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配方可吸收椎体内支撑器体内降解过程、降解速率和降解产物安全性。方法:80只新西兰兔,雌雄各半,2.5±0.3kg,随机分2组(6%β-TCP/PDLLA、PDLLA组),每组40只。臀大肌内植入支撑器,术后定期取材,评价不同配方支撑器的降解过程、速率及安全性。结果:(1)所有动物术后一般情况良好,试验周期内,肌肉紧密包裹材料,无感染、化脓、组织液化。(2)6%β-TCP/PDLLA材料降解过程中形态变化及质量损失平稳,与纯PDLLA材料比较有显著差异性(β<0.05)。结论:(1)2种材料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6%β-TCP/PDLLA材料降解过程较纯PDLLA材料平稳,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椎体重建可吸收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
门诊急性腰扭伤病人非常多见,病程急性而迁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约60%~80%的成人有患病史,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腰肌劳损、椎间盘病变、椎间关节病变、韧带病变等均可造成棘旁肌痉挛、微循环障碍等,患者易被引发急性腰扭伤,各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多点按压法与药物法治疗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的疼痛评分和腰椎活动度,探讨多点按压法的疗效。方法 160例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的门诊患者,年龄20~50岁,分为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各采用多点按压法与药物法治疗,对治疗前、治疗后1d、7d、14d的疼痛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进行t检验法统计学处理。结果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治疗后1、7、14d疼痛评分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治疗后1、7d腰椎活动度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d腰椎活动度比较,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点按压法治疗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较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减少药物用量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推荐理想的治疗方式。方法 174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收集患者信息和治疗后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相互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各治疗组患者年龄、骨密度值无统计学差异;微创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1);保守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伤椎再压缩率无统计学差异(=0.05);两组比较相邻椎体压缩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首推微创椎体成形术,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伤椎再压缩率和相邻椎体压缩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椎体CT测量、模型实验和临床实验,初步分析经椎弓根单侧操作,预弯弹性引导针达到椎体对侧的可行性。方法对110例正常腰段和胸腰段椎体(T_(10)-L_5)进行水平位CT测量,了解弹性引导针达到对侧需要的预弯弧度和弧形长度,模型操作成功后,对4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进行术中实际操作,透视观察,进行影像学资料收集及分析。结果腰段和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单侧椎弓根放置弹性引导针,需要弧度35°±5.6°,长度4 cm±1.1 cm,可以达到椎体对侧,完成单侧椎弓根穿刺后放置球囊到对侧的初始步骤。结论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放置预弯弹性引导针到椎体对侧是确实安全可行的。是《安全性单侧椎体成形系统研发》课题中的最重要步骤,手术所需要特定的扩张器械和球囊尚在进一步完善中。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上引发患者腰腿痛的常见病因,腰椎融合术是腰椎退行性疾病保守治疗无效后的常见手段.但脊椎融合术对患者创伤大,且易致融合节段畸形、疼痛、螺钉断裂、再手术率高、加速邻近节段退变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研究者们去探寻其他的治疗手段,非融合动态固定系统是大家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替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并发症,分析其发生原因。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12月采用PKP治疗167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98个椎体,随访3-51个月,平均26.9个月,总结分析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原因。结果 8例患者(4.8%)8个椎体(4.0%)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作特殊处理。2例(1%)推杆内残留骨水泥导致椎弓根拖尾,行微创或开放手术取出骨水泥;3例(1.8%)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邻椎骨折,再次行PKP术;27例患者(16.2%)术后残留下腰痛,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引起PKP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严重、椎体皮质不完整、医者技术不熟练、骨水泥注入时机与注入量不当等。因此,必须严格按流程进行手术操作,熟练掌握相关适应证及禁忌证,把握好骨水泥的注入时机与注入量等,才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评价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20例.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创口愈合良好,无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按Mazur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16例,良3例,可1例.统计学采用百分率的可信区间,双侧95%可信区间,(75%,1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9.
肱骨远端C型骨折属关节内骨折,非手术治疗不能恢复关节解剖形态和关节面平整,外固定时间较长,不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导致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髁间骨折。尽管早期的临床研究发现仍存在肘关节僵硬、异位骨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但通过重建关节面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种材料(6%β-TCP/PDLLA,12%β-TCP/PDLLA,纯PDLLA)的可吸收椎体内支撑器(CASP)植入体内的组织相容性及影像学变化,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的基础。方法选择60只新西兰大白兔,用三种材料制成CASP分别植入臀大肌内。术后4、8、12、16及24周取出材料,行肉眼观察、组织切片,HE染色。术后4周、8周、12周、24周各时间点摄X线片。结果三种可吸收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对组织无不良反应;组织学观察结果基本符合正常骨愈合过程,X线显示随时间推移(6%β-TCP/PDLLA,12%β-TCP/PDLLA)出现明显降解,其降解过程与骨折的愈合过程基本符合。结论三种不同配方的可吸收椎体内支撑器中6%TCP/PDLLA复合材料的组织相容性优于其余两组,12%TCP/PDLLA降解速度快于其余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