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分析眶尖植物性异物经鼻内镜下取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鼻内镜下经原创口行右眼眶内取出眶尖植物性异物1例,术后观察视力、眼球突出及有无异物残留。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视力0.3,眼球突出消失,创口愈合。结论:鼻内镜辅助下眶内异物取出可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医学教育,使教学手段由传统方式向多媒体方式转变,是医学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好的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可以优化教学结构,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可能是术后复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翼状胬肉相关生物标志物包括肿瘤抑制基因、凋亡/增生相关蛋白、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白细胞介素、热休克蛋白、紧密连接蛋白、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蛋白、病毒等,这些生物标志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关系,无明确的主次之分,可单独或协同促进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效调控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可能是预防、治疗和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重要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51-256)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6.
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后囊膜混浊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结果,手术方式的改进、人工晶状体的改良、术后炎症反应的控制都可以减少后囊膜混浊的发生。本文就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对后囊膜混浊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25例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控制眼压后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及眼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后囊完整,术后视力恢复好,眼压得到控制。所有患者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兔眼的解剖特点及制作后囊膜混浊模型的方法。方法:测量新西兰兔30只(60只眼)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眼球轴长度。每只兔随机选取左眼或右眼进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手术中的乳化功率、时间等参数进行统计。观察术后并发症和后囊膜混浊的形成情况。结果:30只兔60只眼的平均前房深度是2.39±0.24mm,平均晶状体厚度是6.61±0.26mm,眼球轴长度是15.17±0.40mm。30只兔眼均顺利进行了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未发生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乳化平均功率15.43%±4.31%,平均时间91.19±21.78秒。术后1个月后囊膜混浊开始形成,术后3个月每只眼都形成了明显的后囊膜混浊。结论:利用兔进行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作为研究后发性白内障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