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如何安全、有效、靶向地开放血脑屏障,促进神经活性物质进入脑内发挥效应,是目前神经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聚焦超声联合微气泡是一种新颖而独特的开放血脑屏障的方法。文章就聚焦超声联合微气泡靶向开放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中部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2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矢状窦中部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21例为A组,选择1996年1月~2012年1月应用常规手术治疗的矢状窦中部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15例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区出血率、症状改善率、肿瘤切除情况、癫痫控制、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为(800±220)mL,肿瘤全切除率为66.7%,症状改善率为80.0%,术区再出血率为20.0%。A组术中出血量为(400±150)mL,肿瘤全切除率为88.0%,症状改善率为92.0%,术区出血率为8.0%。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A组术后术区再出血率明显低于B组,A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上述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全切率达92.0%,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前有癫痫11例,7例患者癫痫消失,4例患者抗癫痫用药量减少,无术后新发生癫痫患者。B组术前有癫痫9例,3例患者癫痫消失,2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其余4例需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中部窦镰旁脑膜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操作简单,其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血肿形成,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临床症状,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颅手术,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处理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早老素基因1(APP/PS1)转基因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APP/PS1转基因小鼠分成模型组和实验组,将同窝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6只。实验组给予二甲双胍350 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标准饮用水,连续4个月。用水迷宫实验检测3组小鼠逃生时间,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β淀粉蛋白前体蛋白(APP)、APPβ位点剪切酶1(BACE1)、β羧基末端片段(β-CTF)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β-淀粉样蛋白(Aβ40)和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脑切片荧光染色检测老年斑数量,高尔基染色检测树突棘密度。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于水迷宫实验第6天的逃生时间分别为(30.08±4.26),(54.71±6.58)和(34.56±3.27)s;这3组间树突棘密度分别为(1.68±0.17),(1.05±0.17)和(1.60±0.21)cell·μm-1。模型组和实验组的BAC...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加尿激酶和自体血清对亚急性硬膜下、硬膜外及慢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对不开颅手术的亚急性硬膜下、硬膜外和慢性硬膜外血肿行局麻或局麻加基础麻醉行锥颅钻孔或钻孔引流,硬膜下血肿术后加尿激酶2万~3万U和自体血清4-6ml,硬膜外血肿术后即用尿激酶4万~6万U加白体血清5ml。结果:本组86例均痊愈出院,出院时CT检查血肿完全消失72例,残留少量薄层血肿1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微创手术加尿激酶和自体血清对不开颅手术的亚急性硬膜下、硬膜外及慢性硬膜外血肿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带蒂骨膜瓣经额修补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13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术前漏口定位手段、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 13例患者术后鼻漏即刻停止10例,3例患者术后脑脊液鼻漏明显减少;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未出现鼻漏,无术后感染。结论带蒂骨膜瓣柔韧性强,存活率高,来源丰富,用于修补脑脊液鼻漏临床效果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管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对脑损伤、颅内手术后出现的腰、臀、骶尾、腿疼痛的效果。方法:对脑损伤、颅内手术后出现腰、臀、骶尾、腿痛而颅内压不高或颅内压偏高,无脑脊液鼻漏、耳漏、颅内硬脑膜下无引流管的患者,做L4-5或L5~S1椎间隙穿刺,引流出血性脑脊液。每日穿刺放血性脑脊液1次,多次穿刺引流出血性脑脊液直至脑脊液基本清亮为止。结果:本组268例,经过多次腰椎管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腰、臀、骶尾、腿痛全部消失。8例出现低颅压反应,经卧床休息,输生理盐水1000~2000ml/d,2~5d后低颅压反应消失。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颅脑外伤、颅内手术后近期15d内出现的腰臀、骶尾及腿痛,主要是由血性脑脊液沉积于腰椎管内对腰、骶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产生的刺激而引起: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比较颈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进行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双开组和单开组。双开组采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方式,而单开组采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单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双开组;但单开组出血量较双开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单开组优于双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更优,在临床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0例,随访1~3年后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患者预后满意30例,症状改善者40例,良好者10例,有10例较差,手术总有效率为88.9%。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部位、难治程度分型、手术治疗方式、病程和每日发作频率等有显著的相关性。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对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部位、病程、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每日发作频率为影响难治性癫痫患者治疗的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目前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较好,但手术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