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Hyper-CVAD/MA化疗方案根据伯基特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周期与环磷酰胺的半衰期关系设计,其优点是尽可能覆盖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同时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用强化疗方案又可以避免耐药发生,是目前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案之一,尤其对于难治/复发患者更是如此。近年来,该方案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特殊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疲劳1号(AF-1)对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谷氨酸诱导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模型。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DNA断裂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观察AF-1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高浓度的谷氨酸可增加培养神经细胞的LDH释放率和DNA断裂率,并诱导自由基产生。AF-1明显降低谷氨酸的神经细胞毒性,使LDH释放率及DNA断裂率明显降低,LPO含量明显下降,SOD含量明显升高。结论:AF—1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萝摩甙抗自由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萝摩甙对自由基所致脑损伤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及H2O2诱导神经元损伤模型,分别测定大鼠脑组织、培养神经元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培养神经元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DNA断裂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观察萝摩甙对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萝摩甙可明显降低脑缺血造成的MDA的升高,亦可明显降低H2O2对神经元造成的LDH漏出率、DNA断裂率增加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而且随着萝摩甙浓度的升高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升高。结论:萝摩甙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全反式维甲酸对HL-60细胞NF-kB、 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反式雏甲酸(ATRA)对HL-60细胞周期、NF-kB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TRA作用于HL-60细胞,于48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HL-60细胞周期、NF-kB和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结果维甲酸纽HL-60细胞G1期细胞比值升高,S期细胞比例下降,NF-kB、Cyclin D1表达均下降,其中10^-7M、10^-6M浓度组与对照纽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10^-8M浓度组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维甲酸10^-6M浓度组NF-kB、CyclinDI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5.P〈0.0l,n=12)。结论全反式维甲酸(ATRA)通过下调NF-KB抑制CyclinDl活性表达,可能是其阻滞细胞周期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A酸(ATRA)诱导HL-60细胞增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将不同浓度(10-6、10-7及10-8M)的ATRA处理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其细胞增殖情况,培养72 h时用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维A酸呈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L-60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端粒酶活性均下降,其中10-6M及10-7M两组差异显著(P<0.05,P<0.01),而10-8M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A酸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该过程可能与其下调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化疗和体内对大鼠胶质瘤升压联合化疗后, 观察体外细胞形态变化和体内肿瘤抑制作用, 观察变压联合化疗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胶质瘤体外培养、化疗。体内采用脑定位注射接种法, 复制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体内进行联合升压化疗。结果: 体外培养瘤细胞, 使用化疗药后, 可见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呈颗粒样变、胞内容物外溢等形态学变化;体内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小, 瘤内可见坏死区等病理变化;升压化疗组肿瘤内血流增加、药物浓度增加;动物生存期延长。 结论:升压联合化疗对大鼠脑胶质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使动物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选择凝集素(L-selectin)、内皮细胞选择凝集素(E-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动态变化,探讨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方法发病24h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56.1±12.8)岁.根据是否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分为两组脑血管痉挛组24例,无脑血管痉挛组36例.Hunt-Hess临床分级脑血管痉挛组Ⅱ级8例,Ⅲ级11例,Ⅳ5例;无脑血管痉挛组Ⅰ级9例,Ⅱ级24例,Ⅲ级3例.采用 ELISA法,对患者发病后1d及3、7、14d晨肘静脉血L-SeleCtin、E-Selectin、ICAM-1、VCAM-1水平动态观察比较.结果脑血管痉挛组患者发病后1、3、7、14d,E-selectin、ICAM-1水平均高于无脑血管痉挛组患者(P<0.01),发病后14d最高(P<0.01).两组发病后1、3、7、14d的L-selectin、VCAM-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外周血E-selectin、ICAM-l增加,外周血E-selectin、ICAM-1动态变化可作为预测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升压联合化疗方法,观察大鼠脑胶质瘤组织中白介素-1β-转化酶(ICE)活性的变化,说明凋亡基因ICE在胶质瘤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利用体外胶质瘤细胞培养,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接种法,复制动物模型,通过变压化疗治疗大鼠脑胶质瘤,治疗前后作比较,观察肿瘤大小,大鼠生存期,脑血流及瘤组织ICE活性的变化。结果:升压联合化疗后,肿瘤局部脑血流和药物浓度均增加,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联合化疗升压组瘤组织ICE活性高于未升压组,联合化疗组高于单化组及对照组,肿瘤体积变小。结论:升压联合化疗使大鼠脑胶质瘤组织ICE活性增加,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对早期(3天内)腔隙性脑梗死(腔梗)实施检测,观察其敏感性、变化特点以及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65例早期腔梗的患者做EEG、BEAM检测,同期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对照,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腔梗组发病3天内异常率分别为:EEG66%、BEAM89%(P〈0.05)。CT和MRI总异常率为22%(P〈0.001)。EEG、BEAM主要改变为局限性异常,多在额颞、中央区以0频带功率增高为主,部分病变侧颞区较对侧功率降低,a频带功率减弱。与CT比较,BEA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EEG、BEAM检查早期腔梗优于CT,起到了指导临床诊断及时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维A酸对HL-60细胞增殖与NF—kB、VE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维A酸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维A酸作用于HL-60细胞72h后,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生长,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F-kB活性表达及细胞周期。结果:HL-60细胞经维A酸作用72h后生长显著受抑制,实验组HL-60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NF-kB表达下降,10^-6M、10^-7M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10^-8M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10^-6M组NF-kB表达与VEG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5,P〈0.01,n=6),各治疗组G,期细胞明显升高.10^-6M组、10^-7M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10^-8M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A酸对HL-60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kB活性及VEGF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