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有效减少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的差错数,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及时。方法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发生的差错进行统计,期间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共发生差错52例,发生率为0.095‰,主要发生在处方审核、摆药核对、输液调配等环节。结果通过对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分别从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制度、提高信息系统功能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结论通过各类防范措施的执行,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生差错概率明显降低,极大的提高了成品输液的质量,对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产生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护士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可能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改进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PIVAS服务科室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PIVAS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99±1.05)分,其中服务范围、工作流程、服务效果3个项目满意度得分较低;不同学历、护龄、职称的护士满意度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科室护士对PIVAS的满意度可能与PIVAS服务范围、工作流程、服务效果有关,护士的学历、护龄、职称也可能会影响满意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程重组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退药管理中对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效率的影响,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2017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IVAS将流程重组运用在PIVAS退药工作,分别收集流程重组前(2016年8月—2017年8月)和流程重组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PIVAS退药护士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流程重组前后PIVAS中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效率。结果流程重组后PIVAS工作人员退药工作质量评价中,核对错误(91.79±4.03)分、复审错误(91.23±5.91)分、退药归位错误(92.83±4.03)分,均高于流程重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后PIVAS工作人员日均消耗工时比较,审方(4.12±0.71)min、审药(4.07±0.67)min、退药(3.99±0.59)min,均短于流程重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PIVAS退药工作中应用流程重组,可有效改善PIVAS流程,增强人员专业素质,提高PIVAS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效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成品输液包装配送环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2年2~7月应用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前和2022年8月~2023年1月应用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后成品输液包装配送工作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使用后PIVAS包装差错发生率由0.033‰降至0.004‰,配送环节差错发生率由0.033‰降至0.0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题处理耗时时间由(422.80±44.29)s降至(188.60±9.83)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科室对PIVAS成品输液配送及时性和准确性的满意度分别由(93.24±2.37)%、(94.44±1.53)%提升至(97.25±1.17)%、(96.86±1.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使PIVAS成品输液从调配完成到病区接收形成一个闭环链路,使得繁琐的成品输液包装配送环节得到合理的优化,全流程信息可查询追溯,降低了包装以及配送环节的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临床服务满意度,有助...  相似文献   

5.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PIVAS)已在全国多家医院开展,PIV-AS是把以往分散在各病区的静脉药物集中起来,在特定的无菌环境下进行配制,配制数量较大[1]。如何保证配制质量、减少差错、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重点。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自2009年4月成立运行以来接收病区长期医嘱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从审方、排药、配制到配送至科室,一直采用六步骤核对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28名PIVAS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护理人员22名,药剂人员6名。统计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调配输液数量和差错数量,分析PIVAS危险因素的组成分布,并制定防范对策。结果本研究共有静脉用药5 766 321例次,其中发生错误387例次,发生率为0.007%,护理人员在发生调换时间、药物配错及核对环节的细节3项目测试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排药过程、配药过程和给药途径不合理为常见错误,临床上应积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差错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化管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流程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6~12月住院的患者126例。该院自2015年9月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并在12个科室运行,将2015年6~9月的接受分散式用药护理的患者63例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9~12月的接受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护理的患者63例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在配置药物各环节的用时及患者对用药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在配药、领药、贴签、摆药、调配及核对环节的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用药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在临床优质服务中的应用,可进一步优化静脉用药调配的各个环节,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用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7年6月将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前后对照法,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考核情况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采用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相似药品调配错误、剂量错误、标签错误及病区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不合格率、配置差错率明显降低(P<0.05),临床科室护士及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士专业水平,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对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配制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与控制等步骤,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流程。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的审方时间、排药时间、配置时间缩短(P<0.01);不合格医嘱及差错率下降(P<0.01或P<0.05);肿瘤用药相关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优化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的配置流程,提升了配置效率和配置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冯新艺  周佳  张惠霞  黄小兰  沈华  朱晓 《全科护理》2020,18(21):2706-2708
