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观察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及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和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对照组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6月、12月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程度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6月后2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稳定性斑块数目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月后2组斑块大小、稳定性斑块数目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通过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抑制血小板活化,缩小或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时间服用可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目标血压下心血管事件(CVE)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单用或联用降压药物口服给药.结果治疗组CVE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x2=7.45,P<0.01),治疗B组[舒张压(DBP)≤10.7kPa]的CVE较治疗A组(DBP≤12.0kPa)低.结论有效控制目标血压可明显降低CVE发生率,目标血压越低,其CⅦ发生率越低,病人生活质量越高,且不会出现J曲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早期溶栓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静脉给予溶检药物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43.3%,显效73.3%,有效86.6%。对照组;痊愈26.7%,显效46.7%,有效66.7%。两组相比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超早期溶检离梗塞冶效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一般诊断不难,但部分病例由于临床表现和/或心电图不典型,易延误诊断或漏诊。本文总结3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资料,旨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率.临床资料一、临床表现不典型:①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误诊为急性胃炎4例,急性胆囊炎1例,急性胰腺炎2例。后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下空心肌梗塞;②以疼痛部位不典型而延误诊断3例,其中表现为牙痛2例,咽喉炎1例;③以急性左心衰竭力主要表现而无典型心绞痛者7例,6例为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另1例为高侧壁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人合并机会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与CD^+_4T淋巴细胞(简称CD_4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马拉维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艾滋病病人中,CNS感染的病例资料,数据录入Excel进行处理。结果 1023例艾滋病病人中,合并机会性CNS 168例,发病率16.42%(168/1023)。其中合并隐球菌脑膜(脑)炎占47.02%(79/168),结核性脑膜(脑)炎占24.40%(41/168),弓形虫脑炎占19.05%(32/168),不明原因的CNS感染占7.74%(13/168),巨细胞病毒(CMV)性脑炎占1.79%(3/168)。检测的136例病人CD4细胞计数为8~493/mm3,平均为98.56/mm3。其中CD4细胞〈50/mm3 22例,51~100/mm345例,101~200/mm3 44例,201~350/mm3 10例,〉350/mm3 15例。118例好转出院,死亡50例,死亡率29.76%(50/168);以CD4细胞〈100/mm3最为常见。结论机会性CNS感染是艾滋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表现复杂多样,病情重,主要发生于CD4细胞〈200/mm3的病人,且病死率高。早诊断、及时治疗可以延长艾滋病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血强身片(黄芪、党参、黄精、全蝎、地龙、僵蚕等)结合西药基础治疗,脑梗塞50例,与对照组相比,该药对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药不但对脑梗塞及后遗症运动障碍、感觉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对高甘油三脂血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大鼠脑基底动脉的病理变化及其管壁上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白介素6(IL-6)在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明确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脑血管痉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Sprague Dawley (SD)大鼠98只,观察正常大鼠及治疗大鼠SAH前后基底动脉管径的变化;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大鼠脑基底动脉进行免疫学检测,观察ICAM-1、IL-6在血管壁上表达的动态变化;行原位杂交检测观察大鼠脑基底动脉管壁上ICAM-1、IL-6在分子水平表达的动态变化.结论 ①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抑制SAH后CVS的免疫炎症反应;②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对防治CVS有一定效果,能够有效缓解CVS.  相似文献   
9.
<正> 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须借助头颅CT确诊。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48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61.5岁。有高血压病史34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6例,脑卒中4例。 2 临床表现 48例均突然起病。眩晕28例,呕吐26例,头痛20例,意识不清14例,吐字发音不清18例,进食呛咳4例,复视5例,偏侧肢体无力12例,肌张力减低10例,共济失调阳性24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2例,眼球震颤22例,腰穿14例均为血性脑脊液。 3 诊断情况 CT扫描前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高血压脑病6例,梅尼埃病4例。CT扫描血肿位于小脑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后吸氧方式较多,氧气吸入是纠正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措施[1].已有研究证实[2~4],气管切开术后使用面罩吸氧能较快及稳定的提高血氧饱和度.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吸氧面罩规格是不同的,有DRD-C型,DRD-R型,DRD-X型3种型号.大多数研究并未对不同规格面罩吸氧的效果进行比较.本文针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耳鼻喉科7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使用不同规格面罩吸氧进行了吸氧效果的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