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了解寄宿中学生校园欺凌与焦虑症状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寄宿中学生欺凌及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阳市抽取10所学校2823名学生,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欺凌状况调查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的焦虑相关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校园欺凌的报告率为37.9%,其中寄宿中学生的报告率(38.9%)高于非寄宿中学生(37.1%),且寄宿中学生焦虑症状报告率(42.9%)高于非寄宿中学生(27.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寄宿还是非寄宿中学生,与未参与者相比,受欺凌者、欺凌-受欺凌者更容易产生焦虑症状(寄宿生OR值分别为2.30,6.04,非寄宿生OR值分别为1.94,4.23,P值均<0.05).结论 寄宿与非寄宿中学生校园欺凌不同角色与焦虑症状间存在关联,寄宿中学生的欺凌-受欺凌者产生焦虑症状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小学生校园欺凌他人行为的流行特点,探讨心理问题与欺凌他人行为的关系,为干预校园欺凌者的欺凌他人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安阳市、南阳市和新乡市的10581名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制的青少年欺凌他人行为问卷,分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与校园欺凌他人行...  相似文献   
5.
调查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部某市4 653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信息.结果 共有留守学生1 420名,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1.76%(轻度18.10%,中度2.75%,重度0.92%),17.14%(轻度14.23%,中度2.38%,重度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3,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朋友数量在3个以上与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负相关(OR=0.62,95%CI=0.39~0.99,P<0.05),学段和班级氛围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正相关(OR值均>1,P值均<0.05);未寄宿留守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是寄宿留守学生的1.69倍(OR=1.69,95%CI=1.21~2.36,P<0.05).结论 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年级、是否寄宿、朋友数量、班级氛围是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应积极构建利于留守学生身心健康的多元责任体系,给予更多支持和关爱.  相似文献   
6.
了解华中地区中学生欺凌与家庭因素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减少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华中某市8所学校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2 996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收集其欺凌卷入状况与家庭因素的相关信息.结果 被调查学生中,有390名(13.0%)存在欺凌他人行为,1 127(37.6%)名曾受他人欺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父母婚姻状况、母亲是否外出打工、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在中学生欺凌和受欺凌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88,56.49,30.85,30.91,3.89,10.36,11.72;25.00,69.33,46.76,57.09,3.93,23.19,45.49,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与中学生受欺凌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37,1.39),父母婚姻状况和谐、父亲没有外出打工与中学生受欺凌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53,0.83);独生子女与中学生欺凌呈正相关(OR=1.42),父子关系好与中学生欺凌呈负相关(OR=0.38).结论 华中某市中学生欺凌与家庭因素关系密切.应重点关注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参与抚育的程度和家庭关系和谐状况等问题,以减少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青少年受欺凌的流行特点,探究遭受传统欺凌、网络欺凌以及欺凌数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选取华中某市城市、农村青少年3 174名。采用自制受欺凌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 - 60)调查青少年校园欺凌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13.4%(424/3 174)的青少年至少遭受过一种类型的校园欺凌,其中受言语欺凌报告率最高(9.9%),网络欺凌最低(2.9%);受欺凌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χ2 = 6.48,P = 0.011),七年级最高21.6%(114/3 174)。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10.3%(328/3 174);受任意类型的欺凌均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遭受多种类型欺凌者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于单一受欺凌者;传统欺凌(言语欺凌、躯体欺凌、关系欺凌)对心理健康的独立影响高于网络欺凌。结论 青少年遭受欺凌与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传统欺凌仍然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积极治理校园欺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公共卫生硕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我国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和评估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运用文献回顾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专家咨询初始问卷,运用改良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2轮专家咨询形成公共卫生硕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编制公共卫生硕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对250名在读公共卫生硕士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该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结果 最终建立了由5项1级指标、15项2级指标及45项3级指标构成的公共卫生硕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73,信度较高;因子分析显示该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较好。结论 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均较高,构建的公共卫生硕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较好,可为今后公共卫生硕士核心能力培养和评价提供方法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