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全身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丢失、骨微结构退化,最终导致骨骼的脆性升高,骨折风险增高。目前中国老龄化人数逐步增加,已经步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及其导致的脆性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在骨免疫学这一概念出现之前,由于免疫细胞在骨髓中形成,所以皆认为骨骼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但是免疫系统对骨骼的调控功能尚不是很清楚。2000年,Arron在Nature杂志上提出“骨免疫学”这一概念,并指出骨骼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调控作用。自此之后,骨免疫学逐渐成为代谢性骨关节疾病的研究热点。骨免疫学在骨重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是阐明免疫系统、骨骼,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复杂的互相调控机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OPG/RANK/RANKL信号系统、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骨免疫学为抗骨质疏松新型药物的研发奠定了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作用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与上报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2016年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2014年临床药师干预ADR上报为时间界限,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我院ADR报告总数,新的、严重的 ADR报告数与比例,新的ADR判定错误比例;以及ADR上报来源变化。结果:干预后,ADR报告数,严重ADR报告数及其比例,以及新的ADR的报告数及其比例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新的ADR判定错误比例则较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药师上报ADR比例较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ADR 监测报告,使我院ADR监测报告数量及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角固定法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优势,并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方法对自2010-07—2013-07收治的11例髌骨骨软骨骨折行PDSⅡ三角固定法,膝关节功能评估依据Lysholm评分和Tegner运动评级。结果患者均骨性愈合,无髌骨习惯性脱位,膝关节活动度正常。Lysholm评分术前为(41.3±5.35)分,术后为(79.21±5.33)分。Tegner分级术前为0~3级(1.33±0.81)。术后为3~7级(4.21±1.12)。术后Lysholm评分和Tegner运动评级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PDSⅡ三角固定法操作简便,加压均匀,骨块不易旋转、碎裂,是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第三间隙积液(third space fluid,TSF)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腹腔积液等。TSF是影响抗肿瘤药物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的潜在因素。药物可经体循环分布于TSF,对TSF产生治疗作用;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减少,或可降低全身抗肿瘤疗效;若在TSF中蓄积则可能引发毒性反应。本文综述抗肿瘤药物在恶性肿瘤伴TSF患者中的PK研究进展,总结药物在血液和TSF中的PK特征,以期为患者安全、有效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雌二醇氮芥/多西他赛/泼尼松(Estramustine/Prednisone/Docetaxel,E/D/P)联合治疗多西他赛/泼尼松(Prednisone/Docetaxel,D/P)失败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40例D/P治疗失败的mCRPC患者接受了E/D/P联合治疗方案。将血清PSA水平降低50%作为主要终点。并对其化疗毒性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了185个周期的E/D/P治疗。40例均符合安全性评价,35例符合疗效评价。总中位无生化进展生存期为17.1周,中位总生存期为85.7周,62.8%(22/35)的患者有治疗应答,E/D/P应答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E/D/P无应答者(104.6周vs.65.1周)。尽管在15%的患者中有3~4级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这种联合治疗方案总体上是可以耐受的。结论:回顾性资料表明,雌二醇氮芥能有效逆转多西他赛的耐药性,延长生存期。E/D/P联合治疗D/P失败后的mCRPC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且毒性可接受。  相似文献   
7.
对196例腕舟状骨骨不连患者采用桡骨茎突部分切除后,修凿成带筋膜蒂骨瓣植骨加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采用Kaulesar Sukul腕舟状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放射科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价,认为本方法是治疗腕舟状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尺骨鹰嘴截骨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对27例AO分型为"C"型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切口一期愈合.随访6~33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或者断裂等并发症.按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分,优7例,良14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达85.2%.结论: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手术方法安全可靠,固定牢靠;术后经过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终末期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髋臼解剖形态特征,探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中各型髋臼缺损发生的特点和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2年9月60例72髋成人DDH终末期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HR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髋臼解剖形态特征;并以髋臼中心为同心圆,Harris窝底为深度磨削髋臼塑形后,观察髋臼缺损的特点。根据缺损大小和对髋臼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影响分别行不植骨、骨泥植骨和结构性植骨治疗。结果72髋中,20髋呈浅杯状,其中CroweI型14例、CroweⅡ型4例、CroweⅣ型2例,髋臼缺损〈10%者15髋、10%~30%者5髋;22髋呈浅盘状,其中CmweI型2例、CmweⅡ型16例、CroweⅢ型4例,髋臼缺损〈10%者2髋、10%-30%者16髋、〉30%者4髋;20髋呈贝壳状,其中CroweⅡ型5例、CroweⅢ型17例,髋臼缺损〈10%者1髋、10%-30%者5髋、〉30%者14髋;10髋呈三角状,均为CroweⅣ型,髋臼缺损〈10%者8髋、10%~50%者2髋。髋臼缺损〈10%者,髋臼假体稳定,未植骨;10%-30%者,髋臼假体较稳定,骨泥植骨;〉30%者髋臼假体不稳定,行结构性植骨后假体稳定。结论成人DDH终末期骨性关节炎的髋臼具有浅杯状、浅盘状、贝壳状和三角状4种解剖形态,这些异常解剖形态的发生除与先天性发育缺陷和后天长期的异常力学环境有关,还与股骨头脱位程度有关;在人工THR中,应根据不同形态髋臼缺损发生的特点和对髋臼假体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髋臼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系统骨量、骨强度及骨微结构损害为特征常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疾病,是绝经后妇女常见且严重的情况。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取决于骨材料数量、质量及其空间结构,主要受骨皮质、骨松质和骨胶原蛋白的影响。当骨质疏松症发生时,骨皮质、骨松质和骨胶原蛋白均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导致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重点对骨质疏松时骨皮质、骨小梁和胶原蛋白的变化加以概述,以全面认识骨生物力学特性在骨质疏松症中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