[目的]探讨基于医学信息系统(HIS)护理工时的护理人员人力配置与动态调配效果。[方法]自2018年起,医院建立基于HIS护理工时的护理人员人力配置与动态调配。比较基于HIS护理工时实施人力调配前与调配后护理人员日人均工时、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2018年护理人员日人均工时及日人均主动加班时间均高于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护理人员对人力资源调配的满意度及病人对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护理质量评分高于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HIS护理工时的护理人员人力配置与动态调配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及病人的满意度,均衡各病区人力资源,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对各医疗机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作出了明确规定:"医疗机构采用集中调配和供应静脉用药的,应当设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PIVAS)。肠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时点静脉用药规范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时点用药标识,专柜放置时点静脉用药,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规范时点静脉用药流程。结果治疗室考核评分提高(P0.05);操作前静脉用药核对时间缩短(P0.01),护士满意度提高(P0.01);规范管理后,未发生静脉用药不良事件。结论时点静脉用药规范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安全、有效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流程重组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方法比较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实施流程重组前与2018年1月-2018年6月实施流程重组后的差错数据,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数据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数据分为观察组,计算比较流程重组前与流程重组后的差错。结果流程重组后的出错率0.35%明显低于流程重组前的出错率9.07%(P<0.05)。结论流程重组应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效果十分理想,大大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出错率,有效改善药物流通流程,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优化流程在肿瘤靶向药物静脉给药过程中的管理效果。方法依据《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指南》对传统的经验式靶向药物静脉给药流程进行优化,为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个体化、标准化、全程监控的静脉给药流程。比较流程优化前后给药错误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流程优化前静脉给药的错误发生率为3.6%,优化流程后无一例给药错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3, P=0.027);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94.4%升高至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5, P=0.029)。结论优化靶向药物静脉给药的护理流程,进一步确保了护理用药安全,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记录的静脉药物配置情况及相关护理管理资料,其中2018年1~6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8年7~12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士考核情况。结果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37‰,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理论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的操作考核评分也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文彩虹  傅毓  滕飞燕 《全科护理》2012,10(28):2640-2641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质量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用药。[方法]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室的环境和调配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无一例感染及输液反应发生,保证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所需的操作环境,保障了静脉用药输液成品的质量。[结论]对静脉用药调配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对调配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保障静脉用药成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程追踪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源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月—2018年6月针对NICU发生医源感染的环节及原因采用全程追踪管理,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评价实施前(2017年6月—2017年12月)至实施后(2018年1月—2018年6月)NICU护士护理操作执行情况及NICU医源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NICU护士手卫生执行率、医源感染预防控制知识掌握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医疗废弃物处理、无菌技术操作、环境卫生管理、仪器器械消毒灭菌质量、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等护理操作合格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血流相关感染、尿道插管相关感染等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程追踪管理能有效提高NICU护士医源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及无菌操作技能,从而能有效降低NICU医源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药师对静脉用抗肿瘤药物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接受静脉抗肿瘤药物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未实行配置前处方审核的47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至6月收治的实行配置前处方审核的4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记录两组恶性肿瘤患者静脉用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0.59%(2/339),对照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3.79%(1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性肿瘤患者对本次治疗期间静脉用抗肿瘤药物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参与静脉用抗肿瘤药物配置过程有利于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降低医患纠纷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芸娥  何淑宁 《全科护理》2011,(34):3181-318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的改进.[方法]运用约束理论中的思维流程改进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进行改进.观察流程改进前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流程改进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护士配置不足是系统的关键流程,医院临床护理配送组在临时静脉输液流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流程改进,可缩短病人输液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等优点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PICC带管时间可长达1年,术后的导管护理尤显重要[1].置管患者带管出院后的导管维护效果直接影响到PICC的使用寿命,乃至患者的治疗效果[2].因此,对PICC带管患者进行规范、持续、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全程的护理质量监控,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6月~2010年3月,我们将流程管理应用于门诊PICC维护中,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