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测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中心凹旁视网膜水肿的情况,指导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8例(91眼)进行临床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4周、12周及24周分别进行详细眼底检查,SD-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中心凹旁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厚度。同时运用LogM AR表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检查。术后较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大3个标准偏差表示存在CME,在术后12周行FFA检查。相关资料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54.68±22.04)μm,术后1周、4周、12周、24周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264.52±23.27)μm、(262.51±24.64)μm、(267.52±39.14)μm、(263.71±26.58)μm,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增加最明显的是术后12周时(P=0.028),术后12周时颞侧、鼻侧、上方及下方的黄斑中心凹旁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均为P<0.01)。术后1周、4周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变与BCVA无明显相关性,但术后12周、24周时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变与BCVA有显著相关性(均为P=0.00)。术后12周通过FFA检测的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率为3.3%,而通过SD-OCT检测的发生率为5.5%。结论白内障术后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有明显改变,SD-OCT能准确观察白内障术后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增加及黄斑囊样水肿的形态特点。SD-OCT观察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情况与FFA的结果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正>【据《Lancet》2019年2月报道】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直接抗病毒治疗后的临床结局——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作者Carrat F等)虽然直接抗病毒药物已广泛用于慢性HCV感染者的治疗,但其临床效果尚未得到充分报道。来自法国皮埃尔·路易斯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研究所的Carrat等比较了法国国家艾滋病研究署(ANRS) CO22 Hepather队列中直接抗病  相似文献   
3.
4.
干眼是常见的眼科疾病,手术源性干眼是其中的特殊类型。许多眼科手术术后由于泪液的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的动力异常可引起泪膜不稳定及眼表的损害,导致手术源性干眼。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其病因和特点,做好防治工作。术中尽量维持泪膜的正常结构,减少对角结膜机械性损伤以及术后用药规范化、合理性,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眼球穿孔伤伴眼内异物是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科急症之一,尤其对巨大异物的摘出更加疑难、复杂,其诊治过程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眼内多发性巨大异物在临床上实属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眼球穿孔伤伴眼内多发性巨大异物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万敏婕  罗彤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15-2318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隐匿性新生血管的另一种病变形式,起源于黄斑旁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层,以多发性小灶状视网膜内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吻合(retinal-choroidal anastomosis,RCA)为特点,对视力损害严重。本文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复习,并就RAP的发病机制、临床分期、诊断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据《Mol Cancer》2019年7月报道】题:LncRNA34a介导调控肝细胞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作者Zhang L等)骨转移(BM)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威胁。已有研究报道LncRNA34a(Lnc34a)可调节结肠癌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但其对HCC BM的作用仍然未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53和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鼻咽癌40例、慢性鼻咽炎22例组织中p53和nm23-H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与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慢性鼻咽炎组p53及nm23-H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27.2%,而鼻咽癌组为92.5%、55.0%.在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的22例鼻咽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9例(40.9%),在nm23-H1表达阴性的18例中p53蛋白阳性表达17例(94.4%).鼻咽癌组织中p53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p5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T分级无关;nm23-H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肿瘤T分级无关.结论 抑癌基因p53和nm23-H1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协同、调控作用,可成为临床诊断和评价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9.
王国华  霍鸣  罗彤  万敏婕 《广西医学》2010,32(2):253-254
自1982年Khodadoust等首次报告角膜内皮炎以来,角膜内皮炎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新的疾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以及缺乏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据,误诊、漏诊情况在临床时有发生。我们2006年以来采用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角膜内皮炎1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据《Hepatology》2019年2月报道】题:一项前瞻性研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用于评估肝硬化中的急性肾损伤(作者Huelin P等)肾脏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与肝硬化中其他类型的急性肾损伤(AKI),尤其是肝肾综合征(HRS-AKI))之间的鉴别诊断。由于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然而,肾脏生物标志物仍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