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栓塞(PTE)诊断的线索。方法回顾分析20例PTE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在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1PT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表现和体征是疑诊的重要线索。2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双下肢深静脉彩超、D2聚体检测、螺旋CT检查能够为诊断提供线索。结论提高PET早期诊断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药方案不同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平稳性的影响。方法 对500例2级以上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平行对照设计随机分为三组:A组,共165例,男90例,女75例,于7时服坎地沙坦酯片8mg及非洛地平缓释片5mg;B组,共167例,男95例,女72例, 于7时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 ,19时服坎地沙坦酯片8mg;C组,共168例,男96例,女72例, 于7时服坎地沙坦酯片8mg ,19时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患者服药期间进行诊室血压测定,于服药前2周及服药后2周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服药2周后,三组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动脉血压及夜间平均动脉血压的下降值,B组大于A组(P〈0.01),C组大于A组(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4h的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的平滑指数,组间比较B组大于A组(P〈0.01),C组大于A组(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舒张压平滑指数B、C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坎地沙坦酯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效果良好,早晚分次服药较两种药物顿服更能使24 h血压下降平稳、改善血压昼夜节律,且降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普罗帕酮作对照,随机对照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00例均为我院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1],室性早搏Lown分级2~4A级,自愿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慢性肺源性心肝病(CPHD)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漏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漏误诊的15例CPHD合并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胸闷为常见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CPHD常见于老年人,且不同程度地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故常有两病共存。  相似文献   
5.
纳络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 ,近几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本文对常规治疗同时应用纳络酮治疗的5 6例与常规治疗的 5 0例酒精中毒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2~ 1998年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 6例 ,1994年以前收治的 5 0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以后收治的 5 6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纳络酮治疗为治疗组 ,治疗组年龄 16~ 48岁 ,平均年龄 2 5岁 ,男女比例 3 6∶1,饮白酒量 30 0~ 70 0ml,其中表现兴奋期 2 6人 ,共济失调期17人 ,昏睡、昏迷期 13人 ;对照组年龄 15~ 49岁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服药方案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对90例2级以上非勺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A组(30例)每天7:00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和坎地沙坦酯片8mg;B组(30例)每天7:00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7:00服坎地沙坦酯片8 mg;C组(30例)每天7:00服坎地沙坦酯片8 mg,17:00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患者均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平均血压及血压晨峰等指标。结果服药2周后,各组夜间时段及24 h的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血压的下降值,组间比较,A组0.05)。血压晨峰下降值A组0.05)。结论联合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坎地沙坦酯片治疗2级以上非勺型高血压效果显著,早晚分次服药使非勺型血压24 h下降更平稳,更有效地控制血压晨峰。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对诊断的意义,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发作时间在心梗后2~7d。胸片以及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明确诊断。梗死后综合征预后良好,未增加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 (AMI)典型者诊断不难 ,不典型者易误诊漏诊 ,常延误治疗。为吸取教训 ,现将我们遇到的 12例不典型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为本院 1995年 9月~ 2 0 0 1年 5月住院及急诊病人。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3 3~ 84岁 ,平均64岁。其中 2例有高血压病史 ,2例有糖尿病病史 ,1例有慢性胃炎史。发病诱因 :酒后 2例 ,其余安静时发病。1.2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气憋、低热 1例 ,休克 3例 ,头晕、四肢无力 2例 ,短暂性肢体瘫痪、神志不清 1例。上腹痛、恶心、呕吐 5例。1.3 误诊情况及确诊方法 :误诊大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在斑块稳定性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MI患者56例,按发病前是否因心绞痛、血脂异常服用过辛伐他汀分为治疗组25例,服用辛伐他汀(20mg,1次/d)4周以上与对照组31例,未服用辛伐他汀。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hs-CRP、ET-1、CK-MB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浆hs-CRP、ET-1、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不同糖代谢状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45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依据不同糖代谢状态分为3组,即A组154例为正常血糖患者,B组149例为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C组147例为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对其冠脉病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性别、年龄、吸烟情况、血脂水平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FB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 A1C)及体重指数(BMI),B组、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B组(P<0.05),A、B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冠脉左主干狭窄及发生慢性闭塞性病变比例明显高于A、B 2组(P<0.05),A、B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冠脉弥漫性病变及小血管病变发生比例明显高于A、B 2组(P<0.05),A、B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非糖尿病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