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患者40例共160支血管,同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共160支血管,64SCTCA扫描检查结果为,98支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48支,回旋支17支,左主干5支,右冠状动脉22支,桥支6支);CAG扫描检查结果为93支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47支,回旋支16支,左主干5支,右冠状动脉20支,桥支5支)。64SCTCA和CAG扫描检查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为86支,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5%(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冠脉CT成像技术能够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和定性做出诊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预测、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冠心病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8.2±16.5)岁(范围32~72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胸痛、心悸、晕厥或晕厥先兆,劳力性气促,心电图主要表现为T波倒置,巨大负性T波,存在Q波。超声检查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占86.5%。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1例接受DDD起搏治疗,1例接受室间隔化学消融手术。结论HCM临床表现多样,确诊有赖于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其心电图表现亦有一定的特点,目前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技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急性发作失代偿期应用重组人脑钠肽(rh BNP)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一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rh BN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rh BNP治疗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组,P<0.05。结论 rh 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上具有突出效果,能够有效纠正心力衰竭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常规药物治疗2~4d,经患者同意和/或临床疗效不理想的39例采用支架置入治疗为支架组;其他40例继续药物治疗为药物组。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66处,其中2例合并左主干狭窄转外科治疗,37例血管狭窄〉70%的患者置入支架共59枚。比较2组出院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心血管事件人均年再住院率以及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活动受限情况。结果79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3±3.6)个月。支架组37例支架置入后当天或第2天,心绞痛明显缓解;出院后复发心绞痛3例(8.1%),无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病例;患者运动耐力提高,3例(8.1%)日常生活活动受限;人均年再住院率(0.05±0.01)%。药物组40例复发心绞痛25例(62.5%),急性心肌梗死2例(5.0%),急性左心功能衰竭3例(7.5%);患者运动耐力有不同程度下降,25例(62.5%)日常生活活动受限;人均年再住院率(0.50±0.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与远期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建雄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14-2315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HF)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52例60岁以上老年人重度HF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51.9%)、高血压(19.2%)为老年重症HF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存在合并症占80.8%,多器官功能衰竭占17.3%。结论:老年重症HF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高血压,感染是主要诱因,老年重症HF患者常基础病重,合并症多,在控制心衰和改善预后方面均应给予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脑梗塞的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AMI的患者,同时随机取40例AMI而无脑梗塞的患者,对其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并发脑梗塞组左室前壁梗塞,平均肌酸磷酸激酶(CK)值、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附壁血栓均高于无脑梗塞组(P<0.05)。结论AMI后并发脑梗塞与AMI的部位、CK峰值、是否有严重的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附壁血栓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44岁 ,个体户。因反复心悸伴眩晕 2月余于 2 0 0 0年 1 2月 1日入院。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心悸、胸闷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0 5~ 2h ,自测脉搏超过 1 0 0次 /min ,每天发作 2~ 3次 ,每次发作伴头晕 ,非旋转性。曾于门诊检查T3 ,T4,TSH均在正常范围 ,遂予心得安1 0mg/次 ,心率一度下降到 75~ 85次 /min ,心悸、头晕有所减轻 ,但自觉四肢酸软、乏力、性功能减退而要求停药 ,改用甲氧乙心胺治疗 ,心率仍在90次 /min以上 ,间有阵发性心率增快。既往体健 ,有烟酒嗜好 30年 ,否认甲亢家族史。体查 :体温 36 6℃ …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后常规药物治疗2~4d,经患者同意和/或临床疗效不佳者13例分为支架组,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血管狭窄〉70%的给予支架置入;其它13例分为药物组。观察支架置入后临床症状的变化、两组患者出院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心功能变化等。结果支架组的近期症状改善、远期病情稳定性和心功能变化都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置入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具有稳定病情,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在老年急性左心衰并严重肺水肿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左心衰并严重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患者通气后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对患者进行6h、12h、48h通气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呈现好转趋势。其中有47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的撤机,成功率为90.38%,5例患者通气成功但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出现失败(4例患者撤机过程中死亡,1例患者撤机失败后转入外科),病死率为7.69%。结论给予老年急性左心衰并严重肺水肿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的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