明显瘢痕。组织学观察:实验组创面愈合较快,至术后28天,形成比较成熟的皮肤组织,而对照组创面可见到较多瘢痕组织;实验组直线伤口术后14~21天即形成较成熟的皮肤组织,对照组直线形伤口于21~28天形成较成熟的皮肤组织,但瘢痕组织较多。结论 PRP能加快犬软组织损伤的愈合,并能减少瘢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实验包括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体外实验,首先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培养,然后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CE2转染对血管紧张素II刺激HUVEC产生的LOX-1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首先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将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ACE2组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组(EGFP组),每组10只。ACE2组经尾静脉注射ACE2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ACE2)(2.5×109 pfu/ml),EGFP组注射等量EGFP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EGFP)。注射一个月后处死动物,做腹主动脉的油红O及LOX-1表达的检测。结果:体内实验与体外实验均证实ACE2基因转染抑制了内皮细胞LOX-1的表达,体内实验中ACE2组斑块内脂质含量明显低于EGFP组水平。结论:ACE2通过抑制LOX-1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胃肠镜可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变化,是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普通胃肠镜检查是一种有创的技术操作,即使对清醒患者也常难以接受,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不适。无痛胃肠镜检查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虚证免疫紊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理中肾虚与免疫紊乱的关键及才者如何参与该病发病机制。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将38例女性ITP患者分为肾虚组和非虚组。肾虚组发为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测定3组的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肾虚组PAIgG明显高于非肾虚组,而T辅助淋巴细胞与T抑制淋巴细胞(TH/Ts)比值明显低于非肾虚组。肾阴虚组TH/Ts明显低于肾阳虚组,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纯中药升板灵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4例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4例,口服升板灵治疗;对照组100例,口服强的松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升板灵对ITP有明显提升血小板计数,降低毛细血管脆性,调整妇女月经及改善临床症状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结论升板灵是1种治疗ITP纯中药制剂,在治疗ITP临床应用中,较强的松疗效高,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多年来一直是消化领域研究的热点,CAG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是十分明确。我们从近10余年来临床观察,发现CAG患者大多数合并白细胞减少,且随着升白细胞治疗后病情的好转,CAG引致消化道症状也明显好转。因此为了探讨CAG和白细胞减少相关性,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川芎嗪与氨基胍联合治疗对新生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n0-STZ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出生当日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n0-STZ大鼠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治疗组及川芎嗪+氨基胍联合治疗组。第32周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NO浓度、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iNOS、caspase-3、Fas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以降低FPG及IRI,也可以降低肝组织NO浓度、iNOS活性及iNOS表达水平,改善肝功能,而联合治疗作用强于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相比,联合治疗在降低肝组织caspase-3、Fas蛋白表达方面作用较强,在增加Bcl-2蛋白表达方面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川芎嗪+氨基胍联合治疗和二甲双胍单独治疗都能抑制iNOS活性,降低iNOS、caspase-3及Fas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从而改善肝脏功能,但川芎嗪与氨基胍联合治疗保护肝功能的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雌二醇(E2)、睾酮(T)对体外培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简称ITP)患者骨髓巨核系组细胞(CFU--Meg)集落影响作用。方法:采用Messner甲基纤维素法体外CFU-Meg培养技术,随机将每一患者骨髓细胞培养皿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加E2组和加T组,观察比较3组CFU--Meg集落生成情况。结果:E1组CFU-Meg集落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T组则和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2有明显抑制ITP患者骨髓CFU--Meg集落生成作用,而T则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