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确立孕中期21-三体及18-三体的风险截断值,提高产筛效率。方法对185 66例15~20w+6孕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AFP、Free-βhCG的浓度,结合母龄、孕周、体重等因素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穿刺,并利用系统软件统计出不同风险截断值所对应的筛查阳性率、检出率及阳性预测值。结果不同风险截断值所对应的产筛效率差异很大,21-三体风险截断值为1/270时,阳性预测值1.7%,检出率80%,产筛效率达到最高;18-三体风险截断值为1/350时,阳性预测值4%,检出率100%,产筛效率最高。结论孕中期母体血清AFP、Free-βhCG测定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手段,降低出生缺陷,在徐州地区适合实行,但须确立一合适风险截断值,以使产筛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子痫前期是威胁母婴健康的妊娠期常见疾病,孕妇常出现高血压、蛋白尿,伴或不伴其他脏器损伤。子痫前期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母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紊乱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环节,而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临床亦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microRNA(miRNA)是一类对基因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微小RNA,可通过修饰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核心元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研究报道了miRNA与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收缩/舒张因子生成失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凋亡及血管生成障碍的关联性;且miRNA参与了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分化功能。本文就miRNA在子痫前期母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为今后子痫前期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孕妇血清ADAM12-S水平与唐氏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早孕期(8~11周)孕妇血清中ADAM12-S水平,并分析ADAM12-S水平变化与唐氏综合征等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正常单胎血清ADAM12-S水平随孕周增加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唐氏综合征等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AD-AM12-S水平的明显低于正常单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12-S可作为产前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法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镜下核型分析。结果352对惯性流产夫妇中共检出异常核型41例,占5.82%。结论其中平衡易位是引起流产的主要染色体核型。对习惯性流产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有助于病因的分析与诊断,而且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疾病的筛查,研究徐州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类型,以便做到早确诊、早治疗.方法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喂足3次母乳后采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斑,应用化学方法测定苯丙氨酸(phe)浓度phe≥2.1mg/dl进行检查.结果筛查2003~2005年135880例新生儿,确诊PKU患儿15例,发病率为1/8858.结论徐州地区PKU发病率1/8858,高于我国PKU发病率平均水平1/11180[1],符合我国PKU发病率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下配子输卵管内植入术 (GIF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促性腺激素促超排卵 ,上游法处理精液 ,电视腹腔镜下穿刺取卵 ,输卵管插管植入配子。结果 :19例患者治疗后妊娠 4例 ,妊娠率为 2 1 1% ,3例足月分娩 ,1例妊娠流产 ,无 1例有严重并发症。结论 :电视腹腔镜下GIFT是一种获得较高妊娠率的辅助生育技术 (ART) ,同时治疗了导致不孕的其它盆腔疾患 ,为以后自然受孕创造了条件 ,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母血浆中游离胎儿DNA检测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无创产前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孕中期血清学筛查高风险、高龄妊娠等因素,孕龄在15~26周之间,且拒绝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母血浆中游离胎儿DNA的高通量测序,阳性结果孕妇,通过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结果1269例孕妇血浆样本经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到22个结果异常,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1O例21-三体、3例18-三体、性染色体异常6例,3例性染色体误诊。无创胎儿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检出正确率达100%,但胎儿性染色体检测准确率较低,约为66.7%。结论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具有无创性,且与传统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诊断胎儿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的特异性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NIPT筛查的7144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集孕妇外周血5 mL进行全基因组大规模平行测序,预测发生胎儿SCA的风险值。再对NIPT提示胎儿SCA孕妇,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术产前诊断。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批准[审批文号:〔2019〕伦审第(05号)]。