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采用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微创开颅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三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78例,按照GCS评分和血肿量各分为三组,对不同术式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组预后良好74例(59.6%),微创开颅组预后良好48例(5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瓣开颅组病死率21.7%(15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三种术式各有其特点,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时有效解除脑受压的特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例1,患者,24岁,1997年10月15日23时入院,病案号704。停经36周双下肢浮肿,头痛7d,阵发性腹痛5h,阴道流血超过月经量。查体:呈贫血貌,双下肢浮肿(++),T:36.2℃,P:88次/分,Bp:22.7/17.4kPa。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子宫持续性收缩状态,腹围90cm,宫底高33cm,胎心胎位不清。内诊检查;颈管消失,宫口开大1.5cm,胎胞形成,先露头-2cm,急检血常规:Hb:100g/L,BT:2'30'、CT:1'30'、WBC;10×109/L、尿比重:1.025,尿Pr:(+)。诊断:第一胎妊娠36周妊高征,胎盘早剥死胎,处置:静点硫酸镁、肌注安定,于10月16日4时宫口开大5c…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 2014 年 2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TIA 发作患者 82 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2 例)。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 15 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凝血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48 %)明显高于对照组 (7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 PT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38 %)明显低于对照组 (1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IA 发作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临床疗效好,可促进凝 血功能改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癌组织中14-3-3σ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的改变,丹参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14-3-3σ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36例肝癌病人的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分别分离其RNA及DNA,针对14-3-3σ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使用丹参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观察丹参处理后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侵袭能力及其14-3-3σ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的改变。 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14-3-3σ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且基因组DNA启动子区域多个CpG位点呈连续性的甲基化水平增高;丹参处理后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降低;伴随着14-3-3σ基因的表达量增加,且其启动子区域的多个CpG位点呈连续性的甲基化水平降低。 结论:肝癌组织中14-3-3σ基因的低表达与其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水平相关;丹参能抑制通过抑制14-3-3σ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多个CpG位点的甲基化,促进抑癌基因14-3-3σ的表达,从而降低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技术在住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2月10日~2020年2月26日来我院行入院前胸部CT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实验组采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技术,管电压80kV;对照组采用胸部CT检查常规参数,管电压100kV。分别测量、计算并比较两组图像三个层面中肺实质的CT值、图像噪声、肺实质信噪比(SNR)、肺实质 空气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分以及辐射剂量指标,包括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等。 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实质CT值、图像噪声、SNR、CNR、主观评分及CTDIvol、DLP、ED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P<0.05),SNR、CNR、主观评分、CTDIvol、DLP、E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主观评分均高于3分,都能满足诊断要求。 结论 在住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中采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既能满足诊断需求,又能有效降低患者检查过程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迭代重建算法、非对称性屏蔽采集、X-Care等7种CT低剂量技术及在腹部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在保证CT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腹部CT检查一般要进行多期增强扫描,与其他部位相比,病人接受的辐射量将成倍增加,损害人类健康,所以有必要采用低剂量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迭代重建算法、非对称性屏蔽采集、X-Care等7种CT低剂量技术及在腹部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在保证CT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腹部CT检查一般要进行多期增强扫描,与其他部位相比,病人接受的辐射量将成倍增加,损害人类健康,所以有必要采用低剂量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3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的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13.3%,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8.3%,观察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及时采取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MR-tissue tracking)探讨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恒河猴双心室的心肌形变特征。  方法  选取12只雄性自发性T2DM恒河猴以及9只年龄、性别及体质量匹配的健康恒河猴,排除高血压、心肌梗死;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脂水平;行CMR扫描覆盖左、右心室的电影序列,使用常规心功能分析及CMR-tissue tracking后处理评价双心室的心功能以及心肌形变。  结果  T2DM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两组间体质量、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分析显示T2DM组双心室射血分数均无显著降低;组织追踪结果显示右室自由壁的收缩形变参数〔包括径向及环向应变峰值(Err、Ecc)、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SRR、SSRC)的大小〕均明显降低,舒张形变参数〔包括径向、环向和纵向舒张期应变率峰值(DSRR、DSRC、DSRL)的大小〕均显著降低;而左室的收缩形变参数〔径向及环向应变峰值(Err、Ecc)〕以及舒张形变参数〔径向舒张期应变率峰值(DSRR)〕显著降低。  结论  CMR-tissue tracking技术能发现自发性T2DM恒河猴的右心室与左心室同时存在收缩及舒张形变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黄启锐  黎源  程巍  陈颜兴  何勇 《广东医学》2004,25(6):676-677
目的 探讨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 12例采用局部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中 5例在溶栓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的明显改善 ,出院时治愈 4例 (33% ) ,临床有效率为 75 %。死亡 2例 (17% )。 4例患者出现脑出血 ,其中 1例为症状性。结论 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