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1例难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在胰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结束2个月后出现腹腔转移,后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奥沙利铂化疗联合腹膜后淋巴结区域局部放疗,治疗期间病情再次进展,腹腔一病灶再次增大,遂予该腹腔转移病灶原位疫苗模式治疗。局部大剂量分割免疫增敏放疗+OK432瘤内注射+抗PD-1单抗静脉治疗后,血清CA125持续下降至正常范围。治疗1周期后,转移病灶穿刺病理显示大面积坏死;治疗3周期后,复查CT显示腹腔转移病灶消失,客观疗效评价达CR;无进展生存时间已达16个月。该治疗模式为晚期难治性胰腺癌及其他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肠炎是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腹盆腔放疗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治疗较为棘手,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放射性肠炎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包括:辨证论治、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和胃癌个体化疗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和胃癌是我国常见的肿瘤,由于我国大多数大肠癌和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因此,化疗作为全身性内科治疗手段成为患者的主要选择.目前肿瘤的"标准化疗"仍然是以大样本统计学结果为基础选择化疗药物的治疗.由于肿瘤本身以及个体之间异质性的存在,同一部位的肿瘤对"标准化疗"的敏感性和毒副作用差异很大.以药物基因组学及药物遗传学为基础的"个体化疗"受到广泛关注,并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论述大肠癌和胃癌领域"个体化疗"的研究进展,初步探索各种有药物相关基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性别图式在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体注意偏好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从山东某高校抽取88名大学生,根据Bem性别角色量表筛选出性别图式化个体43人,非图式化个体34人,对比两组被试在点探测注意搜索任务中对性别刻板一致信息和不一致信息的注意偏好.结果:与性别刻板不一致信息相比,性别图式化个体更倾向于注意性别刻板一致信息;非图式化个体对性别刻板一致信息和不一致信息的注意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性别图式化个体对性别刻板有关信息的注意偏好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而非图式化个体对性别刻板有关信息的注意偏好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即性别图式在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体注意偏好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 ransferase,MGMT)是修复烷化剂对DNA损伤的关键酶,同时也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p53蛋白是p53抑癌基因的蛋白产物,其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探讨了MGMT蛋白在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以及MGMT蛋白与p53蛋白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8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标本中MGMT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联合分析MGMT蛋白表达和临床检测指标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进展期胃癌组织中MGMT蛋白的阳性率为76.58%(121/158)。MGMT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的肿瘤部位及大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神经是否侵犯、脉管是否存在癌栓均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GMT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2534,P=0.0023。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MGMT(相对危险度:1.339,P=0.1363)和p53(相对危险度:1.174,P=0.4082)不能作为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指标。MGMT(+)、p53(-)组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MGMT(+)、p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MGMT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要显著高于p53(+)、MGMT高表达组(P<0.05)。结论 MGMT蛋白的表达缺失及p53蛋白的表达增强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展过程,联合分析MGMT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MGMT蛋白低表达相较高表达时的总生存期略长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弗式不完全佐剂诱导小鼠腹腔淋巴管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20只C57BL/6小鼠中的16只按照小鼠体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d1、d15(实验Ⅰ组)和d1、d8、d15(实验Ⅱ组)模式每次腹腔注射弗氏不完全佐剂与PBS以1:1体积比配制的乳悬液0.2ml。首次注射后约3个月,脱颈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腹腔内诱导形成的白色肿瘤样组织的生长部位,用游标卡尺记录大小,随后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通过免疫组化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来进一步证实为淋巴管瘤。另外4只小鼠分别作为两组的对照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按照与实验组对应的注射模式腹腔注射0.2 ml PBS缓冲液。结果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小鼠腹腔内成瘤率均为100%。实验Ⅰ组每只小鼠腹腔成瘤总体积(227.82±124.87)mm3,明显小于实验Ⅱ组的(365.38±78.74)mm3(P<0.05)。实验Ⅰ组、实验Ⅱ组的肿瘤样组织均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均强阳性的表达LYVE-1,证实为淋巴管瘤。对照Ⅰ组、对照Ⅱ组4只小鼠腹腔均未见任何新生物生成。结论利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弗氏不完全佐剂,以d1、d8、d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现代物流系统在我院一体化住院药房/PIVAS的应用成效与管理措施。方法:介绍我院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和气动物流系统的运作模式,并结合一体化药房实际使用情况不断进行优化,以适应工作需要。结果:现代物流系统在一体化住院药房/PIVAS运作良好,可以根据药品性质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住院药房/PIVAS均以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作为首选的运输工具,气动物流系统为辅助方式。结论:现代物流系统能保障药品及时发放,具有可溯源性,可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是未来医院物流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院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临床实际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8年1-7月我院NICU的新生儿肠外营养处方共320份,患儿共52例,其中早产儿38例,足月儿14例。对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的成分进行分析,统计患儿的住院时间、使用TPN的时间、患儿摄入的液体量、热卡量、血糖、肝功能等,并结合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评价三种固定组套处方的合理性。结果:三种固定组套处方在临床应用中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糖速、热氮比、电解质浓度均在合理范围内,但52例患儿中存在3例前期液体量摄入过多,320份处方中存在114份热卡摄入不足,早产儿组套处方中缺少电解质钠和镁,足月儿组套中缺少电解质镁等。结论:我院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基本满足大多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但肠外营养处方存在热卡和蛋白质摄入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小剂量抗D免疫球蛋白供肌肉注射的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MIg)治疗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其中2例男性,3例女性。4例曾接受抗D、强的松、长春新碱、硫唑嘌呤治疗。4例Rh阳性,1例Rh阴性,血清IgG值均正常。所有病例静脉内滴注IMIg单次量2g加入0.15M盐水250ml于3小时内滴入或单次量抗DIg12500IU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在转移瘤姑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45例转移瘤患者采取SIB-IMRT,大体肿瘤靶区(GTV)处方剂量2.0~5.0 Gy/次,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1.8~3.0 Gy/次,共治疗10 ~28次.并制定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作为比较.放疗结束后1个月及以后每3个月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除1例患者因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肝脓肿未能完成治疗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19例患者同步静脉或口服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及分级:38.64% (17/44)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Ⅰ~Ⅱ级消化道或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82% (25/44),仅3例患者(6.82%)出现Ⅲ级骨髓抑制,无Ⅲ级及以上的胃肠道反应和任何Ⅳ级不良反应发生.放疗计划评估:SIB-IMRT与3D-CRT计划GTV平均受量分别为(5556.1±925.6) cGy和(4491.5±881.4)cGy,提高了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492,P=0.000).危及器官的比较:共评估了包括肺、小肠、脊髓、肾脏、肝脏等167个危及器官,其中有72个危及器官的受量SIB-IMRT较3D-CRT减小,减小0.50%~77.43%,平均19.71%;95个危及器官的受量增加,增加0.59%~86.71%,平均18.13%;总平均为增加0.86%.因此,SIB-IMRT计划可以接受.临床疗效评估: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5 ~ 26个月),失访2例,照射野内无复发生存率为95.23%(40/42).结论 采用SIB-IMRT可显著提高肿瘤区的照射剂量,正常组织受量有增有减,增加的幅度较小,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