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0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联合康柏西普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网膜电图(ERG)的影响。方法:60例(82眼)NPD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40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每月1次,治疗组30例(42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BCVA、ERG,OCT检测两组患者CMT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BCVA、暗适应及明适应ab波振幅、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BCVA、明暗适应ab波振幅、CM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联合康柏西普较单纯康柏西普治疗能更好的减轻NPDR患者视网膜水肿,提高视力、暗适应及明适应a、b波振幅,降低CMT。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92眼)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47眼)和对照组(30例,45眼)。两组患者于治疗第1天均行患眼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治疗组同时予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每日1剂,服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注射后3、6个月患眼视力、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渗漏情况。注射后第1、3、7天及3、6个月分别测量眼压、眼前节、眼后节。结果注射后3、6个月,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9.36%和87.23%,对照组分别为73.33%和62.22%,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注射后3、6个月视力、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6个月时发现晶状体后囊下呈锅底样混浊,严重影响视力。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减轻视网膜水肿和黄斑区渗漏,疗效稳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对治疗后一天、一周及三周的疗效作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MESSS)评分,与对照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治疗后24小时溶栓治疗组有26.3%达到治愈标准,对照组仅5%;在治疗后一周,溶栓组有57.9%的病例达到治愈标准,对照组中只有1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效果差异显著;在病程第三周,溶栓组治愈率达68.4%,对照组为45%,无明显差异。结论 研究表明溶栓治疗对于改善急性期神经功能损害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治疗作用及防治并发新生血管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家兔(96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24只眼)。分别为:A组:健康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血栓通组;D组:散血明目片组。采用激光光凝法建立兔RVO模型,分别于术后第3、7、14、21天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即刻摘取眼球,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兔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B、C、D3组72只眼成功建立了RVO模型。D组与B组比较,视网膜组织中VEGF、bFGF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能促进RVO后出血的吸收,改善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抑制VEGF、bFGF在视网膜面的高表达,进而治疗RVO,防治RVO后并发新生血管,保护视网膜。  相似文献   
6.
背景: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后眼底出血情况,作为一种中医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方法,显效率高,可有效改善中医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黏度,减少无灌注区,建立有效侧枝循环有关。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影响。 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纳入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所有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和肝阳上亢两种证型。将该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2个月为1个疗程。 主要结局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行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视网膜循环时间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无灌注区、眼底新生血管和侧枝循环建立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视功能,可反映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多项指标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退翳明目汤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基础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8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41眼)和对照组(30例,43眼)。治疗组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予以退翳明目汤口服,对照组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4周干眼症状计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2个月内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2周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计分与术前比较有所提高,术后4周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2周、4周Schirmer-Ⅰ试验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P0.01)。两组术后2周、4周BUT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两组术后2周、4周治疗组干眼症状计分、Schirmer-Ⅰ试验、BUT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随访29例(40眼),复发率为0,对照组随访28例(40眼),复发率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配合口服退翳明目汤能够减轻患者干眼症状,促进泪液基础分泌量,改善泪膜稳定性,降低术后胬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从基础医学教育的各主要环节入手,按照新医学模式和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需求,制订课程建设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组建公用平台,加强教材建设,建立质量监探体系,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肝铸型标本肝静脉吻合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肝静脉之间的吻合情况;方法:观察88个铸型标本中肝静脉侧支吻合的出现率,并对一例有丰富吻合支的肝脏用游标卡尺测量吻合中点处的直径;结果:88个肝铸型标本中有侧支吻合22例,显示率25%;1例丰富吻合标本,其中有17处吻合,最大直径为2.28mm,最小直径为0.62mm。副肝静脉与肝静脉吻合3处;结论:在肝静脉结扎或病理变化后,侧支循环开放、增多,受累肝段与未受累肝段间发生浅表和深部肝静脉侧支吻合,使得肝内血管解剖变得异常复杂而完全不同于正常解剖结构,为肝外科手术中处理肝静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坐骨神经端侧吻合后IGF-IR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促进侧芽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胫、腓神经端侧吻合,分为术后3、7、14、21、28d五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GF-IR,并结合侧芽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脊髓IGF-IR术后表达增加,7d最高;②背根节IGF-IR3d和7d表达最高,随后下降,28d时仍高于对照侧;③HE染色显示,术后14d吻合口有少量再生纤维通过,28d时再生纤维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端侧吻合后IGF-IR的表达与侧芽生长过程有关,促进和维持侧芽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