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苏州市是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地级市,下辖12个行政区域,常住人口945万。苏州市1995年开始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称慢性病)防治的探索,2000年完成基线调查,2003年作出社区诊断报告,2004年制定了由政府办公室下发的慢性病中长期规划。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至2005年为近期目标阶段,至2010年为中期目标阶段,至2020年为远期目标阶段。为了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变化趋势及其类型,为本地的冠心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苏州市公共卫生监测系统2009-2013年慢性病监测数据库和年度报表资料,按年度、性别、年龄计算冠心病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以2009-2013年的各年度累计新发病例数与累计人口数之比计算平均发病率。结果 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平均粗发病率为171.2/10万(46 334/27 061 706),平均标化发病率为118.8/10万;男性冠心病平均粗发病率和平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94.1/10万(25 726/13 256 950)和137.8/10万;女性冠心病平均粗发病率和平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49.3/10万(20 608/13 804 757)和100.1/10万。男性冠心病平均粗发病率和平均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χ2=793.20、151 423.46,P<0.01)。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男性、女性冠心病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01);男性和女性粗发病率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18%和7.06%,标化发病率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17%和5.35%;女性标化发病率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男性(χ2=57.31,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1);20~49岁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37%;2009-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冠心病新发病例占累计新发病例总数的83.5%(38 697/46 334)。冠心病发病类型以心绞痛(57.2%,7 845/13 704)和急性心肌梗死(38.7%,5 302/13 704)为主;冠心病猝死构成比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12%。结论 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冠心病类型主要为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年轻化,老年人和女性发病率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年研究发现,细菌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 DNA)和合成的含CpG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具有强烈的非特异性的免疫刺激作用,其共同特征为都含有一些具有免疫学活性的短核苷酸序列。美国依阿华大学医学院Krieg等将此类特定结构称为CpG基元,另外有人称其为CpG免疫刺激序列(ISS)。多年来,细菌DNA(bDNA)被认为是没有免疫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功能社区职业人群高血压管理的效果和优势以及危险因素的影响作用。方法在苏州市开展职业人群高血压患者管理试点工作的1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当中选择管理病历资料完整性良好的5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专业人员应用EPIdata软件编制输入工具,组织专人进行计算机录入,由质控人员进行复核和校对,最终原始数据导出形成Excel和SP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3年的基本信息和随访信息。结果血压平均值由初期的142.97/87.62mmHg下降到终期的131.65/82.48mmHg。职业人群初期高血压知晓率为75.96%、服药率为71.64%,知晓率与苏州市2010年慢性病社区人群调查结果(78.12%)接近,服药率低于社区人群结果(82.41%)。超重率、饮酒率、锻炼率和吸烟率,初、终比较分别下降了2.12%、21.92%、上升了43.84%和下降了15.00%。低、中、高危3种对象血压分别下降了11.96/4.08、11.72/6.24、9.94/5.41mmHg,3年管理期间血压值的走向基本相似,终期血压值接近。结论职业人群高血压规范管理效率高,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危险因素改变成效显著;减重、控制饮酒、锻炼和控制吸烟4项健康促进因素在血压控制方面是药物干预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健康量化管理服务模式的过程是通过健康信息收集,早期发现健康危险因素;健康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健康危险因素干预,通过规范化的服务和个体化的督导,使健康计划变成服务对象的实际行动。核心是“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1],应用能量监测仪和饮食运动管理软件技术,对参与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6.
开展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是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慢性病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于2008年8-9月对苏州市平江区某社区居民进行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筛查,旨在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发病特点,早期发现病人和管理病人,同时为制定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早期、急、慢性、晚期肝组织免疫病理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Th1/Th2在肉芽肿及纤维化形成及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石蜡切片,H 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不同时期肉芽肿、纤维化病变.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小鼠感染后4、8、12、20 周脾淋巴细胞IFN-γ和IL-4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小鼠感染后6~8周出现明显肝肉芽肿病变,且肉芽肿反应达高峰,随后下降。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的Th1细胞因子IFN-γ在感染早期开始明显上升,急性期升至高水平,随后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而Th2细胞因子1L-4在感染后早期亦开始明显上升,且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Th1细胞因子IFN-γ、Th2细胞因子IL-4均与血吸虫卵肉芽肿的诱导和形成密切相关,而Th2细胞因子IL-4可抑制Th1细胞因子,在血吸虫病慢性期虫卵肉芽肿与晚期纤维化自发性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CpGODN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不同时期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CpGODN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对控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 取小鼠感染后 4、8、12和 16周的脾淋巴细胞经CpGODN和N CpGODN处理后 ,培养 72h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 - 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CpGODN能显著上调IFNγ的表达水平 ,下调IL - 4的表达水平 ,而N -CpGODN对IFNγ及IL - 4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CpGODN处理后小鼠脾淋巴细胞Th2分化指数明显减小。结论 CpGODN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显著上调Th1型细胞因子水平和下调Th2型细胞因子水平 ,介导小鼠Th1型细胞免疫优势应答 ,为控制日本血吸虫慢性肉芽肿病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评价电子血压计居家测量的可靠性,开展家庭电子血压计(HBPT)和社区门诊台式水银血压计(OBPM)测量结果的相符性研究。方法 2015年9-12月,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新登记高血压患者顺序选择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获得电子血压计当天(第1天)和第7天同日进行OBPM和HBPT测量;所得数据先进行差值统计学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法一致性分析。结果有效观察对象294人,第1天和第7天OBPM血压值分别为(133.9±14.1)/(82.3±9.7)、(130.0±11.6)/(79.6±8.4)mm Hg,HBPT分别为(133.8±16.2)/(81.7±10.7)、(130.3±14.4)/(79.4±9.9)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9、0.156、0.637、0.742);第1天和第7天OBPM、HBPT患者达标率分别为62.9%、45.2%、77.2%、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land-Altman PLOT计数收缩压6.10%(36/588)和舒张压5.95%(35/588)超出95%极限范围。结论将创新型具有3G数据传输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引入HBPT,所获血压值信息与OBPM相符,能够替代OBPM的血压监测管理;且3G无线传输电子血压计具有操作简便、测量信息电子化等优势,值得在家庭中推广使用,但评估达标率需慎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b>探讨中国人群血压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b>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苏州点的基线调查(2004年11月至2008年6月)人群为对象(其中男性22 360人,女性30 900人),运用SAS统计软件分析比较调查期间人选对象的血压水平与室外气温的关系及联系强度和其他影响因素.结果 <\b>在校正年龄等因素后,研究对象的冬季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夏季,其中男性两季SBP差值为8.8 mm Hg,女性为7.0 mm Hg.SBP与气温(>10℃时)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室外气温每降低10℃,SBP升高6.1 mm Hg.血压的季节性差异在老年人和低BMI人群中更为显著.结论 <\b>成人血压随室外温度的变化呈现较大的季节性波动.在高血压筛查、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均应充分考虑血压的季节性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