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心搏骤停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10、20、30 min时的收缩压均比明显对照组患者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运动反应、角膜反射和疼痛躲避反应阳性率及存活率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面罩-气囊通气法复苏较常规心肺复苏抢救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分为新生儿破伤风和非新生儿破伤风。我国已于2012年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但非新生儿破伤风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为规范我国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包括了非新生儿破伤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分级、治疗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现有文献已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分析,但对于武汉地区以外的,尤其是深圳市这种移民城市中该病的流行特点尚缺乏研究,本文拟通过对深圳市确诊的417例COVID-19患者进行分析以研究其流行特点,以期为未来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合理化建议。 方法通过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政府热线及搜狐网,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24日(广东省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降为二级为信息收集终点)深圳市COVID-19确诊患者个案的详细信息及深圳市各区常住人口数、户籍人口数、区域面积、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信息。分析所有确诊患者的三间分布、聚集性患者及病死率。再进一步以2020年1月23日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时间节点,分析其前后流行病学特征的差异。 结果在研究时间段内,深圳市共确诊417例COVID-19患者,年龄1~86岁,平均(45.3±17.6)岁。其中,男性197例(47.2%),年龄在2~86岁之间,平均(46.5±16.9)岁;女性220例(52.8%),年龄在1~79岁之间,平均(44.3±18.2)岁。空间分布上南山区最多[87例(20.9%)],大鹏新区最少[2例(0.5%)]。且患病人数与该行政区的户籍人口数有相关性,而与常住人口数、面积、GDP、人口密度及人均GDP无明显相关性。确诊患者的发病时间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4日,大部分集中在2020年1月16日至2020年2月10日。有11例(2.6%)确诊患者无症状,2例(0.5%)在入院后才出现症状。患者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为3 d(6-1)。流行病学史分析结果:有343例(82.3%)有异地旅居史,其中77例(22.4%)到深圳前已发病,269例(78.4%)在到达深圳后才发病;聚集性患者共215例(51.6%),多数为家庭聚集。总体病死率为0.7%(3/417)。 结论深圳市COVID-19确诊患者在年龄结构上与全国数据一致,但在性别分布上存在差异,这可能与输入性患者的人口结构特点有关;大部分患者为输入性患者,提示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加强出行管控和隔离;患者在各行政区的分布有明显差异,户籍人口多的区域患病人数多,因此要对户籍人口多的区域加强监控;患者的发病时间多数集中在广东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聚集性患者多见,且轻症为主,提示应注重宣传、提高群众重视程度以减少密切接触,同时对老年、有慢性疾病者重点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14-3-3σ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甲基化及其转录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14-3-3σ基因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甲基化和mRNA转录情况,探讨14-3-3σ基因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进行14-3-3σ甲基化检测,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4-3-3σmRNA转录水平。结果 采用相对量分析法,△△CT为0.77,根据样本平均相对含量%=2-△△CT,得出14-3-3σ基因在癌症组平均转录表达量是非癌组的58%。14-3-3σ基因启动子在42例散发性乳腺癌标本中甲基化率为66.7%;在24例乳腺非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为25%,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0.616,P<0.05)。结论 14-3-3σ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甲基化率,且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甲基化的异常影响了14-3-3σ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14-3-3σ、P53和IKKα基因在散发性乳腺癌中mRNA表达情况,探讨这三个基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4-3-3σ、P53和IKKα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采用相对量分析法,14-3-3σ、P53和IKKα基因的△△CT依次为0.77、1.96和0.02,根据样本平均相对含量%=2-△△CT,得出14-3-3σ、P53和IKKα基因在癌症组平均转录表达量依次是非癌组的58%、25%和9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14-3-3σ和P5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是低表达的,IKKα基因mRNA表达水平不受影响,三个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是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的改进。方法对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27例患者,分别于确诊的当日或第一日行胃造口术,置入双管,行胃肠减压和肠道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25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因重度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经胃双管法的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可有效地促进吻合口瘘的愈合,显著降低食管手术吻合口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于2012年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但非新生儿破伤风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为规范中国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包括非新生儿破伤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分级、治疗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对42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24份乳腺非癌组织进行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 42例乳腺癌中,18例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2.9%;24例乳腺非癌组织中检测到2例(均为乳腺纤维腺瘤)甲基化,甲基化率为8.3%。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乳腺癌组与非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619,P〈0.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对48份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1份甲状腺非癌组织进行14—3—3σ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34例检测到14—3—3σ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70.8%;21例甲状腺非癌组织中检测到10例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7.6%。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在甲状腺癌症组和非癌症组间统计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14—3—3σ基因甲基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对48份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1份甲状腺非癌组织进行14-3-3σ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34例检测到14-3-3σ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70.8%;21例甲状腺非癌组织中检测到10例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7.6%。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在甲状腺癌症组和非癌症组间统计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14-3-3σ基因甲基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