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静  汤逊 《大家健康》2013,(5):58-59
目的采用后路内固定术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采用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实施后路内固定治疗,并对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Cobb’s角等进行观察,防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术后Cobb’s角、椎管占位率较之术前有显著的改变,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正常高度较之术前明显要高,其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内固定术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疗效,且临床应用中具有安全可靠性,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及早恢复,避免了畸形等后遗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经由Fole和Smith于1997年首次报道以来,它是利用一套特殊设计的设备,通过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即神经根、上关节突及椎体上缘之间的区域),摘除突出的椎问盘组织,以达到马尾神经和神经松解、减压的方法,为微创可视化手术。我国自1999年引进该技术后,已有数百家医院开展这一技术,其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其满意的疗效已为广大脊柱外科医师所认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板切除全椎管减压、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2013年10月,本院采用经后路半椎板切除全椎管减压、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患者32例。[结果]术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术后VAS、ESR、CRP及Cobb’s角改善明显,JOA优良率为90.6%;ODI优良率为93.7%;术后1年X线片示融合率为90.6%。[结论]采用后路半椎板切除全椎管减压、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腰椎棘突问动态稳定装置(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第二代Wallis系统治疗3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中期疗效。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计算JOA改善率评估手术疗效;通过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盘平均高度及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病变相邻节段椎体问活动范围的变化,评价腰椎稳定性的变化。结果31例患者经26~38个月随访,VAS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P〉0.05);JOA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有显著上升(P〈0.05),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P〉0.05)。DH值及ROM值末次随访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Wallis系统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能缓解症状、延缓置入节段高度丢失和维持椎间稳定。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治疗17例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男5例,女12例,年龄9~40岁,平均23.6岁。病程16~122个月,平均37.5个月,其中2例病例既往有经肋横突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手术史。病灶累及1~2个椎体8例,≥3个椎体9例。后凸畸形顶椎位于胸椎(T5~T10)5例,胸腰段(T11~L1)10例,腰椎2例。术前Cobb角60°~90°者13例,>90°者4例,最大为102°,平均81.3°±12.8°。所有患者均可见驼背畸形,无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患者后凸Cobb角,并评估神经功能ASIA分级。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30~450min,平均364min;术中出血量1600~2500ml,平均2218ml;术中输血1000~2000ml,平均1863ml。术中2例患者出现胸膜破裂,及时予以修补,经观察未发现气胸或血气胸。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内固定未见松动,未见神经功能加重者。术后Cobb角矫正至10°~28°,平均17.3°±3.6°,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后凸畸形矫正率平均为(68.7±6.5)%;术后随访13~34个月,平均18.7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10°~32°,平均20.6°±3.9°,较术后平均丢失3.3°(P>0.05),但与术前相比仍有明显改善(P<0.01);植骨融合时间5~9个月,平均6.5个月;术前神经功能为D级的5例患者,4例恢复到E级,另1例仍为D级,但后凸畸形及局部疼痛已明显好转。结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形手术。  相似文献   
6.
背景: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但脆性大限制了其在承载部位骨替换中的应用.目的: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分别以英文检索词"nano-hydroxyapatite(nano-HA),composites";中文检索词"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检索库(CNKI)及PubMed数据库1995-01/2010-10 有关文章,纳入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3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中复合成分得以不断优化,能比较好的模仿天然骨和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特点,证明了其优越性,但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备方法,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生物高分子界面的结合,使复合材料的力学、加工性能和生物性能达到最佳契合点,从而达到临床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效果,并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分析26例单独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联合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初期随访结果,记录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10分法)、下腰痛日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配方可吸收椎体内支撑器体内降解过程、降解速率和降解产物安全性。方法:80只新西兰兔,雌雄各半,2.5±0.3kg,随机分2组(6%β-TCP/PDLLA、PDLLA组),每组40只。臀大肌内植入支撑器,术后定期取材,评价不同配方支撑器的降解过程、速率及安全性。结果:(1)所有动物术后一般情况良好,试验周期内,肌肉紧密包裹材料,无感染、化脓、组织液化。(2)6%β-TCP/PDLLA材料降解过程中形态变化及质量损失平稳,与纯PDLLA材料比较有显著差异性(β<0.05)。结论:(1)2种材料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6%β-TCP/PDLLA材料降解过程较纯PDLLA材料平稳,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椎体重建可吸收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我国是结核病负担第二高的国家,我国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130万[1]。其中耐多药结核病例11.2万例约占全球结核病数20%[2]。耐多药结核病(multiple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3]。MTB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形成原因的多样化,治疗效果差,传染性强的特点向全球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施加了巨大的压  相似文献   
10.
王勇  汤逊 《现代保健》2012,(3):162-163
目的报告1例钛合金过敏反应致Cage移位的患者。方法报告1例行“经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脊柱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植骨术”的高敏体质患者。结果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Cage向后移位。结论钛合金生物相容性较好,但仍然有导致过敏反应的可能,引起内固定物松动或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