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起搏器和普通DDD起搏器治疗阵发房颤的疗效。方法阵发房颤患者19例置入Vitatron型或ST.JudeAFX抗房颤起搏器,21例置入普通DDD起搏器。结果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分别达35分(P<0.05)和43分(P<0.05),显效率分别为47.4%和14.3%(P<0.05)、有效率分别为73.7%和23.8%(P<0.05)。900E患者房颤负荷降低58.57%(P<0.05)。结论抗房颤起搏器治疗阵发房颤优于普通DDD起搏器,似可作为传统治疗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1例HOCM患者,经心脏超声及导管测压证实存在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选择靶间隔支注入无水乙醇消融后记录LVOTG变化,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11例患者中消融第1间隔支者9例,消融第2间隔支者1例,同时消融第1、第2间隔支者1例;术后即刻导管测量LVOTG较术前明显下降[(90.40±41.95)∶(52.90±34.12)mmHg(1 mmHg=0.133 kPa),P<0.01]。11例中1例术后4 h死亡,1例术后第5天置入永久双腔起搏器,其余9例度过围术期并出院随访。10例存活者出院时与术前相比,LVOTG和二尖瓣收缩期前移(SAM)幅度较术前明显改善[(44.56±28.87)∶(82.98±36.46)mmHg,(2.3±1.06)∶(4.1±1.37)mm,P<0.01)];术后1个月超声测量LVOTG、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内径和SAM幅度分别为:(40.43±19.27)mmHg、(18.6.1±1.17)mm、(15.5±1.08)mm和(0.5±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 [Ang-(1-7)]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CT组和Ang-(1-7)组.MCT组和Ang-(1-7)组一次性颈部注射MCT 60 mg/kg,24 h后经微泵持续泵入生理盐水或Ang-(1-7) (24 ?滋g·kg-1·h-1).对照组一次性颈部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泵入生理盐水.4周后,测定大鼠的右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肥厚指数(RVHI),测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WT)占动脉外径(ED) 的百分比(WT%)及管壁面积(WA)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免疫酶联反应(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l)的浓度.结果 野百合碱诱导4周后,MCT组与对照组相比,RVSP、RVHI、WT%、WA%明显升高,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重构,同时IL-6、TNF-α和MCP-l的含量也明显升高.Ang-(1-7)组与MCT组相比上述指标明显降低.结论 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模型中,Ang-(1-7)可能通过降低IL-6、TNF-α和MCP-l的含量,抑制炎症反应,预防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观察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例SPTP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以5例胰岛细胞瘤为对照(其中3例为非功能性,2例为功能性).结果:14例SPTP患者中男女比例1∶6,平均年龄28岁,瘤体平均直径7.25 cm,包膜均完整,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成实性片状区和假乳头状区,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而形成的假乳头状突起为特征性组织学改变.E-Cadherin、嗜铬素A均为阴性;β-Catenin在细胞核100%表达阳性,胞质阳性率为78.5%(11/14),细胞膜均为阴性;CD10表达阳性.结论:SPTP是好发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有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β-Catenin与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用于全合成新型卡泊芬净(caspofungin)类环六脂肽抗真菌剂的关键脂肪酸侧链4″-烷氧基-1,1′:4′,1″-三联苯-4-羧酸(1)。方法以4′-溴-4-羟基-1,1′-联苯(2)为原料,经羟基烃化、溴金属锂交换及硼酸三异丙酯加成异丙酯酸水解、4-碘苯甲酸甲酯的Suzuki偶联及甲酯碱水解4步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结果以79.5%~93.1%的总收率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1a~1e,其结构经电喷雾质谱(ESI-MS)和氢谱(1H NMR)确证。其中,化合物1a和1d为首次报道。结论该合成路线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及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青年人发生AMI的易患因素,为预防青年人发生AM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收住院的首次AMI患者(青年人组76例;老年组80例),对两组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肥胖及饮酒史等)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中吸烟有54例(71.1%)、高甘油三脂血症24例(31.6%)、冠心病家族史11例(14.5%)、肥胖20例(26.3%)及长期大量饮酒史45例(59.2%)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以男性为主(88.2%)。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青年组单支冠脉病变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两支及三支冠脉病变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冠心病组(P〈0.01)。结论青年人AMI有较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及肥胖是青年人发生AMI最主要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青年AMI患者临床症状典型,以单支病变为主,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在高危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高危冠心病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有效性、并发症、病死率。方法35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血管重建术或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记录临床、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21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冠脉搭桥或溶栓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平均时间67.5±12.5小时。有效率为82.8%(29/35),病死率40.0%(14/3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安全、可靠,早期运用于高危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可减轻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淀粉样变疾病是一种淀粉样变纤维沉积于细胞间所导致的疾病.1854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首先引用植物学中的“amyloid”来命名他发现的沉积在细胞外、能与碘和硫酸双重反应的物质.下尿路淀粉样变疾病因无特异临床表现和简便的诊断方法,因此目前对其了解较少.近年有人认为其实际发生率远高于临床观察到的发生率,且可能是很多疾病的发展终点.现结合相关文献将下尿路淀粉样变病的发病机制、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和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型动脉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例,进行血管腔内隔绝术(其中2例为DeBakeyⅢa型,6例为DeBakeyⅢb型)。结果8例均成功行血管腔内隔绝术,出现I型内漏4例,经球囊扩张后2例内漏消失,2例仍有少量内漏。进行22~36个月的临床随访。1例于术后23个月死于颅内出血,余7例均存活。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