本研究与受试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7144例孕妇中,NIPT提示胎儿SCA为27例(0.4%,27/7144)。胎儿SCA的27例胎儿中,13例(48.1%,13/27)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5,X;6例(22.2%,6/27)为47,XXX;5例(18.5%,5/27)为47,XYY;3例(11.1%,3/27)为47,XXY。②对NIPT提示胎儿SCA的27例孕妇中,21例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术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2例无异常,其余9例的结果与NIPT结果相符,SCA阳性预测值为42.8%(9/21)。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9例胎儿中,3例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7,XXX;3例为47,XYY;2例为47,XXY;1例为45,X。③由于NIPT结果异常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术结果亦异常的9例胎儿45,X,47,XXX,47,XXY和47,XYY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10),75.0%(3/4),67.0%(2/3)和75.0%(3/4),假阳性率分别为90.0%(9/10),25.0%(1/4),33.0%(1/3)和25.0%(1/4)。④NIPT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7,XNN者进一步行羊水穿刺术后提示真阳性者父母中位年龄均为37岁,高于假阳性者父母(30岁)。结论NIPT在筛查胎儿SCA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是假阳性率较高,仍需进一步进行产前诊断以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妇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质酶12(ADAM12-S)水平变化与唐氏综合征等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早孕期(8-11周)孕妇血清中ADAM12-S水平,并分析ADAM12-S水平变化与唐氏综合征等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正常单胎血清ADAM12-S水平随孕周增加而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呈线性相关(r=0.993,P〈0.01)。唐氏综合征等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ADAM12-S水平的明显低于正常单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孕妇血清中ADAM12-S水平随孕周增加而上升,可用于非整倍体常染色体异常的筛查,预测胎停育、异位妊娠等早期妊娠丢失,可作为产前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致病基因MMACHC新突变,对小鼠神经细胞凋亡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5月和7月,江苏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徐州分中心筛查确诊2例cblC型MMA患儿的血液样本中,检出的c.626_627del及c.228_231del 2种MMACHC基因新错义突变为研究材料。分析MMACHC基因的2种新突变所累及的氨基酸残基的保守性及预测其致病性后,构建MMACHC基因2种新突变重组质粒,并与野生型MMACHC基因重组质粒,分别瞬时转染小鼠神经细胞(神经元细胞株HT22及神经干细胞株C17.2)进行体外实验。将MMACHC基因c.626_627del质粒转染的小鼠HT22、C17.2细胞,分别纳入神经元观察1组、神经干观察1组;将MMACHC基因c.228_231del质粒转染的小鼠HT22、C17.2细胞,分别纳入神经元观察2组、神经干观察2组;将野生型MMACHC基因重组质粒转染的小鼠HT22、C17.2细胞,分别纳入神经元对照组、神经干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TUNEL荧光检测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分析小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Dunnett t检验,对2个观察组分别与对照组神经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过徐州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9〕伦审第(09)号]。结果①MMACHC基因2种新突变所在氨基酸位点(第77位及第209位),在人源、家鼠、褐鼠、斑马鱼及猕猴5个物种间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2种突变均可能具有致病性。②与对照组相比,与之对应的2个观察组神经细胞的细胞核DAPI染色着色更深(亮蓝色),TUNEL荧光阳性(绿色)细胞数更多。神经元观察1组细胞凋亡率(DAPI染色)及凋亡率(TUNEL染色)分别为(25.8±1.1)%、(23.1±1.4)%,均高于神经元对照组的(4.9±0.9)%、(3.2±0.4)%,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5、24.41,均为P<0.001);与此具有相似结果的是,神经元观察2组与神经元对照组比较,以及神经干观察1组、2组分别与神经干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③神经元观察1组、2组HT2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及细胞质内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神经元对照组,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物(PSD)-95、myc-MMACHC、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p-GSK)-3β(Ser)及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水平,则均分别低于神经元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神经干观察1组C17.2细胞中caspase-3、PSD-95、myc-MMACHC、p-GSK-3β(Ser)及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水平,均低于神经干对照组,而cleaved caspase-3、GSK-3β及细胞质内β-catenin表达水平,则均高于神经干对照组,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干观察2组C17.2细胞中caspase-3、cleaved caspase-3、GSK-3β及细胞质内β-catenin表达水平,均高于神经干对照组,而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水平,则低于神经干对照组,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ACHC基因2种新突变可能通过抑制GSK-3β-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而促进小鼠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