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9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99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444篇
皮肤病学   109篇
神经病学   216篇
特种医学   288篇
外科学   468篇
综合类   1690篇
预防医学   629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688篇
  10篇
中国医学   720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胸廓切开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全身麻醉下计划进行胸廓切开术的6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两组,前锯肌阻滞组32例,胸段硬膜外阻滞组29例。前锯肌阻滞组患者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进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浅层肌间隙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而后在肌间隙泵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 / h;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通过术前清醒状态置入胸段硬膜外导管,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在导管内推注0.25%左布比卡因15 mL,随后泵注的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h。在术后24 h内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VAS疼痛评分以及使用吗啡的剂量。 结果 前锯肌阻滞组术前与术后相比,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变化(P = 0.147),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则显著下降(P = 0.002);两组的VAS评分以及消耗吗啡的总剂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前锯肌平面阻滞相对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是治疗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桃仁红花煎治疗劳力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42例劳力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仁红花煎口服,疗程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单项积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总分,平板运动实验运动时间和最大代谢当量,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心绞痛总评分、各单项积分及血清胱抑素C、CRP、IL-6、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运动实验运动时间和最大代谢当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心绞痛总评分及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单项评分和血清胱抑素C、CRP、IL-6、IL-18水平,运动实验运动时间和最大代谢当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桃仁红花煎可通过改善劳力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心绞痛积分、运动代谢当量及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MMP-1及TIMP-1的表达;分析Ets-1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MMP-1、TIMP-1表达与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82.5%(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MMP-1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TIMP-1阳性表达率对照组(83.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47.5%)(P<0.05)。③MMP-1与Ets-1表达呈正相关(Rs为0.824,P<0.01),而TIMP-1与Ets-1表达呈负相关(Rs为-0.821,P<0.01)。结论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s-1上调MMP-1表达,而下调TIMP-1表达,从而参与BTCC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撞击伤后腹腔镜CO2气腹状态下胃血流量的变化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建立肝撞击伤动物模型,按从股动脉抽血量的不同(6、12ml/kg)以及CO2气腹压力的不同(5、10、15mmHg),将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6组(Ⅰ~Ⅵ)。采用彩色微球法检测气腹前、气腹30分钟、气腹2小时以及撤去气腹后30分钟共4个时相点的胃血流量的变化,并在实验结束后取胃黏膜作病理检查。结果当失血达6ml/kg、CO2气腹压力达5mmHg,气腹2小时以及撤去气腹后30分钟的胃血流量较气腹前呈明显下降;当失血达6ml/kg、CO2气腹压力达10mmHg、在气腹30分钟以及气腹2小时时胃血流量呈显著下降(P〈0.05),当撤去气腹后胃血流量逐渐恢复正常。当失血量达6ml/kg和12ml/kg,CO2气腹压力在10mmHg时,虽然气腹30分钟,胃血流量无显著下降(P〉0.05),但6ml/kg组胃血流量在气腹2小时时则显著下降(P〈0.05),撤去气腹后胃血流量逐渐恢复。而当失血达6ml/kg和12ml/kg,CO2气腹压力达15mmHg时,胃血流量在气腹30分钟时即显著下降(P〈0.05)。当失血量相同,在不同的CO2气腹压力下,胃血流量在气腹30分钟时均无显著差别(P〉0.05)。本组胃组织病理学显示,胃缺血后胃黏膜间质呈现明显水肿,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肝撞击伤后,在CO2气腹状态下胃血流量的变化受失血量、气腹压力以及气腹持续时间3因素的影响较大。胃血流量减少均导致各组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胆道出血是胆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病情凶险、病程反复且容易误诊,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多难以奏效,病死率较高。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外伤性胆道出血病人5例,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小儿智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文献报道该病脑脊液中 β-内啡酞含量明显升高 ,它可引起心肺功能障碍 ,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肺换气不足、高碳酸血症和窒息 ,且与新生儿窒息有关。纳洛酮是吗啡受体拮抗剂 ,对心血管和呼吸不产生抑制。故能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 ,稳定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 ,增加环磷腺苷 (cAMP)含量 ,故适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在我科住院的HIE患儿共 6 0例 ,用单纯随机法分为二…  相似文献   
8.
面部创伤性文身34例分析南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邢元龙顾晓林面部创伤性文身(traumatictatoos)是指外伤后细微的异物颗粒埋于真皮内所形成的永久性色素斑,它程度不同地影响患者的面容。1临床资料自1988年12月至1996年12月间,作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7例肾病综合征(NS)患儿和1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红细胞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活力,脂溶性荧光色素(LSFP)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S急性期PHGPx活力明显降低.LSFP含量增加;恢复期PHGPx活力较急性期明显提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LSFP虽较急性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NS存在PHGPx和LSFP的改变,但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已成为主要的致盲性角膜病。眼部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各异,以往主要通过细胞培养病毒或测定血中病毒抗体滴度诊断,但前者手续繁琐、需时长,后者意义不大.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IEA)对28例临床诊断为单纯庖疹性角膜炎病人的30只眼进行检查,结果28只眼阳性,另2只眼可能因角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