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5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447篇
耳鼻咽喉   134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635篇
口腔科学   146篇
临床医学   1881篇
内科学   758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489篇
特种医学   4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969篇
综合类   3083篇
预防医学   1253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1408篇
  8篇
中国医学   1174篇
肿瘤学   27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640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芒针深刺秩边穴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er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芒针组(正常组9只,其余两组各36只),采用改良Allen's造模法制备大鼠脊髓中度损伤模型,模型组不做特殊处理,芒针组采用芒针深刺秩边穴,每日1次,每次30 min。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术后1 d、3 d、5 d、7 d取受损段脊髓组织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结果术后5 d和7 d,芒针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损伤后,模型组和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kB(NF-kB)、白介素-6(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损的脊髓组织松散,灰质中有许多空洞形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芒针治疗后,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HMGB1、NF-kB、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且在3 d、5 d、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损部位的空洞及炎性细胞逐渐减少。结论脊髓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大量聚集引起级联性炎症反应,影响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芒针的抗炎机制可能包括抑制HMGB1的表达,降低NF-kB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促炎因子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渐变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重度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62例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后路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患者,其中应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患者(普通组) 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68.1±4.8)岁,骨密度(-3.7±0.3) SD;应用新型"渐变孔"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患者(骨水泥组) 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68.6±4.4)岁;骨密度(-3.8±0.3) S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螺钉松动率、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资料,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骨水泥组VAS评分2.5±0.4优于普通组2.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骨水泥组ODI评分23.4±4.4优于普通组2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骨水泥组ODI评分25.9±5.5明显优于普通组29.4±4.4,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骨水泥组患者全部椎体间植骨融合,普通组27例融合(融合率93.1%);术后2年随访,骨水泥组无螺钉松动、断裂,普通组5枚螺钉松动(松动率3.9%)。结论对于伴重度骨质疏松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采用新型"渐变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能够可靠的提高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椎弓根螺钉松动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自制极简入路通道(PORT)在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共完成的46例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其中24例使用商品化PORT,22例使用我科自制极简PORT,所有患者均配合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顺利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肌瘤直径、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模拟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增加穿刺孔,无并发症发生。商品化PORT组和自制极简PORT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75±56.9)min vs (74±55.7)min]、术中出血量[(55±67.9)ml vs (56±65.8)ml]、子宫肌瘤直径[(6±2.8)cm vs (6±3.4)cm],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术后排气时间[(12.6±4.4)h vs (13.5±3.4)h]、术后疼痛模拟评分[(2.1±1.3)分 vs (2.0±1.2)分]、住院时间[(3.4±2.8)d vs (3.5±2.6)d],同样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效果相同,但术中使用自制极简PORT几乎不增加耗材。结论:自制极简PORT在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好,效果确切,节约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2013年至2017年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133例SADR,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发生ADR科室、ADR的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器官、处理措施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3例SADR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80:53。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41例,占30.83%。发生SADR最多的科室为神经内科36例,占27.07%。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172例次,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SADR更常见112例,占65.12%。涉及的药品种类中,抗菌药物50例,占29.07%。共损害器官161例次,累及系统/器官以消化系统最多43例次,占26.71%。新的SADR有23例,占17.29%。大多数SADR经停药和对症处理后可痊愈好转,无致死病例。结论高度重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危害,加强ADR监测,深化临床药师制度和建立药物警戒系统,可有效避免或减少ADR和药源性疾病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MV)期间人机对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MV的106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比较两组镇静达标时间、停药苏醒时间及不同时间镇静效果,治疗前、治疗48 h评估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顺应性(C)],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患者住院时间、MV时间。结果观察组镇静达标、停药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 h、24 h后两组Richmond镇静评分(RASS)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RA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法和时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治疗48 h后,两组HR、RR、MA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HR、R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两组PaO_2、PaO_2/FiO_2、C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谵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呼吸衰竭患者MV期间镇静效果、肺功能及恢复进程方面有益,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同时予穴位埋线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ZR)及血脂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MI、腰围、空腹胰岛素及HOMA-Z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空腹胰岛素及HOMA-ZR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腰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二甲双胍口服能有明显改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长白山脉四个产区的艾叶进行质量评价,科学开发利用艾叶资源。方法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艾叶项下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粉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等。结果长白山脉四个产区艾叶均符合药典规定要求。结论长白山脉四个产区艾叶均可药用,为扩大艾叶资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X线直方图分析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4类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且乳腺X线图像被BI-RADS分类为4类的乳腺肿块患者138例,其中良性患者74例(肿块82枚)、恶性患者64例(肿块67枚)。分别在良、恶性两组肿块的乳腺X线图像上用软件MaZda(4.6)勾画肿块的感兴趣区(ROI),进行灰度直方图分析,对获得的两组直方图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参数的统计学意义;并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对BI-RADS 4类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直方图分析得到的9个纹理参数中,平均值、方差、第1、10、50、90、99百分数等7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的最大面积(AUC)分别为0.69、0.63、0.63、0.65、0.69、0.72、0.73,其中第99百分位数的AUC最大,取最佳阈值0.44时的特异度为56.1%、敏感度为80.6%;偏度、峰度2个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直方图分析可以提供更多量化信息特征,为鉴别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和中降浊调糖颗粒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痰浊中阻证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肥胖T2DM痰浊中阻证受试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和中降浊调糖颗粒,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疗程均为12周,收集干预前后受试者血液和粪便样本,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同时抽提粪便基因组DNA,首先进行Illumina PE250文库构建与测序,然后进行OTU聚类分析、物种分类学多样性与血糖关联分析。结果?与本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BMI、腰围(WC)、FPG、2h PG、HbA1c、TC、TG水平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对照组LDL-C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MI降低(P<0.05)。肥胖T2DM痰浊中阻证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以劳特氏菌(Blautia)、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拟杆菌(Bacteroides)等为主;肥胖T2DM痰浊中阻证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的菌属在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和中降浊调糖颗粒可显著上调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和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hallii?group)相对丰度及多样性。这些菌群变化与血糖变化水平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和中降浊调糖颗粒可降低肥胖T2DM患者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halli?group)富集并重塑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