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与GDF11水平及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99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33例。A组采用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B组采用常用剂量地西他滨治疗,C组采用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GSF、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CD44,GDF11水平和造血功能指标(sTfR/E)变化情况,分析3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GDF11以及sTfR/E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血清CD44及GDF11水平显著下降,而sTfR/E水平显著上升,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C 3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4.8%、81.8%和78.8%,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在非血液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中A组为9.1%,显著低于B组和C组的30.3%和27.3%(P0.05,P0.05);在血液毒性不良反应中A组为39.4%,显著低于B组和C组的63.7%和53.7%(P0.05、 P0.05)。结论:单用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MDS患者相较于常规剂量及联合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一致,且显著降低患者可溶性CD44和GDF11的水平,而且患者造血功能有改善,不良反应发生低,因而可作为临床治疗MDS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石锐  刘浩  胡韬  丁琛 《中国临床康复》2011,(26):4895-4898
背景:盐酸葡萄糖胺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在膝关节已经得到证实,然而盐酸氨基葡萄糖与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联用的治疗腰背痛鲜有报道。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与小剂量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联用治疗腰椎小关节退变伴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5例小关节退变伴下腰痛患者,给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750mg,2次/d,外加双氯酚酸钠缓释片75mg,1次/d,周期8周。使用Oswestry残疾指数、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和SF-36量表在治疗前,治疗完成时和完成治疗后8周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33例完成最终的随访,男女比例为1:2,平均(41.2±10.3)岁。经过治疗,患者的腰痛和腿痛症状,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和提高(P〈0.05)。提示,盐酸氨基葡萄糖与小剂量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联用对小关节退变伴腰痛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相邻双节段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联合双节段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临床效果,并回顾置换联合融合手术(hybrid surgery,HS)的文献报道。方法 2004年12月对1例C3/C4/C5/C6/C7椎间盘突出的男性患者实施了C4/C5/C6 Bryan ACDR,C3/C4和C6/C7椎间盘切除、椎体间钛网植骨、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1年、2年、5年完成SF-36生活质量量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17分法),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各随访时点行影像学检查观察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位置、椎间活动度、钛网和钢板的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2周1、年、2年随访上述各量表评分均反映临床效果良好,但术后5年随访,患者出现中等程度颈痛及双上肢麻木,其远期临床效果有所下降。随访中影像学检查示Bryan假体及钛网钢板位置均良好,Bryan假体活动度正常,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HS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效果良好,远期临床效果尚可,手术安全。该术式兼顾颈椎的活动度和稳定性,为多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石锐  刘浩  胡韬  丁琛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26):4895-4898
背景:盐酸葡萄糖胺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在膝关节已经得到证实,然而盐酸氨基葡萄糖与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联用的治疗腰背痛鲜有报道。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与小剂量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联用治疗腰椎小关节退变伴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35例小关节退变伴下腰痛患者,给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750 mg,2次/d,外加双氯酚酸钠缓释片75 mg, 1次/d,周期8周。使用Oswestry残疾指数、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和SF-36量表在治疗前,治疗完成时和完成治疗后8周进行评估。 结果与结论:33例完成最终的随访,男女比例为1∶2,平均(41.2±10.3)岁。经过治疗,患者的腰痛和腿痛症状,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和提高(P < 0.05)。提示,盐酸氨基葡萄糖与小剂量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联用对小关节退变伴腰痛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观察其在骨科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临床,确立备选指标,建立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1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在骨科病房,通过全员培训指标内涵、卧床病人压疮护理规范、骨科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指引,并运用指标实施监测与持续质量管理。[结果]实施前后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除护理相关记录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风险评估/判断准确率、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率、风险管理合格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风险评估/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0.32%、98.48%,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率分别为91.13%、97.73%,护理相关记录合格率分别为96.77%、98.48%,风险管理合格率分别为92.74%、98.48%。[结论]构建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骨科病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系统整合课程模式是国外医学教育主流的先进教学模式,也是目前国内医学教育改革中的热点。本文介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系统整合课程中骨骼运动模块的实践以及学生反馈。课程组根据临床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建立整合课程团队,整合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优化授课方式,改进课程考核形式等。通过该整合课程的实施,我们认识到新课程体系以培养优秀临床医师为目标,注重各学科之间、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双向渗透与重组,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背景:普通淀粉经过增塑,强度和弹性大大增加,成为增塑淀粉,该材料分子量巨大、缠绕点多、对小分子具有超强包容性、凝胶化能力强,可作为替代海藻酸盐的可降解材料,并通过加入骨诱导因子.成为具有止血及诱导成骨双重作用的组织工程材料;还可用于口腔组织引导膜、烧伤后皮肤敷料等.目的: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测试增塑淀粉的生物安全性.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6-04/10在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细胞实验室完成.增塑淀粉是通过将含水12%的玉米淀粉与一定比例的甘油在哈克密炼机中熔融共混得到的,温度和转速分别为110 ℃和80 r/min,混炼时间25 min,断裂伸长率115.3%~245.3%;由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研制.实验选用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株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细胞库提供.方法:在1×107 L-1 L929细胞悬液中加入增塑淀粉后获得浸提液浓度为50%,对照组为该悬液常规培养液.用MTT比色法定量测试材料对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并根据GB/T16175-1996标准评估细胞毒性.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培养2,4,7d后形态和生长状况.主要观察指标: ①细胞毒性. ②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细胞相对增殖率.结果: ①细胞毒性:增塑淀粉组在培养2,4d后A值低于对照组,7 d后的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培养2,4 d后增塑淀粉组细胞毒性大于对照组,而7 d则相反;实验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1.②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培养2 d时两组细胞均未占满视野,细胞形态呈三角、四边形,对照组有梭形细胞;培养4 d时细胞布满视野,细胞生长旺盛.增塑淀粉组细胞间仍有间隙,对照组细胞间无间隙,部分区域细胞出现堆积现象.培养7 d时淀粉组细胞生长出现堆积、重叠现象,生长旺盛度优于对照. ③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培养2,4,7 d后相对增殖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分别为85.63%.82.22%,113.05%.结论:增塑淀粉无明显细胞毒性,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医疗保险在许多国家被证明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然而,如何控制医疗保险系统费用的增长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瑞典将卫生技术评估结果与政府决策和医疗保险管理结合起来,使医疗费用得到控制同时卫生服务的质量得以提高。中国正在进行医疗改革开展新的医疗保险计划。借鉴别国的经验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和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我科近8年来采用氟美松治疗肺结核大咯血40例,止血作用强而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地震伤员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早期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早期采用外固定架联合VSD负压吸引术治疗芦山地震中的严重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伤员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5 ~ 85岁,平均42.6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9例,高处坠落伤3例.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4例,ⅢA型6例,ⅢB型10例,ⅢC型2例. 结果 9例行局部植皮术,11例行皮瓣转移术,2例行截肢手术;17例外固定架固定3周内转化为内固定治疗. 结论 采用外固定架联合VSD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在迅速稳定骨折、保护局部软组织的同时,通过持续VSD负压吸引装置可以封闭创腔,降低局部感染,刺激创面产生大量新鲜肉芽组织覆盖骨面,为创面植皮或局部皮瓣转移争取时机,为最终外固定转换为内固定治疗、促进伤员肢体功能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