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8例多原发癌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MF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8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PC的发病率为5.2%,其中双重癌2.68%,三重癌0.39%,四重癌0.13%。男性15例,女性23例,男女比例为1:15。两癌发病间隔时间6个月以内者8例,6个月~5年者21例,5年以上者9例。15例男性MPC中,消化呼吸系统内不同脏器或二个系统脏器组合总例数为12例。25例女性MPC患者中,12例为双乳腺癌,女性生殖器官不同脏器间组合5例。76.3%(29例)经外科手术切除治疗,3年生存率为54.2%,5年生存率为25.9%。结论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延长生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NER) X PA基因启动子A357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多态性变化与膀胱癌的相关性,以期为膀胱癌的防治提供潜在的分子靶点。方法选择2003年2月到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98例,另取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 SNP 位点多态性检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Taqman 分析。结果对照组 A /A 、A /G 和 G/G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6.7%、35.0%和38.3%,膀胱癌患者中 A /A 、A /G 和 G/G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3.4%、28.6%和48.0%,两组 G/G 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A /A 和 A /G 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X PA 基因启动子 A357G SNP 位点 G/G 基因型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 PA 基因启动子 A357G SNP 位点 G/G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密切相关,对膀胱癌的早期筛查、肿瘤分级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瘢痕疙瘩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形成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查明,本文就其在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再手术治疗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患者50例,均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包括原吻合口切除后再吻合23例,残胃切除后食道空肠吻合15例,十二指肠溃疡血管缝扎后残端造瘘7例,十二指肠溃疡腔外置后残端造瘘5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分析患者再次手术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再次手术后出血均停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1例,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00%,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1例患者死于癌细胞广泛转移,1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死亡率为4.00%;其余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再次出血现象。结论再次手术是治疗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穴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联合益气活血中药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缺血后肢骨骼肌中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80只SD大鼠1∶7随机分为2组:正常假手术组10只,其余70只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0.0 mg/kg)制成DM大鼠模型,再等比例随机分为7组,即DM假手术组、DM缺血组、益气活血中药组、局部注射BMSCs组、局部注射BMSCs+中药组、穴位注射BMSCs组、穴位注射BMSCs+中药组,每组10只。应用RT-PCR法检测大鼠后肢骨骼肌中VEGF、b FGF 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注射BMSCs+中药组术侧VEGF mRNA表达量较DM假手术组升高(P0.05);DM假手术组、局部注射组、穴位注射组术侧b FGF mRNA表达量较健侧升高(P0.05);局部注射+中药组、穴位注射+中药组术侧b FGF mRNA表达量较正常血糖假手术组、DM假手术组、DM缺血组升高(P0.05);穴位注射+中药组健侧b FGF mRNA表达量较正常血糖假手术组、DM假手术组、DM缺血组、中药组、局部注射组升高(P0.05)。结论:穴位注射BMSCs结合益气活血中药可明显促进血管生成因子VEGF、b FGF的表达,益气活血中药可能促进穴位注射BMSCs的成活率从而提高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 F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落加局部电凝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落加局电凝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抽剥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效果尤为明显,P0.05。结论 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落加局部电凝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收集资料,诊治的经验教训总结提高我们尽早抢救胰腺外伤的生命。方法:自1990年-2002年共收治胰腺外伤6例,全部经剖腹手术证实。结果:胰腺外伤6例,手术确诊。男性5例。女性1例,死亡1例(16.7%)治愈5例(83.3%)。结论:凡是剖腹探查的伤者都要探查胰腺,抓住胰腺器官特有的特点尽早诊治,以免误诊,术中术后都要注意引流管和管道通畅,以防治胰瘘,术后高静脉营养和抑制胰液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治疗此疾病参考使用.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42例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始息性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治疗成功出院,实验组并发症发生Ⅰ例,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47例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33例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可得,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率要比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患者低,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呕吐物,而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呕血。结论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诊治中并不少见,尤其是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肝硬化患者更易发生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上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并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叶永生 《当代医学》2013,(14):75-7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切除(TLH)、开腹全子宫切除(TAH)、阴式子宫切除(TVH)3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8例采用3种术式切除子宫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比较:TAH组比TVH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VH比TLH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TAH组出血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LH比TVH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TAH组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体温比较:TAH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TAH组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种术式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患者本身的具体情况而定,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术者的技术水平,最后综合选择适宜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