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评估不同的社区照管模式对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04-06在广州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诊断标准确定痴呆患者及轻微认知功能损害患者222例,分为综合干预组(n=16)、心理社会干预组(n=29)和对照组(n=177),心理社会干预组采用心理社会干预,包括对照料者和社区医生进行痴呆卫生宣教,对患者和照料者实施心理社会干预;综合干预组则在心理社会干预的基础上另加药物干预,①改善痴呆症状给予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富马酸奎硫平;③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盐酸氟西汀胶囊。对照组只进行日常看护工作,在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分别采用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评定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情绪。结果:各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测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综合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提高,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心理社会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对照组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初次评估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初次评估提高。②综合干预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前评分差值、干预后6个月与干预前评分差值与心理社会干预组、对照组相应评分差值相比,降低更多;综合干预组和心理社会干预组生活质量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前评分差值、干预后6个月与干预前评分差值与对照组相应评分差值相比,评分升高更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值降低更多。③干预得分与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差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P<0.001);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差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P<0.001)。结论:在社区支持网络中,药物联合心理社会干预对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最佳,单纯心理社会干预的效果次之,对照组呈逐渐恶化趋势。综合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7种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服用7种药物之一、病程≤5年稳定期的122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1年的维持治疗,以治疗中断率、中断前治疗时间并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抗精神病药的总体有效性,采用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每间隔3个月评估1次.结果 随访1年,1227例患者中共有541例(44.1%)患者中断治疗.7个药物组间治疗中断率(P=0.283)及中断前治疗时间(P=0.4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95例(40.3%)患者完成1年随访并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临床痊愈率在7个药物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1,P>0.05).7个药物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3%~9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45,P>0.05),但镇静作用(χ2=100.836)、锥体外系不良反应(χ2=68.074)、月经紊乱(χ2=71.295)及体质量增加(χ2=13.527)等不良反应在不同药物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0.05).结论 7种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的临床疗效相当,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各异.  相似文献   
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元网络形成和可塑性的重要调节因子,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最受关注。抗抑郁治疗通过提高BDNF表达来促进神经元可塑性,从而取得疗效。本文从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对BDNF与抑郁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国产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并与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进行生物等效性的对比。 方法:选择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20人。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期间停服任何药物.并禁烟和酒。采用随机交叉设计,口服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和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剂40mg,(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由北京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20mg/片;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商品名希普妙,丹麦灵北药厂,20mg/片)。服药后0.5~132h内间隔取血。血样加入内标盐酸普萘洛尔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计算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并以进口片剂为参比制剂,估算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生物利用度,判断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志愿者1人缺席,1人在第一轮试验服药后1h发生呕吐,且132h的血药浓度为7.1μg/L,0.5h血药浓度为0,吸收和代谢均有影响,故舍去;其余18人进入结果分析。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和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32分别为(1894.6&;#177;460.2)μg/(h&;#183;L)和(1876.9&;#177;398.3)μg/(h&;#183;L),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峰浓度分别为(46.1&;#177;9.8)μg/L和(47.7&;#177;11.7)μg/L,差异无显著性(P〉0.05);半衰期分别为(37.6&;#177;10.0)h和(38.8&;#177;9.8)h,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峰时间分别(3.2&;#177;1.9)h和(3.2&;#177;1.5)h,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进口制剂为对照,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1-132计算的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生物利用度为(100.3&;#177;11.7)%。 结论: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与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对配偶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对配偶的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100例配偶的SDS和SAS得分分别为45&;#177;6和39&;#177;7,分别明显高于国家常模(t=5.0,2.58,P&;lt;0.01);男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显著高于女患者配偶的得分(t=3.49,P&;lt;0.01),SAS得分两者无差异(t=1.48,P&;gt;0.05);农村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3.59,P&;lt;0.05),而SAS得分两者患者配偶的得分无差异(t=1.52,P&;gt;0.05);在SCSQ得分中。男女患者配偶间及农村城市患者配偶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均无明显差异(t=0.78与1.8,P&;gt;0.05);在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中,男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女患者配偶得分(t=3.43.P&;lt;0.01)农村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2.43,P&;lt;0.05);相关分析可见患者消极应对方式分与抑郁和焦虑得分均呈正相关(t=0.507,P&;lt;0.0l和r=0.215,P&;lt;0.05),积极应对方式分与一般状况及焦虑抑郁等无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发病可导致配偶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尤以男患者配偶和农村患者配偶为重);配偶的情绪影响(尤其是抑郁)会加重其消极应对方式,建议给予其适当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治疗该症伴随焦虑的疗效。方法共收集抑郁症患者211例,安非他酮组(治疗组)107例,氟西汀组(对比组)104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安非他酮片300mg/d或氟西汀片20mg/d,疗程6周。结果治疗6周后,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的HAMD总分减分值分别为(11.75±6.66)、(11.91±5.43)(P=0.843);有效率分别为69.2%、74.0%(P=0.432);疾病严重度和总的进步评分(CGI)相比,P=0.295,0.245;治疗该症伴焦虑的HAMA总分减分评价疗效分别为(8.71±6.15)(、8.75±5.57),P=0.952。以上结果提示各项指标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为主要为口干、头昏、恶心。结论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和/(或)伴随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盐酸氟西汀相似,认为其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7.
Alzhcimer病(AD)是一类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依据发病年龄的不同,AD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早发性AD,起病年龄早于65岁;另一类为迟发性AD,起病年龄晚于65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并且根据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总分≥20分的住院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奎硫平(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达800 mg/d)或碳酸锂(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达2000 mg/d)治疗,共观察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从基线至治疗第28天YMRS总分的改变(末次观察值结转).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实验室和心电图检查等.结果 共随机分配155例患者(奎硫平组为78例,碳酸锂组为77例).意向性治疗人群共154例(两组各77例).奎硫平和碳酸锂的平均剂量分别为642.9 mg/d和1377.7 mg/d.从基线至治疗第28天奎硫平组和碳酸锂组YMRS减分值分别为-18.2分和-15.9分.治疗第28天,奎硫平组的有效率(78%)明显高于碳酸锂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奎硫平组和碳酸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8%和69%.奎硫平在最大剂量达800 mg/d的情况下耐受性较好,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便秘(35%)、头晕(15%)和腹泻(10%);碳酸锂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17%)、便秘(13%)和呕吐(13%).碳酸锂组中有3例患者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研究,其中有1例为严重不良事件;奎硫平组无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的研究者.结论 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有效,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120例,剂量10~30 mg/d;利培酮组120例,剂量2~6 mg/d.疗程6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变化和有效率为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第6周末,阿立哌唑组PANSS总分从基线的85.12分降至52.26分,平均减分32.86分;利培酮组从基线的86.89分降至50.30分,平均减分36.58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1,P=0.206).阿立哌唑组有效率为64.3%,利培酮组为68.9%,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00,P=0.316).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5.0%和73.3%.阿立哌唑组对体质量(F=4.535,P=0.034)和血清催乳素(F=33.576,P=0.000)的影响较利培酮组小.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不良反应相似;但阿立哌唑较少引起患者体质量增加,对血清催乳素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医学已成为当代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期痴呆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组重要的疾病,据估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约在4%~5%,并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在老年期痴呆中,以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占绝大部分,约90%以上,其中以老年性痴呆(A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更为多见,65岁以上的老年人,该病的患病率可高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