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化分离运动配合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治疗效果。方法对90例脑卒中后并发膝反张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0例,观察组30例,三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2组还给予等长收缩训练,观察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也给予强化分离运动配合等长收缩训练。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反张角度、下肢肌力、分离运动和步行能力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1、2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化分离运动配合等长收缩训练能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改善膝反张,提高其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调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我校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根据整群抽样原则,按各专业人数比例随机抽取1 000名在校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学生中有焦虑症状者占11.7%;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焦虑状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校学生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焦虑心理,应按不同年级和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引导和缓解学生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4.
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是临床见习教育时培养学生向一名合格康复治疗师转变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医学教育过程。PBL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其明显的优势,对于解决康复教学内容多、抽象、操作性强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本文还对PBL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底脱敏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足底脱敏的运动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Berg平衡评分量表(BBS)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进行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评定,同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评定患侧踝关节的运动功能,采用足印分析法测量并记录步行时的时间距离参数的变化,分析步态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各项指标[BBS评分为(37.41±8.14)分,FAC分级为(3.91±0.92)级,FMA评分为(6.42±1.12)分,步长为(42.99±7.21)cm,步宽为(10.26±1.05)cm,步速为(0.44±0.05)m/s]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BBS评分为(31.31±8.83)分,FAC分级为(2.96±1.16)级,FMA评分为(4.23±1.01)分,步长为(39.76±6.45)cm,步宽为(9.88±1.75)cm,步速为(0.41±0.06)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足底脱敏运动疗法可通过动态接触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本体感觉控制能力达到脱敏的目的,使其足部适应周围的环境,重新获得生理性支撑面,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站立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上肢漩涡浴与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47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水疗组,两组均采用脑卒中的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水疗组另外采用温热水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3周后的疗效.结果:水疗组的患肢肿胀、疼痛、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缓解疼痛与痉挛,改善患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脑卒中后并发SHS患者分为运动治疗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还另外采用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水肿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对消除手背水肿,缓解疼痛,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脑卒中后SHS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80例具有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Bobath组(n=40),对照组(n=40)。Bobath组接受一套基于Bobath理念理论框架下的步态训练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步行训练。两组患者步行训练时间均为30min/d,5d/周,持续4周,其余康复治疗如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两组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出院后3周予以FMA下肢(FMA-LE)运动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同时选用足印步态分析法测量患者的步行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LE和BBS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步行参数(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Bobath组患者在各量表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周再次评定时,组内比较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后有所提高,但Bobath组内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内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采用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法可以更好的改善其步行功能,并且疗效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ADL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63例)及对照组(69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减重步行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减重步行训练。2组患者于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评分(BI)评定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ADL水平;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每月均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A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减重步行训练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2,3个月时,发现减重步行训练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不仅有利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及ADL能力恢复,而且还有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尽早对其实施减重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还另外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两组患者步行训练时间均为30min/d,5d/周,持续4周,其余康复治疗如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两组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出院后3周予以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同时选用足印步态分析法测量患者的步行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AC和BBS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步行参数(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各量表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周再次评定时,组内比较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后有所提高,但观察组内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内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可以更好的改善其平衡及步行功能,并且疗效持续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