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癫痫样抽搐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科在透析过程中并发癫痫样抽搐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期本组患者血液透析3 2556例次,发生癫痫样抽搐58例次,发生率为0.18%,临床表现类似癫痫大发作,为全身对称性抽搐、肌阵挛及意识丧失.其中抗生素脑病28例患者(80.0%),失衡综合征3例(8.6%),严重低血压2例(5.7%),低血糖症2例(5.7%).发作时给予注射安定、补液、纠正低血糖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抗生素脑病者予以停用原有抗生素,同时加强透析治疗.结论 抗生素脑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并发癫痫样抽搐的常见原因,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口服盐酸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根据治疗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钙情况调整骨化三醇剂量或加用钙剂,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测定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水平,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8周,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患者皮肤瘙痒、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均明显好转。治疗过程中,出现低钙血症1例,加用钙剂后缓解。结论盐酸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短期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但长期疗效及能否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设备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了解应用该设备配液透析后,患者的血清钠,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以及pH值是否与传统配液法结果相一致。方法:抽取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例。A组MHD患者使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设备配制碳酸氢盐液进行透析,而B组患者使用传统配液法配制碳酸氢盐液进行透析。随访4周,测定每次透析前后患者血清钠,CO2CP以及pH值水平。结果:1A组与B组的血清钠水平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5,P〉0.05);2A组与B组的CO2CP以及pH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9,t=0.695;P〉0.05)。结论:冬天配制碳酸氢盐液时可使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设备,并未影响患者透析质量,同时省时省力省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华  苏东东  赵文琪 《中国药师》2011,14(7):1023-1024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伴有肾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全部患者均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4000u,皮下注射,每周2次。治疗组于HD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每周2次,疗程12周。所有患者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12周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贫血指标均得以改善,但治疗组升高的幅度更明显(P〈0.05),炎症指标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2.8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结论:左卡尼汀可加强EPO的疗效。左卡尼汀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的组织结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超微病理性结构,预测颅内囊性动脉瘤进展。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12例颅内多发动脉瘤(19个标本)、15例单发动脉瘤及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脑血管标本的血管壁组织结构。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血管壁标本中的Ⅳ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在动脉瘤标本中可见动脉瘤壁的内皮细胞损伤、弹力板不完整或缺失及平滑肌细胞坏死,与正常大脑中动脉动脉壁有明显的差异;动脉瘤壁Ⅳ型胶原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颅内囊性动脉瘤壁中各层结构的形态及分布特点与正常大脑中动脉动脉壁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颅内囊性动脉瘤容易破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冬季血透中心透析液B粉的溶解速度较慢,为了加快透析液配液时间,对原有的配液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方法:采用边加反渗水边加温、控温方式.当反渗水达到设定的用量时,同时配液桶内的反渗水温度也达到设定值,这样即使在寒冷的冬季透析液的配制时间与最炎热的夏季毫无差别.结果:冬季透析液B粉的溶解时间由原来的6 h缩短到0.5 h.结论:经过改造的配液设备极大提高了冬季B粉的溶解速度,使透析液的配制时间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正常健康人1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例.所有对象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中,T2DM患者分为2组(各10例):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均分别于OGTT 0、60、120min采用高分辩血管外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GNT)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在OGTT 试验中,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0、60、120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0min相比,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60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降低,120min又明显回升(P<0.05).与单纯OGTT组比较,OGTT 维生素C组60、120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增高(P<0.01),而0min 2组相似.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在基础状态下,LDL-C、Lp(a)、 FBG、 HbA1c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P<0.01).在OGTT中,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血糖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负相关(P<0.05).结论 高血糖快速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提示延长或反复的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内皮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维生素C保护NO免遭超氧阴离子和其它氧自由基的灭活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氯沙坦对球囊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氯沙坦抗氧化应激及对球囊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剥脱后高脂饮食(含1.5%胆固醇)喂养制作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对狭窄部位行球囊成形术。术后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10mg/(kg·d)口服,对照组只喂生理盐水,4周后取腹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核因子κB、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氯沙坦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比值、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比值均显著减少(P〈0.01)。核因子κB及其靶基因产物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细胞增值核抗原亦因氯沙坦的干预而明显减少(P〈0.01、P〈0.05、P〈0.01)。结论氯沙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少活性氧族生成,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和新生内膜形成,减轻再狭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决冬季血透中心透析液B粉溶解速度较慢的问题,我们对原有的配液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方法改进的配液设备主要由加热器、水位自动控制器、配液桶、搅拌器、电动阀、管路和进出水阀等7部分组成。采用边加反渗水,边加温的控温方式,使反渗水达到设定的用量时,配液桶内的反渗水温度也达到设定值,这样即使在寒冷的冬季透析液的配制时间与最炎热的夏季也毫无差别。结果冬季透析液的配液时间由原来的6 h提高到0.5 h。结论经过改造的配液设备减少了冬季透析液的配制时间,且配液时间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