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眼科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T形钩预劈核联合囊膜精细处理技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3/2019-02期间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56例80眼,随机进行分组,A组患者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形钩预劈核及囊膜精细处理手术。B组患者40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超声累积释放能量,术后随访6mo以上,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前囊口收缩变化量、后囊膜混浊程度、人工晶状体居中性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中超声累积释放能量少于B组(12.23±3.61 vs 20.46±4.61,P<0.01)。术后6mo,A组患者BCVA优于B组(Z=5.328,P=0.002),前囊口收缩变化量、人工晶状体偏中心量(0.18±0.14、0.02±0.007mm)小于B组(0.82±0.23、0.65±0.240mm)(均P<0.05),且A组患者均可见后囊膜中央3mm大小圆孔,视轴区保持透明,而B组患者中13眼(32%)出现后囊膜中央区混浊。A组患者未出现术中后囊膜意外破裂及术后视网膜脱离情况,B组患者术中发生后囊膜意外破裂2眼(5%),术后视网膜脱离1眼(2%)。结论:采用T形钩预劈核联合囊膜精细处理技术治疗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可减少术中超声能量的使用,降低后囊膜破裂的风险,有效避免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多联手术治疗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联手术治疗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就诊的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3例(23眼),采用微切口囊袋内预劈核超声乳化联合张力环植入、前部玻璃体切割和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以及前囊收缩情况、后囊膜混浊程度、人工晶状体的居中性。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6~1.0者8眼,>0.3~0.6者12眼,0.1~0.3者3眼。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25,P<0.01)。所有患者术后1d眼压均下降至正常,为10.3~16.5(14.2±1.9)mmHg(1kPa=7.5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02,P<0.01)。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眼压明显波动。术中未出现灌注液迷流综合征,术后未发生恶性青光眼。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人工晶状体居中性良好,未出现囊袋收缩、后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多联手术治疗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囊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19-04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收治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根据术中是否进行囊膜LECs清除分为两组,A组患者50例60眼术中对前后囊膜进行抛光,B组患者48例60眼术中未对囊膜抛光。术后使用眼前节OCT检测两组患者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ELP)变化量、人工晶状体(IOL)偏心量、前囊口缩小程度,应用裂隙灯观察PCO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3mo ELP变化量(0.16±0.06mm vs0.55±0.07mm)、前囊口收缩变化量(0.18±0.16mm vs0.92±0.13mm)及术后3mo IOL偏心量(0.02±0.005mm vs0.69±0.23mm)均有差异(P<0.05)。术后3mo,A组患者PCOⅠ级4眼,Ⅱ级2眼,Ⅲ级1眼;B组患者PCOⅠ级16眼,Ⅱ级8眼,Ⅲ级4眼,Ⅳ级3眼,两组患者发生PCO程度差异明显(Z=-4.765,P<0.01)。结论:囊膜LECs清除可减少前囊膜收缩程度,降低ELP改变量,增强囊袋-IOL复合体的稳定性,对减少术后PCO起得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普通型囊袋张力环(CTR)植入后二期睫状沟缝合固定治疗中重度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3年3月-2015年5月河北省眼科医院中重度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33例(45眼)。方法 上述患者一期行超声乳化联合普通型CTR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3个月后行二期手术,使用聚丙烯线将普通型CTR缝合于睫状沟。术后随访3个月。主要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全眼慧差、斯特列尔比率、IOL偏中心量、并发症情况。结果 45眼成功进行二期CTR睫状沟缝合固定。二期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6~1.0者32眼(71%),0.3~0.5者8眼(18%),0.1~0.2者5眼(11%)。45眼(1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一期手术后全眼慧差值平均(4.08±3.17)μm;二期手术后平均(0.39±0.10)μm(t=5.102,P=0.000)。一期手术后斯特列尔比率平均(0.035±0.018),二期手术后平均(0.164±0.041)(t=14.881,P=0.003)。一期手术后IOL偏中心量平均(3.02±0.47)mm,与晶状体脱位范围相关(r=0.634,P=0.012)。二期手术后IOL偏中心量平均(0.31±0.11)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98,P=0.000);二期术后IOL居中性良好。二期术后眼压升高3眼,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黄斑水肿、囊袋收缩等并发症。结论 普通型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后二期睫状沟缝合固定是治疗中重晶状体不全脱位有效方法,并发症少。(眼科,2016, 25: 77-8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