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估不同的社区照管模式对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04-06在广州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诊断标准确定痴呆患者及轻微认知功能损害患者222例,分为综合干预组(n=16)、心理社会干预组(n=29)和对照组(n=177),心理社会干预组采用心理社会干预,包括对照料者和社区医生进行痴呆卫生宣教,对患者和照料者实施心理社会干预;综合干预组则在心理社会干预的基础上另加药物干预,①改善痴呆症状给予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富马酸奎硫平;③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盐酸氟西汀胶囊。对照组只进行日常看护工作,在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分别采用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评定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情绪。结果:各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测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综合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提高,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心理社会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对照组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初次评估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初次评估提高。②综合干预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前评分差值、干预后6个月与干预前评分差值与心理社会干预组、对照组相应评分差值相比,降低更多;综合干预组和心理社会干预组生活质量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前评分差值、干预后6个月与干预前评分差值与对照组相应评分差值相比,评分升高更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值降低更多。③干预得分与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差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P<0.001);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差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P<0.001)。结论:在社区支持网络中,药物联合心理社会干预对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最佳,单纯心理社会干预的效果次之,对照组呈逐渐恶化趋势。综合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谷氨酸转运体基因(SLC1A1)与中国汉族人群强迫症(OC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125例患者(OCD组)和125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SLC1A1基因的3个位点(rs301430、rs301434、rs301979),分析这些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以及单倍体与OCD之间的关系。结果: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OCD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性别分层分析,相较于对照组,女性患者rs301979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5,P=0.019;χ2=7.331,P=0.007),而男性患者中所有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位点单倍体T-A-G在2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6,P=0.013)。结论:SLC1A1基因rs301979位点可能是女性OCD的易感基因位点,rs301430、rs301434、rs301979的单倍体T-A-G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OCD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痴呆是一组综合征,病因多种,表现多样.为规范临床对痴呆的诊断,写作组参考了国内外近期发表的痴呆相关临床研究、荟萃分析和系统性综述,以循证医学结果为依据,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写了痴呆诊断流程指南.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老龄化,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日益增多,神经心理评估已经成为神经科临床和科研中的重要工具.认知障碍和痴呆的神经心理学表现可以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社会和日常能力减退、精神行为症状三部分,临床和研究中,神经心理评估主要针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5.
成都地区≥55岁人群抑郁障碍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55岁人群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成都市所辖19个区、市、县抽取样本,调查分为筛查、复查诊断2个阶段。筛查用一般情况量表、中文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表,复查诊断用DSMⅢR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P)。结果抑郁障碍总患病率为440%,女性高于男性。心境恶劣、抑郁症、躯体疾病伴抑郁、适应障碍是其主要类型,患病率分别为194%、087%、079%、051%。结论抑郁障碍患病率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美金刚口服液治疗中、重度阿尔采末病(A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37例中、重度AD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服用美金刚口服溶液20 mL·d-1,对照组服用美金刚片20 mg·d-1,治疗16 wk,在wk 4、8、12和16末进行AD认知评定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难治性抑郁症的定义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生活习惯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广州市社区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对广州市某社区≥60岁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收集一般人口学及躯体疾病资料,完成生活习惯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并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以MoCA总分为因变量,以生活习惯、生活事件为自变量,单因素分析显示坚持运动与否与MoC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75±4.88), (17.37±6.63),P<0.01],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总分与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相关(r分别为0.201,0.280,0.092,0.266,均P<0.01);考虑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躯体疾病等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社会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评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20,-1.530,0.313,1.654,0.503).结论 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而生活习惯、生活事件对认知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年龄的增加,MCI进展为AD的几率愈来愈大,而早期AD与其它痴呆有时又难以鉴别,所以寻找对MCI、AD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异性高的生物学标志物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就MCI、AD患者脑脊液及血液方面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