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3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组学是对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基因组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分析研究,是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重心。蛋白质组学为研究眼部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和眼科疾病病变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眼科的应用作一综述。眼科学报2003;19:67-70  相似文献   
2.
角膜裂伤修补联合白内障摘出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角膜裂伤修补联合白内障摘出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方法62例(62眼)进行联合手术,手术中使用玻璃酸钠形成前房,复位虹膜、维持眼压,保护眼内组织。所有病例均进行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囊袋内植入52眼,睫状沟植入6眼,缝线固定4眼。结果62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3者48眼,占77.42%;低于0.3者14眼,占22.58%。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是眼外伤所致的角膜中央区瘢痕、角膜不规则散光和外伤性黄斑变性。结论联合手术安全性高,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手术中应用玻璃酸钠有助于维持前房,保护眼内组织,安全有效的进行手术和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有关因素。方法:对61例(6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A型超声仪对19例BRVO眼轴进行测量,对照组与病例组年龄和性别相配,例数相等。结果:81.97%的病例发病年龄≥50岁,91.8%的BRVO发生于动静脉交叉点为正交叉者,67.21%的病例发生于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BRVO阻塞眼轴长与对侧眼及正常对照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的预后取决于其并发症的程度和范围,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阻塞部位密切相关,短眼轴不是BRVO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倍频视野(FDP)的表现。 方法 应用FDP的N 30全阈值程序和HFA视野计(HFA)中心 30 2全阈值程序检查早期青光眼患者 35例 37眼、进展期青光眼患者 36例 43眼、晚期青光眼患者 6例 7眼;正常人 21例 25眼作为对照组。 结果 早期青光眼的FDP主要表现为相对性旁中心暗点和 /或相对性的弓状暗点,上方弓形区(尤其是 10°~20°的视野)和鼻侧视野在青光眼早期最易受到损害。FDP显示的视野损害与HFA的基本一致,但暗点的范围更大,部分早期青光眼病例HFA显示视野正常的部位FDP也可发现局限性暗点。早期青光眼FDP的三个视野指数(FMS、FMD、FPSD)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DP的FMD与HFA的MD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 326,P=0 026)。 结论 早期青光眼FDP的改变与HFA有较高的一致性,在POAG早期诊断中FDP可作为一种快速敏感的视功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眼内容物剜除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联合仿真个性化义眼片配置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行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联合仿真个性化义眼片配置的30例病人,共30只眼,分析其矫形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随访12个月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伤口感染,病人眼眶区饱满,与健眼对称,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联合仿真个性化义眼片配置临床效果确切,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13眼)Terson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13眼经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清亮,术后视力均有提高,8眼视力≥0.3,5眼视力低于0.3.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能早期恢复视力,该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眼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endoscopic cyclophotocoagulation,ECP)在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中的疗效.[方法]采用Endo Optiks,URAM E2激光内窥镜系统对21例21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进行了ECP治疗,观察术后眼压变化、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分别随访了6~26个月,平均18.7个月.[结果]21只眼术前眼压平均(5.08±1.69)kPa,术后平均眼压(1.96±1.23)kPa,术前、术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平均使用降眼压药物3.3种,术后下降到0.6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元需应用药物治疗而眼压≤2.8 kPa者占71.4%,需要应用局部药物治疗控制眼压≤2.8 kPa者占14.3%.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增高(P<0.05).21只眼中有1只眼术后出现前房积血,有19只眼术后瞳孔区出现纤维素样渗出,1只眼术后发生渗出性脉络膜脱离.这些并发症出现在早期,并在1周内愈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眼压过低、眼内炎、交感性眼炎等并发症.[结论]ECP能有效地降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的眼压,无严重并发症.ECP是一种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术后前房极浅或消失,眼压升高。其发生机制除与眼的解剖因素,如小眼球、小角膜、浅前房、窄房角等有关外,尚有多种发生机制假说。有关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文献报道结果不一。1998年1月至2001年5月,我们对16例(1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特点,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53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6只眼,按手术前用药下的眼压情况分为治疗组(15只眼,眼压≥40mmHg)和对照组(41只眼,眼压<40mmHg),并对两组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前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分别有2例,7例发生术后低眼压、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都在1个月内逐渐恢复;术后近期的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331),但经激光巩膜瓣断线术、眼球按摩和滤过泡针刺分离术联合5-Fu球结膜下注射等技术的应用,两组的成功率均获得提高,最后复诊时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手术后视力获得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病例保留了较好的视力。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0.
崔晓剑  李林  郭疆  靳婕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9):1533-1538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前后脉络膜厚度(CT)及眼轴长度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0-06/2021-09期间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验配OK镜并夜戴6mo以上,且能够按时随访的71例近视青少年患者数据,其中双眼戴镜的非屈光参差近视青少年患者31例为A组(右眼为A1组,左眼为A2组),双眼戴镜的屈光参差近视青少年患者18例为B组(高度数眼为B1组,低度数眼为B2组),单眼戴镜的屈光参差近视青少年患者22例为C组(高度数眼为C1组,低度数眼C2组)。测量戴镜前及戴镜后6mo的眼轴长度及黄斑中心凹下(SF)以及距中心凹0.5、1.0、1.5mm 处上方(S0.5、S1.0、S1.5)、下方(I0.5、I1.0、I1.5)、颞侧(T0.5、T1.0、T1.5)、鼻侧(N0.5、N1.0、N1.5)13个位点的CT值。

结果:戴镜6mo后,A1组患者各位点CT均较戴镜前增厚(均P<0.05); A2组患者各位点CT均较戴镜前增厚,除SF、S1.5、T0.5、T1.5位点CT较戴镜前比较无差异,其余各位点戴镜前后均有差异(均P<0.05)。B1组患者戴镜后T1.0、N1.5、S1.5位点CT均较戴镜前增厚(均P<0.05); B2组患者戴镜前后各位点CT均无差异(均P>0.05),其中SF、S0.5、S1.0、S1.5、I0.5、I1.0、I1.5、N0.5、N1.0、N1.5位点CT较戴镜前变薄,但无统计学意义。C1组患者各位点CT戴镜前后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 C2组患者除S1.5、T1.5位点CT较戴镜前比较无差异,其余各位点CT均较戴镜前显著增厚(均P<0.05)。B2组和C2组患者戴镜后6mo眼轴较戴镜前增长0.12±0.14、0.20±0.17mm(均P <0.001)。B组和C组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0.54±0.27、0.88±0.39mm下降到戴镜6mo后0.47±0.20、0.62±0.39mm(均P <0.05), A1组和A2组双眼眼轴差值戴镜前后无差异(P >0.05)。

结论: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长期配戴OK镜后高度数眼CT增厚,低度数眼CT无增厚,甚至出现变薄,同时配戴OK镜可延缓眼轴增长,减小屈光参差双眼间眼轴差值,对控制屈光参差的发展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