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光不正是造成儿童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虽然眼镜是屈光矫正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仍有许多儿童屈光不正未能得到矫正,主要是人们对屈光不正认识的不足、检查设备及方法的限制、验光人员缺乏等因素影响了屈光矫正工作的开展.对此,目前已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视力筛查工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初级眼保健中...  相似文献   
2.
背景 近视是常见的眼病且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因素.近视眼视盘参数的准确测量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比较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和海德堡激光共焦断层扫描仪(HRT2)测量近视眼视盘参数的一致性,并探讨近视患者眼轴长度(AL)与2种仪器测量差值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9-12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单纯近视患者150例,每例患者任意选择一眼纳入分析.受检眼均接受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视野检查和眼底检查.根据等效球镜度(SE)将受检眼分为低度近视组(SE≤-3.00 D)、中度近视组(-3.00 D<SE<-6.00 D)和高度近视组(SE≥-6.00D),分别为35、60和55眼.分别采用IOLMaster、Cirrus HD-OCT和HRT2测量受检眼AL和视盘参数,后者包括视盘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杯盘面积比(ACDR)和垂直杯盘比(VCDR),对Cirrus HD-OCT测量的视盘参数进行光学放大效应校正,比较HRT2和校正后的Cirrus HD-OCT视盘参数测量值的一致性;分析AL与2种仪器视盘参数测量差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受检者平均屈光度为(-5.22±2.34)D,平均AL为(25.62±1.10)mm.经光学放大效应矫正后的Cirrus HD-OCT视盘参数值均大于校正前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高度近视组受检眼经Cirrus HD-OCT测量的视盘面积值明显大于HRT2的测量值(P<0.001),中度近视组HRT2测量的盘沿面积大于Cirrus HD-OCT的测量值(P=0.040),低、中、高度近视组Cirrus HD-OCT测量的ACDR、VCDR和视杯容积值均明显大于HRT2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irrus HD-OCT和HRT2测量的视盘面积的95%一致性范围(LoA)为-0.64~ 0.74 mm2,盘沿面积的95% LoA为-0.74 ~0.62 mm2,均大于0.5;2种仪器测量的视盘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的差值与AL均呈微弱正相关(r=0.158、0.148、0.156,均P<0.05);2种仪器测量的ACDR和VCDR差值与AL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0.012、0.093,均P>0.05).结论 Cirrus HD-OCT测量近视眼视盘参数受光学放大效应的影响,眼轴越长,光学放大效应越明显.Cirrus HD-OCT与HRT2测量的视盘参数一致性较差,临床上2种检测结果不能相互替代,2种仪器测量的差异随着眼轴的增长而变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年近视眼角膜非球面参数(Q值)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63例(326眼)近视者按低、中、高度近视程度分为3组,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对Q值进行测量。对Q值与角膜散光和曲率、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及6 mm角膜下、上方平均屈光度差值(I-S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成年近视眼平均Q值为-0.088±0.095。3组平均Q值分别为-0.083±0.107,-0.085±0.094和-0.099±0.085。Q值与角膜散光呈负相关性(r=-0.27,P〈0.05)。Q值与角膜曲率、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及6 mm区I-S值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近视眼Q值与角膜散光有弱的负相关性,与屈光度及角膜其它参数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4.
胆囊息肉样病变在临床上并非罕见,随着B超、胆囊造影、CT及逆行胰胆管造影等影像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日渐增加,本文就我院1990~1992年间收治5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58例中男25例,女33例,年龄多在30~45岁,最小者15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42.5岁。58例中7例无任何症状,是健康检查B超发现的,大部分病人有上腹不适、隐痛,少数为上腹剧痛,并部分病人伴放射痛。本组中除8例急诊患者未做B超检查外,余50例均做B超检查,其中5例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或结石而漏诊外,余45例术前B超检查与术后病…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 ,6 4岁 ,因左上腹疼痛入院。查体 :贫血外观 ,脾肿大 ,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B超示脾脏实性占位。胸片无明显异常。行脾切除术。病理检查 :大体 :脾脏 15cm× 10cm× 7cm ,紫红色 ,被膜紧张 ,切开可见直径 6 5cm左右灰白色肿物 ,鱼肉样外观 ,似呈分叶状 ,其间可见出血坏死灶。脾门淋巴结肿大。光镜 :肿瘤区脾脏结构破坏 ,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 ,其中可见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 ,呈束状分布于瘤细胞之间。瘤细胞较为均一 ,可见空泡状核 ,核膜厚 ,核仁清晰 ,核分裂象少见 ,部分细胞可见核沟、核裂。瘤组织间可见坏死组织 ,吞…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表面切削手术前后角膜透明性变化,初步建立角膜光密度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对应的数据库.