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CADASIL)患者软脑膜动脉管壁结构及血管弹性指数的变化。方法对6例有基因突变的CADASIL患者组成的观察组的额叶、颞叶皮层脑组织切片与对照组的脑组织切片进行penta-chrome染色,对所有切片内的软脑膜血管的内膜、中膜、外膜厚度、血管腔内径和外径进行测量,计算血管弹性指数( SI)。结果 CADASIL患者的软脑膜血管的内膜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厚(P<0.0001),中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薄(P<0.01),外膜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CADASIL的血管腔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狭窄,血管弹性指数SI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0001)。结论 CADASIL的软脑膜动脉的主要病理性改变是内膜显著增厚和中膜变薄,但血管内径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探讨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从人才培养、财政支持及一体化的健康管理体系二个方而的有机组成,促进江苏省健康大省的建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39例,根据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分成2组,其中颅内外动脉狭窄率<50%为对照组,89例; 狭窄率≥50%为狭窄组,50例。收集基线资料及血液检测指标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狭窄组饮酒率、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Logistic回归显示,γ-GT(OR=1.047,P=0.000)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 γ-GT曲线下面积AUC为0.728(95%CI=0.644~0.811,P=0.000); γ-GT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最佳临界值为25.8。结论 γ-GT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外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瘤(PC12)细胞产生的内源性毒性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观察VMAT功能抑制以及不同干预方法对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和细胞死亡方式。结果:单独加入VMAT抑制剂利血平对PC12细胞无毒性作用;利血平协同多巴胺明显增加多巴胺的毒性,使同样浓度的多巴胺诱发PC1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二硫苏糖醇(DTF)和脉冲1号使PC12细胞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VMAT功能抑制触发了多巴胺内源性毒性可诱发细胞凋亡,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制剂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为急性脑梗死颅内外动脉狭窄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45例,根据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分成2组,其中颅内外动脉狭窄率<50%为对照组,95例;狭窄率≥50%为狭窄组,50例。收集基线资料及血液检测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狭窄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淋巴细胞计数狭窄组低于对照组(P < 0.05);Logistic回归显示,NLR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OR=1.492,P < 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因素联合指标及NL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8、0.718、0.631、0.725和0.739,NLR最佳诊断值为2.23。结论:N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To study the antitoxic role of 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 (VMAT2) in transpgenic Chinese Hamster ovary(CHO) cell.Methods:With the technology of transgene from PC12 to CHO,MTT reduction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MPP^ toxic effect on wild type CHO(wtCHO) and transgenic CHO.Meanwhile,the role of reserpine was also observed in MPP^ toxic effects.Results:The sensitivity of transgenic CHO to MPP^ was much less than that of wtCHO with 0.5 mmol/L MPP^ .Transgenic CHO had the same sensitivity as wtCHO if rotenone was given.WtCHO,by given reserpine alone,didn‘‘‘‘‘‘‘‘t change its sensitivity to MPP^ .Conclusions:VMAT2 has protective effect on transgenic CHO by transporting MPP^ to vesicles.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用四唑盐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eytoma cell,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多巴胺浓度为0.15,0.30,0.45,0.60mmol/L时,PC12细胞生存率为(89.3&;#177;7.7)%.(62.9&;#177;4.3)%,(42.5&;#177;2.7)%,(37.6&;#177;3.7)%,与对照组100%比较0.30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73-5.323,P&;lt;0.05),0.45组与0.60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73-5.323.P&;lt;0.01),利血平协同多巴胺作用时,其生存率为(73.7&;#177;3.9)%.(49.8&;#177;2.1)%。(31.6&;#177;1.9)%,(20.1&;#177;1.7)%,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43-5.673,P&;lt;0.05)。结论:VMAT功能抑制引发了多巴胺的内源性毒性,进而诱发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可较好解释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9.
帕金森病 (PD)是锥体外系统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从PD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选择性受损出发 ,结合大量已进行的PD发病机制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正是黑质纹状体系统自身特有的多巴胺递质囊泡转运异常在PD的发病机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1 囊泡转运与囊泡单胺类转运体 2(VMAT2 )1 1 囊泡转达的特点 现已确定有 4种不同的囊泡转运活动 :单胺类、乙酰胆碱、γ 氨基丁酸 (GABA)和谷氨酸的转运。囊泡转运体位于胞浆内的分泌囊泡上 ,它们依靠H ATP酶泵产生的质子电化学梯度进行主动转运 ,而质膜转运体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作性头痛与慢性头痛患者注意功能影响的临床表现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纳入18例发作性头痛(episodic headache,EH)患者、20例慢性头痛(chronic headache,CH)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人群,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包括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国北京版(Beijing Chinese version of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C)、数字广度测试(digit span test,DS)、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FAB)、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ubscales,HADS)和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注意力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s test,ANT),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组的MoCA-C(P值均< 0.001)、DS(P=0.002或P=0.004)、HADS(焦虑:P < 0.001或P=0.002;抑郁:P < 0.001或P=0.001)、PSQI(P < 0.001或P=0.001)评估结果均与健康对照组或EH组存在显著差异。CH组和健康对照组的FAB评估结果亦存在显著差异(P=0.021)。ANT测试结果显示3组间的警觉、定向效率和正确率无显著差异,但CH组的平均反应时间较健康对照组或EH组明显延长(P=0.002或P=0.035),执行控制效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2)。结论:头痛损害注意功能,而CH组损害更明显,主要表现为CH患者执行注意力相关任务的平均反应时间延长、执行控制功能降低,提示CH损害了注意网络-执行功能,该功能的损害可能是头痛损害注意功能的关键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