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李平  王芳  陈军良 《新中医》2021,53(2):143-146
目的:观察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中药贴敷和音乐疗法干预精神疾病伴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2组均服用右佐匹克隆片,并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加用耳穴压豆、吴茱萸粉贴敷涌泉穴和音乐疗法。2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治疗6周后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总分及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总分,出院时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PSQI总分、ISI总分及FSS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中药贴敷和音乐疗法干预精神疾病伴发睡眠障碍患者,可进一步减轻失眠与疲劳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正>本研究以奥氮平为对照,选取未经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予阿立哌唑治疗,探讨阿立哌唑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均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精神科就诊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③年龄18~40岁;④PANSS评分≥60分。排除标准:①目前患有ICD-10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丙戊酸镁缓释片辅助治疗伴有兴奋、激越等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伴有兴奋激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57例))和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组(63例),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大体评定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为主评估不良反应。结果:1周后两组间PANSS(G分、S分、T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6周后联用组总有效率为94.74%,单用组为87.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能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激越等症状,起效迅速、安全。  相似文献   
4.
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之一,近年来的研究不断证实这一临床事实.多数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早期和急性期抑郁发生率高,约为50%~70%[1].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是否有必要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现有的研究存在争议[2].部分研究表明,合用抗抑郁药对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抗抑郁药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症状疗效不明[4].就此,本文作者应用舍曲林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进行了进一步的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术后2周,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未给予心理干预,并于术后2周、3、6个月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和HAMD减分率.结果 研究组42例,对照组46例,干预前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1.90%(26例)和58.70%(2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抑郁发生率下降到16.67%(7例),对照组下降到52.17%(24例),研究组发生抑郁的风险仅为对照组的0.183(95% CI:0.068~0.497,P<0.01).两组患者6个月后HAMD分均下降,但研究组HAMD分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中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对乳腺癌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在临床较为普遍,文献报道精神分裂症所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0%~80%[1-3],研究工具多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绍兴市区中学生生命早期应激及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绍兴市区6所中学的518例初中生和468例高中生以生命早期应激问卷(ELSQ)调查生命早期应激发生情况;根据有无生命早期应激及其数量,共分成6组:初中生高应激组(应激数量≥3个,75例)、低应激组(应激数量1~2个,279例)、对照组(无应激,164例)和高中生高应激组(应激数量≥3个,92例)、低应激组(应激数量1~2个,260例)、对照组(无应激,116例),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定各组的情绪障碍情况。结果绍兴市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等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6.73%和31.54%,初中生的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的焦虑症状发生率高于初中生;绍兴中学生生命早期应激发生率为71.60%,以家庭暴力、遭受欺凌、与父母分离及家庭冲突发生率最高;初中生经历自己患重大疾病、遭受欺凌、情感虐待或忽视、家庭暴力、家庭灾祸等应激事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而高中生在经历家庭冲突、与父母分离、家庭暴力、遭受欺凌、亲人死亡、情感虐待或忽视及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等应激事件时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生命早期应激与中学生情绪障碍的发生有相关性,特别是抑郁情绪与ELS数量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达2/3以上的青少年存在生命早期应激,生命早期应激与中学生焦虑、抑郁密切相关,生命早期应激可能是导致中学生出现情绪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针刺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和单纯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后多导睡眠图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抑郁症患者120例,分成艾司西酞普兰单纯药物组60例和针刺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药物组60例,研究患者治疗前后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包括睡眠进程、睡眠结构、REM睡眠各项指标。结果:针刺联合药物组较单纯药物组睡眠进程指标、睡眠结构和REM睡眠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联合药物组较单纯药物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结论:针刺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抗抑郁中西医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7月60例抑郁症患者,入组第2天开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片抗抑郁治疗:每天早餐后服用1次,10 mg·d-1;2周后统一加量至20 mg·d-1。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PSG相关指标包括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表达水平。结果 各病例治疗后睡眠潜伏期及其觉醒时间变短、觉醒次数变少、睡眠效率提高,觉睡比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各病例的总睡眠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结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S1、S2百分比降低(P<0.05),SWS百分比升高(P<0.05);而REM百分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EM睡眠指标与治疗前比较,REM睡眠时间增加、REM睡眠潜伏期降低、REM活动度缩短、REM强度变弱、REM密度减小、REM睡眠出现次数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病例治疗后BDNF平均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经过艾司西酞普兰片抗抑郁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且BDNF平均表达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对150例应用催眠药疗效不佳的患者进行小剂量喹硫平替换治疗,采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价治疗失眠的疗效.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1周末,SDRS各项目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2周末,SDRS各项目评分较治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