方法:收集我院行表面切削手术的病人74人146眼.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行裂隙灯角膜透明性检查和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0表示角膜完全透光,100表示角膜混浊不透光)测量角膜光密度.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光密度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根据裂隙灯下角膜透明性将术后数据分成透明角膜组和Haze组与术前分别对比.术后角膜光密度与裂隙灯下Haze分级进行等级资料Spearman相关分析;按照裂隙灯分级将不同程度Haze与角膜光密度对应,初步建立术后Haze的角膜光密度数据库.结果:术后3个月时,透明角膜(0级Haze)80眼、Ⅰ级Haze 49眼、Ⅱ级Haze 13眼、Ⅲ级Haze2眼、Ⅳ级Haze2眼.术前最大角膜光密度平均值为19.7±2.47,术后3个月时最大角膜光密度平均值为30.3±7.2,术后角膜光密度比术前升高(Z=?7.404,P<0.001);另外术后Haze组和术后透明角膜组光密度分别为38.2±15.2和21.2±3.51,与术前比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4.783,P<0.001;Z=?5.195,P<0.001).术后角膜光密度与Haze呈正相关(r=0.819,P<0.001).各级Haze组对应角膜光密度参考值为Ⅰ级Haze:29.4±2.58;Ⅱ级Haze:43.2±5.68;Ⅲ级Haze:59.5±0.92;Ⅲ级Haze:89.5±14.9.结论:Haze的出现使光密度增加,影响角膜的透明性.手术后裂隙灯观察下的透明角膜光密度较术前高,可能与术后角膜的炎症反应或胶原纤维排列变化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表面切削手术前后角膜的透明性除了传统的裂隙灯检查外,也可以用角膜光密度来评价.用角膜光密度来评价角膜的透明性比单纯的裂隙灯检查更容易发现细微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张日平  辜美山  孙丽霞  李瑾瑜 《眼科》2014,23(5):305-307
目的 通过术中利用光学相干厚度测量的方法评估飞秒激光制瓣联合LASIK、LASIK与LASEK三种手术中角膜切削深度的差异。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3年3月到2014年5月行阿玛仕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的患者103例200眼,其中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50例100眼,角膜板层刀LASIK组30例57眼,LASEK组23例43眼。方法 术中使用实时角膜厚度测量(OCP)技术分别测量制瓣后激光切削前和激光切削后的中央角膜厚度,从而计算实际角膜基质切削深度。比较各组实际角膜切削深度与激光系统预期最大切削深度的差异及三种术式实际角膜切削深度与理论切削深度差值的组间差异。主要指标 理论角膜切削深度、实际角膜切削深度。结果 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OCP所测角膜切削深度(117.22±31.13)μm,准分子激光系统预计角膜切削深度(99.52±25.47)μm(t=-12.55,P<0.001)。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组OCP所测角膜切削深度(116.30±22.93)μm,预计角膜切削深度(94.26±16.37)μm (t=-12.44,P<0.001)。LASEK组OCP所测角膜切削深度(106.72±23.77)μm,预计角膜切削深度(99.31±20.46)μm(t=-4.44,P<0.001)。实际角膜切削深度与预计值比较,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为(17.69±14.10)μm,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组为(22.04±13.38)μm,LASEK组为(7.41±10.95)μm。飞秒激光制瓣及板层刀制瓣LASIK组实际角膜切削深度与理论切削深度差值较LASEK术式组切削深度差值较大(P均<0.001)。飞秒激光组与角膜板层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 术中实时光学相干厚度测量的方法所测三种准分子激光手术实际角膜切削深度较激光系统预计值大,术前预测角膜基质床厚度时需考虑到预计值与实际值差值存在。(眼科, 2014, 23: 305-307)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非球面引导的LASEK及LASI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近视散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3例86眼行非球面引导的LASEK手术,45例90眼行非球面引导的LASIK手术。对所有患者术后1周、术后1月、3月裸眼视力达到1.0的比例进行比较,对术后1月、3月残余屈光度、角膜像差结果按屈光度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ASIK组患者术后1周、1月裸眼视力达1.0比例者较LASEK组多,术后3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月及3月残余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度近视组两种术式在术后1月、3月角膜像差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低中度近视组患者两种术式在术后1月角膜像差均有所增加,术后3月LASEK组像差有所恢复,较LASIK组像差值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引导的LASEK及LASI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术后视力及屈光预测性良好,利用LASEK治疗低中度近视患者较LASIK手术更有利于角膜像差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阑尾粘液腺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6岁。两个月前自觉胃区不适。入院前1日发热、寒战、恶心,伴轻度腹泻,腹痛呈持续性加重。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查体:右下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 WBC20.2×10/L, S80%, L19%。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 10cm x 6cm肿物位于盲肠末端,表面光滑,与大网膜轻度粘连,易分离。肿物与盲肠境界不清,质硬。探查盲肠,无明显异常。 病理检查:大体:阑尾呈囊性,表面光滑。体积: 10cm×6cm×4cm,剖开见内含大量半透明胶样内容及坏死物。下1/3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